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南苑中學 張冬健
課改讓數學課堂“動”起來
江蘇省啟東市南苑中學 張冬健
隨著我國知識經濟的來臨,科教興國戰略的確立以及素質教育的實施,新的人才觀、教育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課程強調“以人為本”,堅持一切從人出發,從人的本質出發,珍惜、重視生命優化成長。古羅馬教育家普魯克說過,兒童的心靈“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要點燃兒童心靈的火種,就必須尊重個體生命的價值,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個體生命的充分自由發展,讓每個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需要和快樂。
新課程要求教學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開展觀察、猜想、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心”動起來。如在教學“完全平方公式”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時,可以先創設一個情景問題:平時看到爸媽買大米時,是按定量買的(如50斤一包),還是按定價買的(如每次買100元)?你認為哪種購買方式比較實惠呢?為什么?一聽到這樣的實際問題,學生們像炸開了鍋一樣,七嘴八舌,議論紛紛。一段時間后學生安靜下來,沒有答案。一雙雙期盼的眼睛看著你,好奇又疑惑。這時,你可以適當提醒下學生使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原理,并直接指引方向,應該是定價購買方式比較合理。這時學生的興趣更濃了,適當地給學生一段時間討論、測算,然后給出具體的說明,如小明的媽媽每月兩次去買米,第一次花了100元,米的單價是a元∕公斤,第二次又花了100元,米的單價是b元∕公斤,兩次合計買米公斤。假如小明的媽媽按定量方法購買,則每次購買公斤,所需費用兩次購買花費分別為用比差法得到轉化成實際問題,當兩次單價一樣時,兩種購買方式所花的錢一樣。當兩次價格發生波動時,顯然按定錢方式購買大米比較合算,此道理買大米可適用,購買其他東西皆可適用。真是日常小事情,數學大道理,學問多著呢!學生由此也深深感覺到數學用途真廣泛,“一石激起千層浪”,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加關注生活中的數學應用。
新型的師生觀認為,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和富有自身特點的個體生命,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倡導師生相互合作,相互支持,教學在師生平等的民主的氛圍中進行,讓學生自主、自理,喚起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主動探索的空間,讓學生有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筆嘗試、動口表達的時間與空間,使其外部活動逐漸內化為自身內部的智力活動,以更積極的姿態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如“探究中點四邊形”一課時,教材是以閱讀材料的形式介紹了什么叫中點四邊形,然后提出問題: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的中點四邊形是什么?請予以證明。這些證明學生可以獨立完成。這種流于表面的淺層參與未能抓住其內在規律,也難以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熱情,但如果讓學生自己想辦法探索什么樣的原四邊形可構成怎樣的中點四邊形,其內在規律是什么?就給全體學生留有了思考的空間,他們會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得出結論,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式,只關心原四邊形是什么特殊四邊形,而換個角度發現,中點四邊形的形狀只與原四邊形的對角線有著密切的關系。
新課堂應實施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主動合作的學習方式,真正讓學生“動”起來。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墻上有一條醒目的格言:“我聽到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边@條格言告訴我們,動手實踐對于學生來說非常必要,學生只有在實踐中探索出的數學知識,才會更加深刻地被記憶。數學中許多的公理、公式非常抽象,而我們在教學中如果適當賦予這些知識實際內涵,或者在實踐中去體會這些知識,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教學“弧長公式”時,不妨先放一段奧運會400米男子起跑的視頻,主要讓每個學生認真關注每一個跑道上運動員的起跑線的位置。觀看后創設情景:如果你是奧運會工作人員,請分別畫出各跑道的起跑線位置。首先向學生介紹400米標準跑道,跑道分彎道和直道兩部分組成,彎道是由兩個半圓形構成,而最內圈的半徑是36米,每條跑道的寬度為1.2米。根據以上信息,放手讓孩子大膽實踐,可以從作圖入手(要求按比例尺畫出運動場跑道),然后是計算,已知標準跑道全長400米,是指最內圈跑道的長度,而且知道最內圈的半徑為36米,所以只需先求出最內圈跑道的兩個半圓彎道的周長和,然后用400米減去兩個彎道的周長和,就得到直道為(400-3.14×36×2)÷2≈87 米。
(1)87×2+2×3.14×(36+1.2×0) =400米;
(2)87×2+2×3.14×(36+1.2×1) ≈408米;
(3)87×2+2×3.14×(36+1.2×2) =415米;
(4)87×2+2×3.14×(36+1.2×3) ≈423米;
(5)87×2+2×3.14×(36+1.2×4) ≈430米;
(6)87×2+2×3.14×(36+1.2×5) ≈438米;
(7)87×2+2×3.14×(36+1.2×6) ≈445米;
(8)87×2+2×3.14×(36+1.2×7) ≈453米。
最后是測量劃出各跑道的起跑線。學生通過這些動手動腦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但構建了知識,提高了實踐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變心“動”為行“動”。
新課程倡導“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師生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對話與交流,增加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維互動,實現知識“共享”,才會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精神和積極主動的探索求知的興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講解,參與演示實驗,參與討論,參與小結,以解放學生的思維與個性,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的課堂。如在新授《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一節時,教師與學生充分地平等對話。通過課前的備課了解到本節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是一次舊知識的再提煉、再升華,也是新舊知識的一次再融合。學生完全可以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探究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事實證明,教學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學生不但總結出了平行四邊形的常見性質,也創造性地總結出:平行四邊形每條對角線分得兩個三角形全等;平行四邊形對角線把平行四邊形分成四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等等。這些性質的揭示,也更加深了學生對平行四邊形性質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在小組自主學習和探討中,享受到了成功的樂趣,從而有效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新課堂是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師應給學生自由拓展的空間,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乘風破浪,在廣袤的天空里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