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鰲頭中學 李哲聰
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后進生轉化問題思考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鰲頭中學 李哲聰
近年來,由于農村九年義務教學制度的深入普及,越來越多的農村學生順利升入初中學習。農村初中教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與城市教學還存在一定差距,教學質量相對較弱,尤其是存在明顯的“后進生”現象。從農村初中數學教學實情來看,導致初中數學后進生產生的原因有很多,不僅有學生主觀因素,還存在教育水平、家庭因素及社會因素等客觀原因,而要想積極轉變農村初中數學后進生,教師還需充分了解后進生產生的原因,掌握后進學生的表現特點,并從多方面入手長期堅持進行,從而實現初中數學后進學生的轉化。
農村;初中數學;后進生;形成原因;轉化策略
不同學生之間存在明顯個體差異性,再加上受學校因素、環境因素及家庭因素等影響,農村初中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存在明顯兩極化差異,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上成績優異,越學越有興趣,而另外一些學生在學習上卻越來越難以理解,逐漸喪失學習興趣,淪為我們所說的“后進生”。后進生的出現是一個班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發生的現象,尤其是在農村學校中更為常見。對此,初中數學教師要重點加強關注,及時加以引導,盡可能縮短后進生與普通學生甚至優等生之間的差距,提高全班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
1.學生自身原因
一是學習精力不集中。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靜下心來,不會主動思考問題,在思想和行動上容易開小差,一些學生對于較難知識的學習存在畏懼心理,不懂也不愿意向同學和老師請教,導致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多,最終淪為后進生。另外,由于初中階段是學生青春關鍵階段,這一時期學生的心思難以全面地集中在學習上,許多外界誘惑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導致學生放在學習上的心思和時間較少,因而難以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成為后進生。
二是學習興趣度不高。興趣是一切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要想取得較好的數學學習效果,需對數學本身產生一定興趣,只有當學生從內心深處熱愛數學,才會越學越有趣,從而積極投身在數學學習中。相反,若學生對數學本身沒有興趣,即便強行要求自己學習,一旦遇到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或問題,便可能會出現畏難心理,不會主動解決,久而久之便會對數學產生厭煩心理,難以提起學習興趣。
三是學生好勝心欠缺。很多學生淪為后進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好勝心的缺乏,這部分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想到的并不是盡力克服或戰勝困難,而是采取敷衍、應付或忽略的態度,不愿意動腦筋去認真思考,沒有樹立與同學之間良性競爭的意識。長此以往,學生便會產生懈怠心理,并且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也會越來越多,最終由于大量問題的堆積而導致成績下降,成為數學學習上的后進生。
四是學生自信心不足。農村與城市相比經濟水平較為落后,很多學生家中經濟能力有限,家長難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而且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家長常年在外工作,無暇照顧小孩,這樣就很容易使他們產生自卑心理,表現為與同學和老師的交流較少,學習中遇到問題時不敢詢問同學或老師,導致自己學習越來越困難。另外,隨著初中數學學習難度逐漸增大,這些信心不足的學生在學習上受到的阻礙也會隨之增加,學生若是受自卑心理驅使難以直面困難,便會出現成績下降的情況。
2.外界客觀原因
一是教學質量因素。農村學校教學環境、教學條件、師資力量等相對來說還有待提升,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難以全面顧及所有學生,常常會出現重視優秀學生,而忽視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的情況,學習較差學生由于得不到老師的重視或關心,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從而淪為后進生。另外,還有部分教師過度重視學習成績,將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對待成績較落后的學生不重視、不尊重,這樣不僅學生成績得不到提升,反而會使學習效果越來越差,形成惡性循環。
二是農村家庭因素。農村大多數家庭經濟水平一般,而家長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很多家長都錯誤地認為學生若成績不優異便不需要繼續學習,即使學了也用處不大,因此當學生出現學習困難問題時,家長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幫助學生提升成績,而是更愿意學生輟學打工,這也是導致一些學習較困難學生淪為后進生的重要原因。此外,許多家長自身文化程度不高,難以對學生的功課進行輔導,沒有為學生創設優質家庭教育或學習環境。
三是社會公眾因素。當前社會文化逐漸發生變化,學生中流傳的“學好數理化,不如李剛是我爸”、“學得好不如嫁得好”等嚴重影響了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再加上社會中各種物質誘惑,導致初中學生迷失其中,難以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同時,社會上買賣文憑現象的泛濫,許多學生或家長認為學生沒有必要學習那么多,以后需要文憑的時候買一張就行,這種風氣對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學生產生了較大影響,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喪失,成為后進生。
初中數學學習中后進生通常在課堂學習中表現如下:一是對數學基礎概念掌握不牢固。后進生一般對數學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及公式等內容模糊不清,對教材內容理解不透徹,難以準確說出各個基礎概念、定理等內容,因而在實際運用中存在一定困難。二是后進生欠缺自學能力和自學主動性。對后進生來說,大部分數學內容都是難點,他們往往難以準確把握數學中的重點內容,不能靈活運用各個知識點來解決數學問題,因而不能切實感受到解決問題過程中獲取的成就感,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導致他們在數學學習上欠缺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缺乏數學網絡和發散思維。后進生對數學知識掌握的熟悉程度不夠,沒有建立起系統全面的數學學習網絡系統,在解決數學問題時難以產生發散思維,很多時候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四是學習態度不端正。后進生在學習態度上通常與優等生存在明顯差別,在作業完成上存在馬虎現象,沒有認真對待,甚至直接抄襲了事。
1.愛心教育平等對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后進生常常自尊心較強,雖然自己成績不突出,但仍舊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與關心,尤其是害怕被老師歧視、諷刺、冷落或打擊。教師要想實現后進生的轉化,首先要加強對他們的關注度,多關心后進生,給予他們真摯的師愛,關愛并尊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只有加強愛心教育,才能讓后進生從心理上接受老師,進而才能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并認真學習數學這門學科。此外,要想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除了加強愛心教育之外,還要讓后進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知道并不是每次考試得高分才算成功,哪怕是能回答老師的一個提問、能正確解出一道習題等都算是有所成就,只要比以前有所進步就算是勝利。老師在教育中要多表揚鼓勵后進生,引導并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鼓勵他們揚長避短,不斷進步,讓學生樹立自信心,鼓勵他們走向成功之路,讓學生嘗到學習數學“成功”的甜頭。只有老師心中有后進生,后進生心中才會有老師,才能夠實現師生感情上的一致,從而引起雙方共振,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2.夯實基礎逐步提高,促進學生思維建立
一般來說,數學后進生知識體系不完整,基礎較為薄弱,若后進生基礎問題得不到解決,必然會影響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彌補知識缺陷工作是初中數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這一工作應按照“長計劃短安排,宜分散忌集中,急需急補,重點詳補”的原則進行。比如,學習函數一章時,經常要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簡單的絕對值、不等式,而后進生的這部分知識缺陷較多,因此,上課之前可以單獨對他們花適量的時間補習這些知識,并根據他們的最近發展區創設一個小目標,讓學生一步步完成。此外,數學學習過程是一個數學認知過程,即新的學習內容和學生原有數學認知結構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其分為輸入階段、新舊知識相互作用階段、固著階段。在輸入階段,需要對后進生提出預習要求,使上課時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新舊知識相互作用階段主要是在課堂講解中進行的,這一步非常關鍵,必須要求后進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培養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固著階段,要求后進生多做練習,數學學習必須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真正掌握,如學習初一代數中同底數冪的指數、奇次方根與偶次方根時,沒有大量的練習,是無法既快又準地進行演算的。
3.教學過程因材施教,選擇恰當教學方法
初中數學知識相對其他科目來說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較高,且學習內容抽象、枯燥,學生很容易喪失積極性,若教師教學方法不恰當,便很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質量也難以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地將抽象問題具體化、形象化,讓原本枯燥的問題變得有趣,同時還可以采用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記憶。例如在學習軸對稱時,班級后進生對“把某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對折后兩部分能夠完全重合,則稱這兩個圖形成軸對稱”這一概念理解不透徹,很難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對此,教師可以在教學時讓一位成績較為落后的學生上臺演示:張開雙手,掌心面向學生,一邊讓學生將雙手合攏,一邊向同學提問:“這時這位同學的雙手成軸對稱嗎?”也可以指著教室前后門上面的通風窗讓學生自己觀察,能否在墻上找到一條直線,沿這條直線翻折后讓兩個通風窗完全重合?也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剪紙,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加深印象。另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舉例生活中常見的實例,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
4.學習方法符合學情,指導差生預習復習
不同學生有各自不同的學習方法,優秀學生的學習方法并非一定適合后進生,對此,教師不僅要針對后進生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還應指導他們學會尋找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利用與自身學習情況相符合的方法來進行預習和復習。有效的預習是確保學習效果的重要基礎,而很多學生卻沒有掌握正確預習方法,認為預習僅僅是將要學習的內容瀏覽一遍,了解要學習的主要內容即可。實際不然,預習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比課堂學習還要重要,學生在預習中首先要自己理解知識點內容,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建立。同時,在預習過程中,學生應重點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標注出來,在課堂中認真聽講,并回顧自己在預習中不理解的原因,分析教師講解過程幫助自己理解,從而在下次預習或學習中學會利用教師的思維來進行學習。此外,教師還應教會學生正確聽課的方法,在課堂上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認真做好筆記,著重記錄公式定理及自己理解不到位或沒有理解的問題,課后及時詢問。最后,在復習方法上,教師應指導后進生學會將新知識和舊知識進行歸納比較,找出其異同點,使知識系統化,讓知識掌握得更加詳細牢固。
5.動態評價學習效果,培養后進生自信心
在針對班級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時,教師切記不可采用“一視同仁”的唯一標準,而應根據學生基本學習情況、進步水平來進行評估,統一標準的學習效果評價標準是導致學習進度較慢學生成為后進生的主要原因。在學習效果評價上,教師應充分尊重每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尤其是針對優等生和后進生,在評價上應采取動態化評價方式。除了考試這種常規學習成果檢驗方式之外,教師還可以采用隨堂檢測、口答、集體回答等方式來了解學生情況,而在具體實施中則要注意根據學生情況設置標準。比如在隨堂測試上將分數標準調整為優等生80分、中等生60分、后進生40分,對達到標準的學生,教師應予以鼓勵或獎勵,這樣能夠避免后進生喪失學習信心,激發后進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此外,教師在針對學生失敗問題的處理上也不可一概否定,特別是針對后進生,在他們失敗時應及時予以鼓勵,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找準失敗的原因,并針對失敗原因制定相應對策,切忌挖苦、打擊或無視后進生,這樣會加深學生對學習的厭惡,導致學生最終放棄學習數學。教師應成為后進生學習的精神支持者,相信他們、鼓勵他們,幫助后進生樹立努力就會成功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后進生是農村初中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后進生轉化工作也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不斷努力的系統性工作。對此,廣大農村數學教師應加大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結合后進生學習特點,因人而教,逐步夯實后進生數學基礎,盡可能縮減后進生學習差距。同時,在教學中還要多關注后進生,讓后進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心,樹立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只要教師在后進生學習上多下功夫,后進生也可能會轉變為優等生。
[1]劉建良.淺談初中數學后進生的轉化[J].學周刊,2015(09):206.
[2]曾瑞騰.初中數學教學中轉化后進生的情感教育策略探討[J].亞太教育,2016(16):65.
[3]王鳳娟.初中數學后進生學習的具體指導[J].信息化建設,2015(05):66.
[4]張磊.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后進生轉化[J].才智,2016(02):64.
[5]李本.對初中后進生數學學習的幾點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57.
[6]林國泉.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后進生轉化問題[J].現代交際,2016(06):188.
book=12,ebook=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