江蘇省海門市悅來小學 秦海飛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問題意識
江蘇省海門市悅來小學 秦海飛
小學數學屬于基礎性學科,在小學階段對于數學的學習還沒有涉及更多的相對來說復雜的問題,基本都是一些基礎性的知識,主要是為小學生培養數學思維做好鋪墊,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生處于年齡偏小的階段,在此階段,小學生具有自身強烈的性格特點,在這一時期,小學生活潑、好動,對于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的心理,對于不明白的問題總是喜歡問為什么,因此,老師在進行相關授課的安排時,可以針對小學生的這些特點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課前準備好教學內容,課上積極與小學生進行互動,讓小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使其成為教育的主體,努力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小學生在問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
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得小學數學課堂氛圍是沉悶的,在課上欠缺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一般情況下都是老師在黑板上板書,學生在座位上記筆記,等到學生記完之后老師再一一講解,對于教學內容的安排,老師并沒有過多地針對學生的具體特點進行研究,只是根據考試大綱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長此以往,小學生無法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進而對于數學的學習失去了興趣,出現這樣的教學效果并不是教育工作者想看到的。想要改變這一現狀,需要從最根本之處入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愛上數學,愛上學習。在課堂上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是站在小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小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讓學生在提問、探究的過程中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與此同時,也鍛煉了學生遇到問題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數學思維邏輯的培養也是很有幫助的,更為重要的是,能夠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改變小學生數學水平普遍不高的現象。
1.轉變老師的教學觀念
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大部分的老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都是“滿堂灌”“一站到底”,教學內容基本都是根據考試大綱而定,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幾乎沒有。想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首先老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學生是教育的主體,雖然在現如今仍是分數決定一切,但是作為老師也要考慮到學生日后會遇到的實際情況,不去考慮學生的實際而一味追求分數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老師將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轉變,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為主,充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使得學生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逐漸失去了興趣,課堂氛圍相對沉悶,老師幾乎不與學生進行互動,這樣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的思維發展受限,打不開,無法真正掌握學習數學的真正方法。一個良好的、輕松愉悅的課堂范圍有助于學生身心的放松,當學生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學生學習起來就不會感覺到累,接受知識的速度也會提升,不僅如此,學生的思維也會全面打開,當學生想要問問題時就不會再顯得拘謹、緊張。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身心的放松、學生思維的打開,提高了學生課堂上問問題的次數。
3.創設具體情境教學
具體的情境教學能夠從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讓他們不會感到陌生。比如說,在學習《圓的認識》的時候,老師可以舉這樣的例子:“有幾個小動物準備舉行自行車比賽,小兔子的自行車車輪是圓形的,車軸在中心位置;小老虎的自行車車輪是正方形的,車軸也在中心的位置;小山羊的自行車車輪是橢圓形的,車軸也在中心位置,問哪一個小動物會取得最后的勝利呢?”有具體的情景,可以讓學生進行想象,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思考與分析,對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4.在課上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提問
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對于積極踴躍舉手進行提問的小學生要當眾給予表揚,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頒發一些物質性質的小獎勵,比如說一塊橡皮或者一個小本子,讓學生感受到在課上大膽提問這件事情是對的,而且是值得做的一件事情,進而激發學生想要問問題的興致。
小學數學是學習數學學科的基礎階段,在此階段,要充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在教育教學上,老師要積極端正自身的態度,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開發學生的思維,為學生日后更好地學習數學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