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盱眙縣桂五鎮中心小學 楊 紅
數學素養,小學數學亟待討論的議題
江蘇省盱眙縣桂五鎮中心小學 楊 紅
小學數學教學已經習慣于傳授知識與提高技能,然而,現實情況是小學生的數學思維意識淡薄,更不能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世界,從而造成了數學內在意識的缺失。文章圍繞四個方面闡述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旨在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小學數學;素養教學;思維能力
有研究表明,一個人的素養形成與自身的認知與實踐有關,而數學素養的形成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技能的形成、知識的獲得、品質的提升等眾多因素有關。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就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具體包括:生活化教學、學生的體驗、空間思維能力、創新意識等。只有通過循循善誘的引導,才能切實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心理學研究認為,一個人只有有了積極向上的情感,其對認知活動才能取得實效。兒童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與體驗是交織在一起的。我們知道,在小學數學中概念比較多,并且有些數學概念是十分抽象的,兒童往往因為概念的抽象而產生不能理解的體驗。所以,發展兒童的數學認知必須從概念教學做起。概念是通過具體的語言表達闡述數學知識的脈絡,教學中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體驗和感受,從對語言的表達中理解數學概念的真正含義。所以,我們不妨在教學中從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開始來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例如:在教學“退位減法”時,就給出“23-7”這樣一道題。通過擺23根小棒,從中抽取7根得出結果。而有的學生用了不同的方法,同樣得出了正確的結果,這時就可以讓他們各自來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于是就有了這樣的表述:先借1捆,10-7=3,再把3和13合起來得出16根;因為個位3不夠減7,所以取一捆與3根合起來是13根,13-7=6,將一捆加上6根就是16根等等。不同的表達方式說明了其思維的差異性,在發展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提升了數學素養。
認知學習理論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材料是刺激的情境。實踐證明,問題情境是學生探究的動力,所以,我們應該利用生活中一些切實存在的實例,結合所學的內容來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轉化思維的認知。這樣,抽象的數學概念就會變得更加直觀、形象,從而有利于學生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噸”這個概念時,為了幫助學生形成“噸”的概念,就創設了“一千克物體”這樣的情境,多媒體課件出示一頭水牛的重量、十袋大豆的重量等,再想象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用噸來計量的。這樣,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舉例子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了“噸”的數學意義,學會判斷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有利于激發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從而把數學認知活動與抽象的概念聯系到一起。這樣做學生不但感興趣,而且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學會了對這些抽象概念的記憶、理解和應用。能夠理解抽象的數學事物,是數學素養深厚的具體表現,對今后的學習很有幫助。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多開展一些拓展性的問題來激發學生思維的擴散,這樣,讓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思考與推理,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是提升數學素養的關鍵因素之一。數學模型是數學思想方法在實際運用中的具體體現,它不僅可以為數學的語言表達和交流提供橋梁,而且是解決現實問題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通過巧妙的引導來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有趣的拼搭”時,就在班級中開展了搭建模型比賽活動,同時填寫操作表格,看用了哪些模型,填寫過程中要考慮形狀、大小、個數等各種因素。兒童們喜聞樂見的實踐活動,可以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在立體模型物體的拼搭中發展了空間思維能力,并且從中獲得了數學建模思想的雛形。通過開展這樣的拼搭活動,既認識了幾種立體圖形,還初步發展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數學素養的形成離不開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因為數學是描述空間中的數量、結構、變化等概念性學科,離開了空間思維能力,數學素養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我們知道,數學教學承擔著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意識與實踐能力的重要任務。而知識在變化過程中可以形成正負遷移,只有形成正遷移,數學創新思維才能真正實現。數學學習中正遷移能力的實現,可以讓學生在遇到相同問題時舉一反三,能從同一問題、同一方向朝著不同的思路進行發散,這樣,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提高。例如:在教學“面積單位”這一內容時,就讓學生知道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后,那么學生能立即知道:邊長為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以此類推。在相同原理的驅使下,利用知識的內在聯系得出同樣的結果,從而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加強,遷移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遷移能力。然而,遷移需要一定的條件,那就是首先要給學生提供媒介,通過思維的聯想產生正遷移,同時,幫助學生學會建構遷移的條件。這樣,遷移能力的產生就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素養。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是我們值得討論的議題。良好的數學素養的形成,有利于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只有這樣,小學數學教學才能真正實現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這一目標。
[1]王海燕.怎樣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素養[J].小學科學,2015(09).
[2]張曉梅.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探討[J].文理導航,2014(07).
[3]周國軍.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素養的方法[J].小學教學參考,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