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武威市天祝縣西大灘鎮西大灘小學 嚴廷霞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實踐與研究
甘肅省武威市天??h西大灘鎮西大灘小學 嚴廷霞
教育是國家興旺的基石。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和進步,教學觀念也隨之發生著變化,從以往單純的知識教學逐漸轉變為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從小學到高中,對各個學科的核心素養都有著明確的劃分,“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提出更加明確了教學的目標。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向未來社會輸入更優秀的人才,教學目標如果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就必將被社會所淘汰。通過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打造出一個全新的具有活力與創造力的新型人才才是未來社會所需要的。
核心素養;小學數學;內涵;教學措施
社會改革不斷發展的今天,對人才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埋頭苦干,而是需要一個德才兼備同時還富有創造力及敏銳的思維能力的新型人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新教育理念下的產物,更好地適應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新課標》中關于小學數學提出了10個核心素養,總結下來分別是: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及模型思想。這10個核心素養的提出,更多地注重了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技能,使學生可以熟練地應用數學思維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簡單來說,這10個核心素養并不是10種技能,而是一種數學的學習與應用能力。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出為數學教育指明了方向。筆者以新課標中提出的10個核心素養為指導,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行了初步的探索與嘗試。
1.小學數學符號意識的培養
英國著名的數學家羅素說:“數學是什么?數學就是符號加邏輯。”培養小學生的符號意識的目的就是要使學生懂得符號的意義、會運用符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數學本身的問題,發展學生的符號感。而小學生對于數學符號并沒有十分明確的認識,對于符號的運用也十分混亂:小數點標錯位置、數字寫得含混不清、在數學運算中多字少字、顛倒分數的位置等等。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是學生和老師對數學符號沒有足夠的認識。從老師的觀點來看,很多老師認為符號并不用刻意教導,學生在學習中就可以慢慢掌握;從學生的觀點來看,學生認為一些符號的運用并不能影響最后的運算結果,因而忽視了對符號的認識。
在教學中,要培養小學生的符號意識,首先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轉變教育觀點,重視數學符號的教育。老師重視符號的教育,學生就會在老師的影響下同樣重視符號意識的培養。如《分數的混合運算》,這一章節既包含了數學的運算方法,又包含了分數的運算技巧,可以說在這一章節中,一個符號運用錯誤就會造成不同的運算結果。所以筆者在教學中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2/3與3/2的區別,明確在運算中先做乘除后做加減與先做加減后做乘除的巨大區別以及在運算過程中有括號和沒括號的運算區別。
2.小學數學推理能力的培養
著名數學家高斯在小學時,老師給全班學生出了一道從1加到100的數學題,高斯并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簡單地從1加到100,而是認真進行了分析,很快便得到了答案。雖然老師當時也覺得難以置信,但是在聽過高斯的分析之后也不得不嘆服高斯的邏輯推理能力。由此可見,在解決數學問題之時,通過細致的觀察與分析找出問題的規律,運用數學符號進行歸納總結就可以概括為推理能力。
小學生的推理能力總結下來包括:歸納推理、演繹推理、類比推理以及合情推理。無論是哪一種推理,都需要學生擁有良好的洞察力、分析能力及匯總能力。只有這樣,才可以找出推理中的規律,并將這種規律用數學符號表示出來。
小學生推理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要從最簡單的推理開始入手,逐漸加深推理的難度。如在小學的初級階段,我們可以用“一根鉛筆長20厘米,10根鉛筆總長多少厘米”這樣與生活貼近的例子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在小學的中級階段,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發現乘法口訣表中存在著哪些規律。而在高年級的教學中,就可以適時增加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推理題來鍛煉學生的推理能力。筆者在教學中就曾為學生出過這樣的一個題目:一個正方體放在桌子上,每一面都有一個數字,位于對面上的兩個數之和都等于13,A同學可以看到上面和兩個側面,看到的三個數之和是18,B同學能看到上面和另外兩個側面,他們三個數之和是24,問貼著桌子這面的數是多少?這樣的一個推理題既考驗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考驗了學生總結歸納、數字運算的能力,而這樣一個具有趣味性的數學推理題也更加符合小學生的胃口。經常進行這樣的推理訓練,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這項教學任務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完成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因為一種教學形式在短時間內看不到成效而選擇放棄,而是應當在教學中注重教學反思與經驗總結,發現教學中的不足進行改進,使教學更加完善。
[1]馬云鵬.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價值[J].小學數學教育,2015(05).
[2]譚國華.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教學初探[J].中學數學研究,2016(07).
[3]楊宏波,艾爾肯·吾買爾.中小學數學符號感研究簡述――兼探符號感的培養策略[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
[4]裴曉菲.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法學習提要[J].云南教育,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