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包場小學 陸 娟
多方作用,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江蘇省海門市包場小學 陸 娟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有意注意尚不能長時間集中,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入手,想方設法地留住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學生對課堂的關注程度,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能夠加強數學領悟,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課堂參與度;寬松環境;話題
小學數學課程的知識點比較多,彼此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在實際教學中,一旦學生在某一個環節出現了“斷篇”,就會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很大的影響。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要注重激發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盡量全程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這樣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將知識體系建構得更加完整、完善,從而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建構是推動數學學習走向深層次的關鍵因素,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需要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從模仿和記憶的學習狀態中走出來。為此,我們可以給學生搭建好的學習平臺,給學生營造好的探究氛圍,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度,這樣舒適的環境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數學課堂上。
例如在“與分數相關的實際問題”的教學中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加工同一種零件,張師傅9分鐘加工了8個,李師傅8分鐘加工了7個,誰加工得更快?面對這樣的問題時,我將問題拋給學生,讓他們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到了全班交流的時候,學生展示了幾種不同的方法:有的是分別用兩位師傅加工的零件數除以時間,得出兩人的工作效率,然后比較大小;有的是用時間除以零件數,得出兩位師傅每加工一個零件需要的時間,再比較誰用時少;還有的學生不是用除法,而是用乘法,將張師傅的數據同時乘8,李師傅的數據同時乘9,這樣兩人加工的零件同樣多,費時少的速度快。面對這些方法,我引導學生來比較方法的異同,學生發現了比較兩人加工零件的速度的兩種思路:相同時間比工作量,相同工作量比時間。
在這個案例中,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充分的交流,挖掘出了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來比較這幾種方法,找出異同之處,學生的關注點就從具體的方法上升到解題思路上來,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對這類問題有了更深的認識,學習效果自然得到保證。整個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較高,是因為他們始終置身于一個寬松的環境中,學生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展示自己方法的不同之處,這樣的環境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是有幫助的。
在新課程體系中,知識往往承載在具體的情境中,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發展程度,要尋找知識與生活的最佳結合點,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課堂關注,提升學生的新鮮感。
例如在“認識平均數”的教學中,張齊華老師摒棄了教材中提供的套圈情境,換成了一個與學生比投籃命中率的情境,因為其中有教師的參與,又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所以學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在推進情境的過程中,張老師用出乎學生想象的問題,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聊天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緊緊牽引。在學生的數據揭示出來之后,學生面對張老師最后一次投籃成績的問題,產生了不同的猜想,其實這個過程就是感知平均數的過程,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不但認識了平均數,知道了用平均數來表示一組數據的整體水平是比較科學的,而且關注到了某一個數據可能對平均數產生較大的影響。
這樣的學習就始終讓學生處于一個新鮮的感受中,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由此可見,合適的話題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是有著吸引力的,我們在教學中完全可以從這一點入手,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松散的教學環節往往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掌控好教學節奏,要讓學生感受到探究的緊迫感,讓學生處于不斷地思考和不停地前行中,這樣學生就能集中精力,提升課堂參與度。
聽過福建的李培芳老師的一節“數說長征”,在這樣一節數學課上,李老師帶著學生重現了紅軍長征時的情景,讓學生對長征途中的一些數據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欲望,之后李老師將課堂留給學生,讓他們自己想辦法通過數據的計算和分析來感知紅軍長征途中的一些數據,在這個過程中,由于情感的投入和數據分析的緊迫感,學生根本不可能分心,他們從不同側面感知了紅軍長征途中的一些數據,并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比較的重要作用。這樣的課堂利用率極高,學生的注意力保持了高度集中,我想在數學教學中,如果學生總是在接觸他們感興趣的話題,總是在體現數學知識的價值,總是在不斷求索的過程中,那么他們的注意力一定是集中的,走出課堂,學生的收獲也是滿滿的。
總之,高效的數學課堂需要學生更高的課堂參與度,我們在教學中,要結合多方面的因素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課堂投入程度,讓他們有更多的收獲、更深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