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自治區中衛市第三小學 楊 靜
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
寧夏自治區中衛市第三小學 楊 靜
就目前來說,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喜歡以對話的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雖然這種對話視角下的教學方式并未受到所有人的認可,但其教學效果卻是不可忽略的。對話教學主要是通過鼓勵小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在交談的基礎之上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雙方面的了解。數學是一門乏味且難度較大的學科,因而許多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多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同時還要多觀察學生的學習成果,對優秀的學生加以獎勵和夸贊,對學生做錯的題目更要及時講解,并督促他們及時訂正。
對話視角;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腳步,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模式也處于持續創新的狀態中,在這其中,“對話教學”就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目前,小學數學課堂一直在強調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翁,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將課堂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一改以往“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時間內摻雜一些對話教學的情節,這樣可以營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加快學生投入到學習中的進度。本文首先分析了對話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鮮明特點,闡釋了其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的促進意義,并就對話教學這一模式提出了兩點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希望能夠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起到點撥作用。
既然是“對話”,主角就不可能只有一人,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突出對話的視角,即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進行一系列的溝通、互動、交流、協作、提問。小學數學以“傳授數學知識、提高解題思維能力”為第一目的,次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動腦能力和對生活中最基本的認知。通過對話的角度,教師可以輕而易舉地拉近與學生的關系,不僅是在學習上給予學生無限的信心,還增加了他們學習的動力,從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一來,在生活中也促使學生養成與教師多接觸、多溝通的習慣,從心理上也幫助他們樹立起堅強的心理后盾。
1.以對話的視角,引入學習的主題
小學數學富含濃重的生活氣息,因而很多例題都是由生活中的事例演變而來的,所以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用生活中與上課內容相關的實例,并將其結合到問題中,這樣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方便學生的后續學習。
例如:在學習《空間圖形》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從生活中的事物切入教學要點。比如: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粗略了解了各個空間圖形的形狀,那么這節課我們就要學習圖形的相關性質。接下來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談論:生活中哪些為空間圖形?生:魔方、電視等。師:同學們,長方體有多少條邊呢?生:12條邊。師:那角呢?生:長方體有8個角。通過一系列的對話,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對本節課及上節課所學知識的了解程度,也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2.突破傳統的模式,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傳統的教學模式表現出的特點是:教師是課堂的主導人物,學生不能對教師的錯誤講法、觀點提出質疑。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動腦思考、勇于提問、敢于質疑等能力的發展,同時也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初衷。在新的教育政策出臺之后,《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可以質疑教師的說法,也能與教師商討更簡潔的解題方法,提出自己的見解。為了深入貫徹這一思想,教師不能再維持以前“獨角戲”的單一講法,要通過對話的視角首先與同學們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突破傳統教學的限制,開啟小學數學嶄新的教學天空。在對話教學的前提之下,教師可以建立分組討論機制,讓學生在互相討論交流的基礎之上完成對問題的解答;也可以以動手實踐的方式得出結論。毫無疑問,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通透的對話,可以增加學生的動力,更體現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的“教與學”的平等關系。
例如:在學習《小數與分數》時,首先教師與學生可以進行以下對話:師:大家想不想在今天的課上做一個游戲呢?生:好!師:那好,我們需要六個同學配合我完成。做游戲時,我們先兩兩手拉手圍成一個圈,每個人都代表單獨的個體,我們7個代表整體1,有誰想要主動參加的嗎?在這之后,學生的好奇心一定會被激發出來,便會爭先恐后地想要加入到游戲中。待人員確定之后,教師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提問:如果我把張三單獨圈出來,那他是我們全體的幾分之幾呢?生:1/7。師:如果把張三、李四和王五一起圈出來呢?生:3/7。師:最后一個問題:要是我們七個全部都被圈出來了呢?生1:7/7。生2:1。當出現兩個不同的答案時,教師要及時指出其實7/7與1是同一個意思,這就是分數的原理,同時分數也可以通過“分子÷分母”、“上÷下”的方式轉化成小數點的形式。這就是游戲法教學,其實游戲法教學的核心也正是對話,通過教師與學生做游戲的過程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是緩和師生之間淡然關系的絕佳途徑。
總而言之,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打開了數學教學的另一片五彩斑斕的世界,它有效突出了小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也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的上課模式,從而從整體提高教學質量。為了豐富小學數學課堂的形式與內涵,教師不能以過分嚴格的態度要求學生一步一步地遵循自己的要求,因為對話視角的教學模式是平和、溫馨的,教師理應放低姿態,從學生的角度考慮,爭取向多數學生的意見和想法靠攏,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學生的朋友,才能化為學生的人生導師。
[1]楊甲睿,陳昱.基于對話教學理論的課堂研究——一堂小學數學課的研究歷程[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5(10).
[2]成紅紅.淺談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