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中窺人,直抵靈魂
——蘇教版九(下)第二單元拓展閱讀
本期主持
蔣光紅,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泰州市語文學科帶頭人。現任教于江蘇省靖江市實驗學校。
初初要和同學們說的這個“境”呀,是環境、處境的意思,指的是各種關系綜合而成的“大環境”。在文學理論中,有一個術語叫作“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分析人物形象時,只有善于聯系人物背后特定的“大環境”,才能直抵人物的靈魂。下面,初初就和同學們一道,來看看本單元中的“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先看藤野先生。他是位日本教授,“我”是個進校沒多久的中國留學生。當時的中國積貧積弱,國弱民卑;而日本國內則是軍國主義猖獗,民族歧視盛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就格外熠熠生輝、倍顯珍貴。
《生命與和平相愛》中的戴維,父親是教授,母親是教練,他們給了戴維良好的家庭教育;而猶太民族又是個十分重視教育的民族,猶太文化的精神內核就是“生命與和平”。戴維杰出的語言才能正是在這樣的文化土壤中孕育出來的。
《熱愛生命》中的主人公身處的又是怎樣的“大環境”呢?用兩個字概括就是——“絕境”:荒野,孤獨,饑餓,寒冷,傷痛,病狼窮追不舍……絕境求生,展現的正是主人公堅強無比的意志和對生命的熱愛。
《享受生活》中的海倫·凱勒呢?她失去了視力與聽力,又因為無法受到學習的刺激而喪失了說話的能力。但她絕不向命運屈服,而是積極地享受生活,讓我們看到了一位積極樂觀、勇敢堅強、熱愛生活、熱愛人生的勇士形象。
什么樣的環境造就什么樣的人,因此,同學們要學會查閱各種資料,了解人物背后的“大環境”,由表及里地把握人物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