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永寧縣教育教學研究室 秦曉旭
充分關注初中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現象
寧夏永寧縣教育教學研究室 秦曉旭
初中數學學習的兩極分化現象長期以來普遍存在,備受廣大數學教師關注,也是初中數學教師一直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著力解決的難題。面對新的階段,充分關注初中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突出的現象,需要以全面客觀的視角理清造成初中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的主要成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的對策。
初中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成因;對策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指出:“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這就要求我們要客觀地認識并尊重學生數學學習的個體差異性,以“數學素養”培養為著眼點,努力為每位學生創設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盡可能通過數學教學和數學學習的過程,讓每位學生在數學方面得到階段性的最大發展。根據筆者多年數學教研工作的觀察分析,發現在農村學生占大多數的我縣,由以往七年級第二學期開始分化明顯提前到第一學期,特別是在八年級表現得更為明顯,在部分薄弱學校中,學困生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趨勢。這種狀況直接影響著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影響著數學教師教好數學和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初中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突出的現象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值得加以思考并深究其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的對策。
1.知識結構和認知方式變化,造成認知結構不良
初中數學新課程盡可能地體現了讓學生“做”數學的特點,數形結合更緊密,直觀與抽象聯系更緊密入微;逐步深化了理性思維、邏輯思維、直覺思維的深刻性和復雜性。教材(北師大版)設置體現了明顯的“片段化、過程化、現代化”和“螺旋上升”的特征;在教材知識銜接上的片段化使得相當部分的學生易前學后忘,而前面所講的知識往往就是后面學習的基礎,如果學生對前面所學的階段性內容未達到課標規定的基本要求,就不能及時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必然造成知識脫節,就不會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就不能為后續學習和發展提供必要的認知基礎,自然跟不上集體學習的進程,造成學習分化。加之農村小學的教育質量并不高,很多學生先天基礎差,而大面積的學生又在農村,這也是造成分化提前的主要因素。
2.思維方式與學習方法不適應
數學新課標將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過渡的階段前移,而且學生個體抽象邏輯思維差異較大,表現為數學學習接受能力的差異,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分化期的提早和分化面的擴大。
3.缺乏興趣,畏難而退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于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而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的不斷增強,又受到學習效果的影響,學習效果越好,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越強。
4.引導不到位,致使學習品質不良
調查中發現,在很多數學教師的心目中,總認為只要教學有方,學生自然就會被吸引到課堂上,故而在數學教學中只注重數學知識的傳授,而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感受體驗不夠,不太注重進行情感和思想滲透教育,不能形成樂學、主動學的和諧局面。即使滲透,也達不到真正以情感個性吸引,以思想通透為動力的目的。
1.關注學生學習困難,幫助形成良好認知結構
隨著數域的擴大,代數觀念、空間觀念的擴展,很多學生不能較好地將已有的知識和現學的知識進行有效地對接整合,一些熟練的方法和能力也顯得弱化了。教師必須要真實地關注學生的課堂感受和實際接受效果,尋求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要求的契合點,采用小步子、慢節奏、過程加細的辦法組織教學活動,及時幫助學生修復知識系統,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2.實施分層教學,增強數學學習自信心
成功感是人們順利完成一項工作的重要因素。實施分層教學,讓不同發展水平和速度的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成功體驗,就能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力。通過分層設計問題、分層設計習題、分層設計作業、分層設計測評目標,做到面向全體,幫助他們消除怕學、厭學情緒,讓他們感受自己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成功感。
3.創新方式,培養數學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如果能在學習中產生興趣,就會形成較強的求知欲,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生學數學的興趣來自于教師的個性魅力和數學本身的魅力,要讓學生感受到對數學教師的喜愛,對數學課堂的喜愛,進而喜歡數學學科;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來設法激情引趣,啟思引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新知識的探求過程中;要創新靈活運用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加強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加強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科的基礎地位,明白數學的重要性等等。
4.優化教學行為,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數學課堂教學就是有效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而思考問題的過程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數學學習弱勢的學生就會需要相對更長的思考、理解時間。要優化教學行為,應盡可能做到教學目標要具體,教學內容要充實,課堂訓練要扎實,教學目標要落實,測評補救要及時,學生發展整體考慮。
5.加強情感交流與幫扶,增強學習動力
國內外教學研究統計資料表明,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成績的好壞,20%與智力因素相關,80%與非智力因素相關。只有學生思想通,有目標地學習,才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被動為主動。學生學會了,教師的教學才能輕松,學生才能樂學且學習動力足。
總之,我們要尊重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個性差異,理解和承認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存在的困難,采用積極的態度去探索、創新育才良方,努力提高初中生數學學習質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張潤德.初中數學兩極分化原因及對策分析[J].新西部,2007(14):…254.
[3]李邦軍.探究初中數學兩極分化原因及對策[J].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6(0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