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邱娟
解開幼兒話匣的密碼
——對培養小班幼兒說話興趣的實踐與思考
文 邱娟
幼兒期是人一生中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具備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不僅對體、智、德、美,諸方面有益,同時還能促進幼兒心理、個性健康發展。《綱要》指出,要創造各種條件,鼓勵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幼兒階段,興趣是發展幼兒表達能力的前提和關鍵。
幼兒只有通過多看、多感受才能獲得各種器官的刺激,激發其思維活動,從而獲取豐富的感性知識。豐富、有趣,符合幼兒知識經驗的物質環境,能讓幼兒不由自主地產生愉悅感和想說的欲望。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更換墻飾,或根據季節變換、豐富自然角等。秋天,在小班自然角中可以先做一些簡單、漂亮的水果娃娃引發幼兒看一看、說一說。當大部分幼兒對水果娃娃十分熟悉后,可以將水果進行組合,裝飾成小火車或蘋果的一家等。幼兒有了新的發現,就會有新的想象和講述內容。可見,讓幼兒觀察、發現環境的變化,并讓幼兒對環境保持好奇心,才能夠激發幼兒說的積極性。
為幼兒創設和諧、寬松的心理環境,應該給予幼兒適當的自由說話的權利和機會,讓幼兒對說話、交流感到輕松愉快。說話時教師可以拍撫幼兒或拉著幼兒手蹲下和幼兒說話。教師允許幼兒充分自主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幼兒從心理上感受到與他人交流是很容易、很愉快的事。
(一)選擇交流的時機
游戲時幼兒從事著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因而情緒愉快、輕松、自然,這是鼓勵幼兒說話、加強語言交流的良好時機。在這種狀態下讓幼兒自然地說話,表達自己的想法。如:幼兒自由地玩結構游戲時,教師問幼兒:“你在搭什么呢?是一架小飛機嗎?”或幼兒在饒有興趣地觀察小兔吃草時,對幼兒說:“小兔子真可愛,你喜歡小兔子嗎?”以一個簡單自然的問題與幼兒交流起來,這樣幼兒容易接受和表達。
(二)尋找交流的話題
教師要了解幼兒感興趣的話題,才能談起來、談下去。由于幼兒和成人接觸的環境、從事的活動、身心狀態都不一樣,所以對事物關注的興趣、焦點也不同。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尋找話題素材,根據幼兒知識、經驗水平,發掘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和幼兒交談。如:幼兒在觀察金魚,可以讓他說說金魚的樣子。幼兒也會和你愉快地交談他所知道的魚,一次開心的談話就可以深入下去了。所以談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可以促使幼兒想說、愛說,在實踐中不斷增長說話的興趣,體驗到說話的樂趣。交流是雙向的,教師應學會耐心傾聽幼兒,理解他們的想法和愿望,提供給他們充分的運用語言的時機。
(三)把握交流的情緒
教師的語言在激發幼兒說話興趣上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表達方式不同,提問類型不同,都將使幼兒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映。當教師在與幼兒交流時,表現出積極的、充滿好奇的樣子:這樣能使幼兒輕松愉快,激起幼兒積極向上,躍躍欲試的活躍情緒,從而不斷增進幼兒說話的信心。
(四)給予積極的評價
教師對幼兒的回答給予肯定,結合他說話的內容問問題,或談談自己的想法,從而讓幼兒得到對話的共鳴。愉快的感受對激發幼兒說話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一)以模仿增強說話自信
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模仿成人說話,提高其說話的自信心,如讓幼兒通過傳達來模仿。“你能不能告訴許老師,請她把玩沙的工具準備好!”讓能力較弱的幼兒模仿簡單的語句,并在他完成任務后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就此增強其說話的愿望和自信。
(二)借助物體,邊玩邊說
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幼兒,往往不會主動與教師說話,但在其玩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自言自語。我們可以借助這一特點,引導幼兒從按具體事物說發展到按意愿說。如在幼兒插雪花插片時,讓他說說自己正插什么。在進行數學活動時,一邊操作一邊說紅片片和紅片片放一起等等。借助具體事物引導幼兒邊玩邊說,能夠逐漸萌發幼兒說的愿望和習慣。
一日生活融入語言教育,培養幼兒說話的興趣是很重要的,要關注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利用各種機會在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節激發幼兒說話的興趣。
在幼兒園活動中,集體教學活動中幼兒的注意力比較集中。全體幼兒共同學習時鼓勵幼兒回答和交流,讓幼兒感受發言時得到同伴和教師認可的愉快情緒,以及獨自發言的自豪感,從而增加幼兒說話的興趣。
在游戲中,幼兒憑著自己的生活經驗,模仿成人的各種語言。在節日活動中,教師和家長都要充分利用這特殊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善于抓住機會的教師會引導幼兒在美麗的景色中大膽表述自己的感受,暢所欲言,充分感受說的愉快,增強幼兒說的興趣。
總之,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培養和發展起來的。衷心地希望教師們都來重視對幼兒說話興趣的培養,做教育的有心人,研究出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
(江蘇省南京市紅梅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