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字的意義,是要自己去學,不是坐而受教。“生”字的意義,是生活或是生存。學生所學的是人生之道。人生之道,有高尚的,有卑下的;有片面的,有全部的;有永久的,有一時的;有精神的,有形式的。我們所求的學,是要它天天加增的,是高尚的生活,完全的生活,精神上的生活,永久繼續(xù)的生活。進一步說,不可學是學、生是生,要學就是生、生就是學。
既然曉得教育是繼續(xù)經驗的改造,那么,對于天然界和群界,自然受它的影響;天天變動,就是天天受教育,差不多從出世到老,與人生為始終的樣子。你哪一天生存不是學?你哪一天學不是生存呢?孔子到了七十歲,方才從心所欲不逾矩,他是一步一步上進的。凡改變我們的,都是先生;就是我們自己都是學生。以前只有在學校里的是學生,一到家里就不是學生;現(xiàn)在都做社會的學生,是從根本上講,來得著實,不至空虛。雖出校門,仍為學生,就是不出于教育的范圍。所以,每天的一舉一動,都要引他到最高尚、最完備、最能永久、最有精神的地位,那方才是好學生。
—陶行知
(節(jié)選自《教育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