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市第十七中學 劉曉娜
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河北省石家莊市第十七中學 劉曉娜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提高教學效率,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舉措。因此,認真研究和正確對待學生的學習興趣,已成為當前中學數學教學工作中的熱點問題之一。
初中數學;興趣;激發策略
在授課之前,教師要對初中數學教學的目標進行重新定位,新時期,課堂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目標,而是應該把學生的方法能力、社會能力都納入到教學的目標當中,讓學生在初中數學的課堂當中不僅學習到必須掌握的相關知識,同時能促進學生團結合作、語言表達、有效傾聽、有效溝通、開拓創新、勇于展示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初中階段正是人一生當中學習能力養成的重要階段之一,初中數學作為邏輯性很強的學科,一定要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起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作用,使學生在數學課上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學習的能力與學習的方法,這樣才能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終身受益。
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以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和思維活躍為出發點,通過教材的合理運用讓學生從枯燥單調的教學中發現樂趣,把抽象數學問題轉換為簡單的理解,增強學生的理解力和解題能力,才能夠激發起學習數學的興趣. 而初中數學老師是教材的實踐者和創新者,授課前一定要做好教材的通讀和教案撰寫,根據學生情況和學生的特點,認真鉆研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勇于對材料中一些“不適應”、“不合理”、“不科學”的教學點進行探索創新,使教材能夠切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避免教材的生搬硬套和教學脫節,讓學生在閱讀和學習過程中感覺到好的“工具書”和“教學書”的吸引力和引導力,對教材內容產生探究和鉆研的興趣。在備課時,一是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教師要千方百計地制定切實可行的教案和目標;二是要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突破,以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興趣,真實把學生和教材有機結合,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如在學習初一年級的“一元一次方程”時,考慮到學生剛從小學畢業,形象思維還未形成,根據教材可進行教學設計:把一個簡單的加減運算分成等號左邊(運算數字)和右邊(結果),而其中需要計算的未知數字作為元,且未知數字的指數為1,這樣的式子就叫一元一次方程。請學生對方程式的特點、解題思路講清楚、寫出來,對于能說明白解題思路的給予表揚,對于理解出錯但能勇敢說出的給予肯定。讓學生在這種互動、提問式的教學中敞開思維,確保學生在剛接觸數學學習時就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初中數學課堂充滿探索的欲望和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成功的先導。因此在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教學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長期以來,教師們為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懈努力。師生雙方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是教材,左右著教學改革和教學進程,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新教材內容安排新穎合理、生動活潑,對學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師教法得當,就能比較容易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面對新教材,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利用“做一做”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從中體會學數學的樂趣
多年來,受到“應試教育”的桎梏,學生學得苦,教師也教得苦,到頭來學生只會依樣畫葫蘆地解題,而動手制作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卻相當低下,更談不上開動腦筋發揮創造性,“應試教育”嚴重地束縛了學生個性的發展。而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內容,指導學生利用硬紙、木條、鐵絲等材料制作一些簡易的幾何模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2.利用“想一想”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教材編排上版式活潑、圖文并茂,內容上順理成章、深入淺出,將枯燥的數學知識演變得生動、有趣,有較強的可接受性、直觀性和啟發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對開發思維、培養興趣有極大的幫助。
3.利用“讀一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
“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作用于實踐”,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創造合適的情景,使抽象問題形象化、具體化,學生學習由外而內、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學生不斷產生興趣。新教材的“讀一讀”里安排了一些與數學內容相關的實際問題,既可以擴大知識面,又能增強教材的實用性。
數學具有高度的邏輯性和抽象性,需要學生嚴謹的思維,而初中學生還處于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變的階段,他們會覺得數學比其他科目難學,很多學生就是因為對學習數學沒有信心從而放棄了學習。因此,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信心是學好數學的前提。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孩子學習愿望的源泉,就是在于緊張的學習和體會實踐取得勝利的歡樂。”初中學生由于心理特點,爭強好勝,都喜歡在學習中取得成功,獲得進步。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個心理,靈活采用各種教學策略,使學生在學習中取得成功,從而使學生對數學產生穩妥的情感和愉悅的心情,并對自己的學習提高自信的滿意度。需要教師注意的是,由于學生水平不同,教師要對學生分層對待,因人而異,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能有所進步,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1]況達,余靜.淺談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4(02):201.
[2]陳燕萍.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農家科技,2011(04):51-53.
[3]晏磊.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1(26):180.
book=88,ebook=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