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于都縣貢江鎮古田小學 謝莉紅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探討
江西省于都縣貢江鎮古田小學 謝莉紅
小學數學是九年義務教育金字塔的最底層,也是至關重要的基礎,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總是處在尷尬地位,并不能很好地開發學生智力。所以應著時代的號召和打破傳統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如何有效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和提高課堂效率,成為現在所有小學教師所共同面臨的問題。眾所周知,小學數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形成他們邏輯思維和智力開發的最基礎的部分。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策略對于小學教師來說也有相同的重要性,所以就此展開對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這對教授小學生數學同樣受用。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情景模式教學,例如利用PPT 展示動畫片片段,如果是《喜羊羊》系列,可以聯系羊村的羊以及狼堡的狼引領學生對數的認識做四則運算;《熊出沒》系列,則可聯系光頭強追熊大、熊二,每秒多少米求路程,或者是通過光頭強搬運木頭進行圖形與空間的引導。類似于小數、圓周率這些問題,教師可以通過 PPT 展示中國古代數學和世界早期數學做對比,以此引起學生算術的興趣。還可以舉例古代趣味數學,比如最經典的雞兔同籠問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翻譯過來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里,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問籠中各有多少只雞和兔?通過這樣的趣題代入,讓課堂趣味性得到提升,學生興趣也因此升高,讓學生利用發散性思維想出多種解法,如假設法或者方程法。這樣將有效地開發學生智力和活躍小學數學課堂。
數學源于生活,數學植根于生活,在新課程體系中,新課程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和生活經驗,更注重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進行自主學習,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感到數學的適用性,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 然而 ,很多學生不喜歡數學,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覺得數學枯燥無味,很抽象,與生活沒有多大的聯系,不知道如何把它應用到實踐當中。要改變這個狀況,必須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這個時候老師可以闡述了:上到幾千年前不會算數的古代人利用結繩法計算日子,下到現在大爺大媽上街買菜,都會用到數學方法和邏輯思維。如果說邏輯思維的形成離不開一樣東西,那就是天生的理性和后天的數學學習。如何聯系生活學習數學呢?這個時候就需要數學老師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了。數學老師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上的照本宣科,那樣既死板又枯燥。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多多讓學生進行實踐性操作和講解。比如,計算水果的重量時,可以買來水果和電子秤,讓學生自己操作計算,這樣更有現實感,如果結果算對,水果也可以獎勵給算數成功的學生;類似計算路程問題的題時,可以讓學生在上學來的路上留心時間和路程,這也是不錯的舉例對象;家長去菜市場買菜時也可讓學生伴隨,等到次日讓學生在課堂上自己出一道算術題,全班做,然后給出正確答案……這樣從生活中讓學生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處處都需要用到數學,培養他們對數字圖形的敏感,從而將傳統的老師講授課堂替換成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曾經有一個經典的段子,說一個教師在課堂上畫了一彎月亮,叫不同的學生回答它像什么,得到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說像香蕉,有的說像小船,還有的說像他爺爺收割稻谷的鐮刀,也有的說像母親剝的豌豆角……由此可見,一個學生對一個事物的看法和想法都不一樣,但是如果集中起來的話就是色彩繽紛的想象力。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面對多種解答的數學問題時,不能只看到一個學生的最優解答,還應該綜合學生的每一種思維來對他們的思維進行完善。不能抹殺任何一個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分組討論除了可以完善學生的思維,還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讓他們在辯論中擴展自己的知識面,了解到自己的想法是片面的,還可以有多種思維方式。老師可以出這樣的問題:六年級同學喜歡吃橘子,香蕉和蘋果的人數比是 5 ∶ 3 ∶ 2,喜歡吃橘子比喜歡吃香蕉的多 38 人,六年級一共有多少人?一般學生一眼看到這個問題,想到的肯定是用方程來解答,但如果通過小組同學之間的討論,至少可以得到兩種以上的解題方法。比如用算術法:38÷(5-3)×(5+3+2)=38÷2×10=190(人),還可以用方程:設六年級有x人。吃橘子、香蕉的人數分別是:由題意得,解得x=190。比例法也是其中一種解法。在課堂上,小組討論得出的結果可以進行評比,這樣更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每一個學生都掌握了兩種以上的方法,日積月累,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會慢慢得到完善。
1.小組討論的組長負責督促組員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讓學生除課堂認真聽講外,課下也能很好地發散思維。
2.分組討論中可以不局限于只讓一個學生作答,可以讓組里其他組員做補充。
綜上所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小學數學課堂策略首先要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重點在老師活躍的思維上,一個好的數學老師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學生的成績,更應該讓孩子發現到課堂的魅力和數學帶來的興趣。然后讓學生通過生活常識嘗試發現數學知識,與數學近距離接觸,最后,課堂上的小組討論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從而達到像王國維大師說的三重境界中最后的結果一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