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華+高瑞潔
【摘要】本研究著眼于我國“一帶一路”大環境,分析了西部地區外語翻譯市場的現狀和翻譯師資的主要組成部分,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如何建立一條高素質的翻譯師資隊伍,希望借此為推動我國西部地區高校翻譯師資良性建設提供一些值得參考的發展思路。
【關鍵詞】翻譯 師資建設 西部地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我國面臨著來自各個領域的激烈競爭,如何才能突破本土化的種種限制,實現與全球經濟化的無縫對接來提高我國綜合競爭力是我們所面臨的問題。當前,在我國全面推進“一帶一路”的戰略中,西部地區擔負著重要的對外交流任務,而語言交流則直接決定了這一任務能否順利完成的基礎。
一、西部地區外語翻譯市場現狀分析
目前,西部地區的翻譯市場主要以四川成都為中心向四周發展,其中又以精譯通(主打工程翻譯,技術力量強大,有專業技術支持)、優譯翻譯(主營口筆譯,口譯經歷豐富)、博雅翻譯(實現全球193種官方語言全覆蓋,海外市場拓展較好,擁有較多高級口譯員和同傳議員,開設專業的認證蓋章服務)、譯采翻譯(中國西部唯一擁有英、法、俄、德、西、越、蒙、葡、阿等語種專職議員的公司)和成都伊萊特翻譯
(包括大量稀有語種,俄語翻譯專業化程度高,筆譯翻譯流程復雜嚴謹)等幾家翻譯公司為代表,盡管在地理上沒有北上廣占優勢,但地區的翻譯市場卻呈現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隨著“一帶一路”戰略路線的推行,相信這一領域的發展必然會有繼續擴張的勢頭。
翻譯市場的現狀從一定程度上預示著翻譯師資的未來發展趨勢,那么,地處西部地區的高校如何才能建立一條高素質的翻譯師資隊伍不僅關系著高校自身的發展,同時也關系著西部地區的經濟和教育發展,優秀的師資則是翻譯行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
二、西部地區高校翻譯師資的主要組成部分
通過對西部地區設有翻譯課程或翻譯專業的高等院校的考察結果來看,目前,西部地區高校翻譯師資的組成主要由以下幾類構成:
1.英語專業的外語教師。這類教師對翻譯課程的理解更多地是停留在外語課程中的語言翻譯理論和課堂翻譯習題講解,缺乏真實的翻譯職場經驗,陷于紙上談兵的尷尬境地。
2.翻譯學博士專業教師。這類教師的翻譯基礎扎實,擅長于做翻譯方面的科研項目,但缺乏教學和實踐能力。
3.兼任教師的職業譯者。這類老師有著豐富的翻譯職場經驗,但是缺乏科學有效的教學設計理念和課堂活動的組織能力。
4.具有豐富翻譯經驗的高校教師。這類教師屬于較為理想的師資組成人員,同時掌握了牢固的翻譯理論知識和具備了較強的翻譯實戰能力,然而,這部分教師僅占了翻譯師資中很少的一部分。
通過對翻譯師資的組成情況分析可知,目前西部地區的翻譯師資存在多元化特點,而這也造成了師資水平良莠不齊的現象,因此,如何實現提高師資的優化配置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翻譯師資隊伍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建設一條高素質的高校翻譯師資隊伍
結合當前西部地區的翻譯市場現狀和翻譯師資的基本構成要素可知,如何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推行,創建一只高水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翻譯師資隊伍是目前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務。我們要關注的不僅僅是教師個人能力的各方面提升,還涉及到所在高校應給予的各種支持。
1.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結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翻譯師資隊伍,教師自身需要系統性地掌握各翻譯流派的理論指導思想和國內外在該領域的各項研究成果。此外,無論是作為筆譯還是口譯教師,都應當具有相應的口筆譯實踐積累,何剛強教授(2015)認為:翻譯教師要在自身善譯的基礎上,能夠把翻譯的具體操作進行一定的歸納,并將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論或原則層面,幫助學生從翻譯的實際操作中感悟到其中的規律性和啟發性。因此,教師在系統了解和掌握翻譯理論的基礎上,還需聯合實踐經驗,將翻譯中“真槍實彈”的真本領傳授給學生。由于地處中國西部地區,這種地理上的劣勢使翻譯教師比較缺乏豐富的實踐機會,但隨著國家大力扶持“西部大開發”項目和“一帶一路”政策的推動實施,翻譯教師在口筆譯方面的實踐機會也將越來越多,而他們也可以利用這寶貴的時機將理論和實踐進行進一步的結合。
2.保持行業敏銳度。在理論和實踐兩者結合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對翻譯市場保持一定的關注度和敏銳度,不可“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作為教學引導者,教師自身必須要考慮到國際(國家)局勢、市場需求、行業準則等因素的制約。鑒于目前譯者“職業化”和“商業化”的趨勢較為明顯,因此,在進行課堂的專業教學之外,教師還應當及時了解各種時事動態,并將各類信息與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
3.借助社會和高校平臺,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專業提升。在翻譯師資的培訓方面,西方國家和我國港澳臺地區都發展得相當成熟,因此,我們可以借鑒它們在該方面的先進經驗。目前,我國大力扶持的“西部計劃”為西部地區的高校老師帶來更多的機遇,教師們可以借助這類機會到在該研究領域領先的國家進修,如美國的蒙特雷大學和歐盟口譯培訓中心等。其次,可以建立與國內院校之間的合作關系,送派翻譯教師到國內翻譯專業人才培養的各類院校進行調研培訓,如廣外高翻學院、上外高翻學院、北外高翻學院等。通過這種合作模式,將促進西部地區高校在翻譯師資建設這方面能夠積累豐富的翻譯教學和管理經驗。
4.高校翻譯教師各種能力的全方位提高。高校翻譯教師不能只滿足于當前“翻譯”這一板塊的能力提升,而應有高瞻遠矚的意識,首先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由于翻譯所涉及的內容不僅僅是兩種語言間的轉化,更多的是需要考慮到其中所蘊含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維模式給人們交流帶來的“Culture Shock”,因此教師本身必須具備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熟悉掌握各種多元文化的相互滲透和影響,幫助學生們建立起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其次,翻譯教師應當有成為“多家”的思想,即在精通某一行業的同時,需要對各類學科和專業都要有所了解,因為身處高校這一天然優越的環境,翻譯教師可以利用高校舉辦的各類講座,包括人文、理工科、美學等各類學科。這類高規格的講座就如綿綿不斷的清泉一樣滋潤著翻譯教師的心田,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開闊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對各類學科的認知和掌握。再者,由于高校對師資隊伍的評估中科研也占有一席之地,因此,翻譯教師可以將教學研究中的一些新思想用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并將課堂教學的現場反饋和數據分析應用到教學研究中,從而實現教學和科研兩者互相促進的目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種有關翻譯師資建設的方式外,高校教師還可以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提出一些新的觀點和方法,從而能夠實現進一步完善師資建設的目標。
四、結語
盡管西部地區高校翻譯師資的建設還面臨著各種問題和困難,但是得益于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大力推行和西部扶持計劃的平穩實施,翻譯師資的建設也面臨著各種機遇和挑戰,各高校應該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在翻譯師資隊伍的建設上摸索出適合高校發展和教師自身職業生涯規劃的一條道路,從而為西部地區翻譯市場的蓬勃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鮑川運.翻譯師資培訓:翻譯教學成功的關鍵[J].中國翻譯,2009(2):45-47.
[2]何剛強.精藝諳道,循循善誘——翻譯專業教師須具備三種功夫[J].外語界,2007(3):42-47.
[3]張蓮,吳一安.教師教育與發展的研究方法C//吳一安.中國高校英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研究[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8:34-58.
[4]韓子滿.翻譯的商業化與譯者的生存[J].上海科技翻譯,2003, (3):71-74.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第八批“中國外語教育基金” 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ZGWYJYJJ2016B27);四川省翻譯協會2015年課題(項目編號: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