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希文
【摘要】為了使小學英語課堂能夠成為學生流連忘返的知識殿堂,教師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不斷地變化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自發(fā)、自主、勇于探索的課堂。學生參與其中自然通過思考和探究就能夠了解知識,掌握英語語言規(guī)律,提高語言技能。
【關鍵詞】小學英語 自主研究 詞匯 句子 對話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應該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探究中,從而真正學有所獲,樂在其中。教師要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授之以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思考中掌握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學生會感受到探究的樂趣和思考的快樂,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改變了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有利于高效課堂的實現。
一、自主研究詞匯,掌握構詞規(guī)律
在學生的自主探究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研究詞匯,這是英語學習的根本和保障。它就像是蓋房子時用到的磚瓦一樣,沒有一塊塊磚瓦,想要蓋出堅固而美麗的房子是根本不可能的。有了詞匯的積累,學生才能夠更好地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和語言素養(yǎng)。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英語發(fā)音規(guī)律,通過學生對每一個單詞的認真拼讀,不斷地總結,學生就會發(fā)現英語單詞發(fā)音是有規(guī)律的,例如th經常發(fā)音/θ/;o常發(fā)/?u/音;u常發(fā)/Λ/音……學生在讀單詞的過程中掌握了這些發(fā)音規(guī)律就會更好地記憶
單詞,掌握了讀音就可以寫出單詞,為學生接下來的英語學習奠定了基礎,有利與學生英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詞匯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還要關注構詞規(guī)律,英語中的詞匯并沒有完全孤立存在的,他們之間也是有一定聯系的。學生掌握了規(guī)律就會更好地記憶單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生就會了解其中的規(guī)律,方便學生學習詞匯。例如snow- snowy, cloud- cloudy這兩個詞就是在詞根上加了一個字母“y”,由原來的名詞變成了形容詞; snowman和 blackboard則是由snow+man和 black+board構成的合成詞……掌握了這些構詞規(guī) 律會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單詞,對于新單詞也不會望而生畏了。而且這些知識規(guī)律都是學生通過自主思考而獲得的,記憶更加持久,不會輕易忘記,對于學生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自主研究句子,了解習慣表達
在學生的自主研究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研究句子,通過閱讀、思考和分析了解句子中的語法結構和表達習慣,進而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知識規(guī)律的掌握。在表達中學生會逐步地了解到英語中常見的陳述句和疑問句的表達形式,而且陳述句的基本表達方式就是“主謂賓”“主系表”“主謂+雙賓語”“主謂+賓補”“主謂”;疑問句包括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等。盡管學生對于這些語法概念沒有太清楚的認識,但是他們通過閱讀和分析會發(fā)現這些規(guī)律,從而形成自己的理解。這種理解是教師通過任何表達都無法幫助學生形成的。
為了促進學生更好地探究,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思考問題,在問題的驅動下分析,形成自己的理解。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勝心,使學生可以主動地思考,進而實現了學生在自主思考中了解句子的語法規(guī)律。
三、自主研究對話,學會英語交際
在學生的自主思考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編造對話,通過合作交流對話的方式提高學生靈活應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在實踐中,學生會結合對話的語境來思考問題,提高能力。通過思考如何編造對話,以及對話的發(fā)展,學生把英語語言運用到了真實的情境中,可以靈活運用,達到孰能生巧的程度。例如在學習六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張地面上滿是垃圾的圖面,讓學生結合圖片上的內容進行對話的編寫和練習。為了形成自己的對話,學生首先要思考他們看到了什么,應該用哪些關鍵單詞,以及用什么句型把他們表達出來。在思考中學生會對語言知識進行加工處理,逐步地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通過編寫對話,學生會用到…make(s) the… dirty. To keep the …clean, we can…等句型,這也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通過編寫對話的形式,學生對重點知識進行了學習和練習,達到了熟能生巧的目的。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靈活應用,學會交際表達,通過編造對話的形式,達到了活學活用的目的。
四、自主研究文章,了解主旨大意
教材中每一個單元提供的主題、語篇、以及傳達的情感目標都是非常明確的,涉及到了天氣、旅游、動物、人物、運動等多種話題。教師要善于利用文章中的主題激發(fā)學生的英語求知欲,積極創(chuàng)設以學生為主的課堂,使學生能夠通過興趣的引導主動地進行課堂探究,產生學習主動性。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積極思考,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明確文章的內涵,進而讓每次的英語課都能成為孩子們最期待的課堂。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生會學會文章中的語言,學會表達習慣,利用已經掌握的英語知識說出地道的英語句子。例如在學習六上unit3 Holiday fun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首先談一下自己感覺到最快樂的一個假期活動是什么,學生會積極思考,回憶他們的假期和快樂的心情。美好的回憶和快樂的假期生活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對英語知識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可以順利地實現對新課知識學習的過渡。在激動和快樂中,學生會主動地探究新知識和新內容,掌握英語規(guī)律,提高能力。
總之,學生才是英語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學生參與到英語探究過程中,自主研究詞匯、句子、對話以及文章,會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潛能的挖掘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景圣.1+X環(huán)境下的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拓展初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