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磨頭鎮磨頭初級中學 洪衛華
初中數學課堂提升學生“學力”的策略
江蘇省如皋市磨頭鎮磨頭初級中學 洪衛華
當今的“學力”通常是指一個人在學識上達到的程度,彰顯的是一個人特有的真實的知識與能力發展水平,彰顯的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課堂是培養學生“學力”的主陣地。教師應更新數學教育教學新理念,積極探索有利于激活學生數學學習潛能的現代教學方法,努力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生命的活力,提升學生數學“學力”。
數學;學力;情境;策略;探究
“學力”一詞最早出現在我國南宋朝著名詩人范成大詩中:“學力根深方蒂固,功名水到自渠成。”“學力”泛指的是一個人學問的功夫與造詣。當今的“學力”通常是指一個人在學識上達到的程度,彰顯的是一個人特有的真實的知識與能力發展水平,彰顯的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課堂是培養學生“學力”的主陣地。那么,初中數學課堂該如何真正從初中學生的身心特征出發,在初中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激發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潛能,著力提升學生的“學力”呢?
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手段單一化,課堂單調乏味,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數學新教材尤其重視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知識,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并能主動地將數學問題加以合理化地解決。數學課堂上教師大多喜歡精心設計一些具體的數學情境進行課堂導入,以“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注意力,但這樣情境化的導入很難讓學生保持持久的興趣,如果教師們能精心構建一個主題情境,讓這樣的主題情境貫穿數學課堂的始終,讓學生始終興致高昂地參與課堂之中,將會更有效地提升數學課堂的整體效率。比如,《整式》單元的第一節,主要涉及單項式與多項式的一些基本概念。教師就應主動去思考:能否設計一個合理化的主題情境去貫穿課堂。教材(文本)的章前圖是一個街心花園,執教老師就可以充分憑借這個有利的素材,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用課件向學生們呈現一個蘊含大量數學知識的街心花園,再引領、點撥、指導學生將街心花園各部分的面積用不同的式子表示出來,學生們表達的各部分的面積肯定既包含著單項式,又包含著多項式,執教老師再聯系學生寫出的表達式去引導學生理解感悟相關的基本概念,學生對單項式與多項式概念的理解一定會更深刻。事實上,數學教材(文本)的每一章節都有相應的“章前圖”,執教老師應“活化”運用好“章前圖”,也可以另行設計相關的數學課堂的主題情境,努力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情趣,將“學力”發展到“最大化”。
傳統的數學課堂上,不少數學知識是在師生的一問一答中加以解決的,但問題過于復雜,學生難以回答,會挫傷學生學力的積極性,問題過于簡單又不利于“學力”的提升。新課程倡導教師向學生提出富有挑戰性、富有思考性的數學問題,所提問題應直逼初中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能讓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或與同伴合作后加以回答。
比如,執教《圖形的旋轉》時,當學生明確了“旋轉”的相關概念后,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旋轉前后的圖形有哪些基本的特征,你能發現哪些規律呢?”這樣的問題,相信學生們經過獨立思考或合作探究后一定會發現其中蘊含的規律。教師應對學生的獨立思考精神予以大加贊賞,大加鼓勵,多表揚,少批評,多贊美,多肯定學生的創見,學生在教師的引領、點撥、指導下獲得的“旋轉”的有關性質、有關結論,一定會記憶更深刻、更持久。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教師能夠在容易出錯或容易混淆的地方精心設計提問,并抓住有利契機分層推進,以誘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迅速思考,深度思考,并作出正確的應答,那么學生的“學力”毫無疑問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數學課堂應珍視學生的“錯誤”資源,教師應及時捕捉,并科學地從“錯誤”資源中挖掘合理的成分,及時提煉出有利于促進“學力”提升的有效素材,這樣一定會讓學生的思維更深刻。有時學生出現的“錯誤”,其實質卻是學生思維的“閃光點”所在,教師應及時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思維“閃光點”去著力提升學生的“學力”。
比如,在《變量與函數》的課堂,執教老師用多媒體課件呈現了相關題目,讓學生依據題目中的圖形去判斷y是否是x的函數。當一位學生分析了教師出示的相關圖形后,便答非所問地認為x是y的函數時,有學生提出反對意見,此時,執教老師并沒有簡單地加以評判,而是引導學生們充分利用這個在教師預設之外的新資源進行積極的深入探究,這樣學生們在深入探究的過程中既充分理解了“函數”的概念,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品質,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學力”。
課堂小結既能讓學生對已學知識與方法進行歸納整理,又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力”。課堂小結形式多種多樣,但最常用的課堂小結當屬總結教學內容式的,也就是將課堂教學中的知識與方法進行重現,以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需要強調的是課堂小結的方式確實是豐富多彩的,比如,學習了《反比例函數的圖像與性質》后,教師就可以引領、點撥、指導學生用對比的策略方法去總結反比例函數與一次函數的異同點。教師還可以在課堂小結時提出一些有趣的,富有啟發性、思考性、創造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力”。
總之,教師應更新數學教育教學新理念,積極探索有利于激活學生數學學習潛能的現代教學方法,努力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生命的活力,提升學生數學“學力”。
[1]袁曉玲.關于初中數學課堂中研究性學習的應用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4(11).
[2]汪英.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分析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2).
[3]王凌鋒.初中數學新課標理論探究[J].開心素質教育,2016(1).
[4]馬忠.初中數學教師課堂提問研究[J].小作家選刊,2016(28).
[5]吳長江.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探究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6).
[6]翁章捷.提高初中數學課堂實效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