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敏
依托信息技術,優化園本教研效果
文 江敏
園本教研是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縱觀我園的園本教研活動,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針對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兩項調查,發現我園擁有得天獨厚的現代信息技術條件,我們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園本教研,活用多媒體技術,捕捉工作不足與亮點;巧用網絡技術,提高教研質量與效率;妙用知識管理系統,升華園本教研成果。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園本教研中,解決了我園的實際問題,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優化了園本教研效果。
園本教研 信息技術 教師 專業素養
園本教研是以幼兒園全體教師為主體,提高保教工作質量和教師素質為目的,以對保教工作中實際問題的研究為內容,以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為途徑的各種園本教育研究活動的總和,園本教研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縱觀我園的園本教研活動,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
1.教研時間少,研究活動不能保證全體老師都參與。
2.教師在學歷提高上壓力大,無法顧及研究。
3.缺乏信息,教師學習機會不多,資料、經費難以保證。
4.教師能力有限,專業素養不高,研究難以深入。
5.同伴互助不能切實開展,相互學習溝通機會不夠。
6.工作負擔重,精力不夠,教師無暇發現問題。
針對上述現象,我們沒有聽之任之,而是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兩項調查。一是關于全園各班信息技術設備及使用情況的調查,二是教師對園本教研現狀的想法。調查結果如下:
1.園內100%的班級擁有投影儀、電腦等設備,且具備上網條件。
2.園內90%的教師會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
3.園內90%的教師對園本教研這一現狀不滿意,渴望園本教研更有深度。
綜合上述調查,我園擁有得天獨厚的現代信息技術條件,教師們已在日常工作中自主使用信息技術,怎樣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園本教研,讓園本教研更精彩,我們開展了如下探索。
園本教研的主題和內容主要來源于幼兒園日常教學工作實踐,《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頒布后,對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幼兒園圍繞著如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展開了教研活動。
(一)捕捉工作不足
《指南》指出:“幼兒的社會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地發展起來的。成人應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樣作用,避免簡單生硬的說教。”一天,中(1)班羅老師說:“真受不了,我們班幼兒的模仿能力特別強,有時候我無意說的話,都被他們學到了。”我們一方面要求教師加強自律,另一方面要求教師之間相互監督,隨時記錄不文明的言行。教師和園行政人員利用錄像機、錄音筆、照相機等工具,記錄下教師一日活動的瞬間,收集關于教師言行的素材。張老師看到有老師自己手里端著飯菜,用腳關門時說:“我們平時教育幼兒要輕輕關門,而我們自己卻忽略了,幼兒園時時刻刻都存在著教育,因此我們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教育無小事,必須加強自身的修養,此次教研活動引起教師對自己工作行為的高度關注。
(二)記錄智慧行為
我園的教師愛崗敬業,經常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我們的信息技術也記錄了教師在一日保教活動中富有智慧的教育行為。如在“蟹殼變變變”活動中,為了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教師做了充分的準備。首先,提供了各種材料制作的“蟹殼”造型,如“京劇臉譜”“小花貓”“向日葵”“大菠蘿”等,引導幼兒在與同伴欣賞交流中去發現各種造型的秘密;其次提供了豐富的輔助材料供幼兒選擇,如彩色卡紙、橡皮泥、毛線、報紙、顏料等,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自由創作的空間。有了同伴間的互助與支持,幼兒的作品更有創意了。園行政老師在推門聽課時,利用攝像機將這一教學過程全程記錄和展現在教研活動中,為教師團隊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素材。
(一)網站實現多對象互動
為了突破園本教研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我們精心打造了園所網站的園本教研欄目。在“他山之石”中,大家能看到各年齡段教師的優秀教案;在“優秀課件”中,大家能下載到電教老師精心制作的教學課件;在“教研動態”中展示了幼兒園最新的研究情況;在“星光燦爛”中,記錄了教師們參加各級教研競賽的優秀成績。教師們保教工作遇到問題,可以發表在“研討在線”中,其他教師在班上或在家里,就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為同伴提供參考和幫助。借助網站這個平臺,教師可以了解當前教育思想轉變和提高的方向,學習有效開展教學活動的策略與方法,實現多對象互動同時進行,提高教研質量。
(二)網絡解決班級個性化問題
在每次的常規園本教研活動中,只能集中解決教育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在園本教研“區域游戲的指導策略”主題下,有一些共性的問題存在,如“區域游戲材料的投放”“區域游戲中規則意識的培養”等,這些問題在集中探討中能解決,但還有一些個性化問題,比如小班陳老師說:“小朋友們在娃娃家里只知道進廚房炒菜,娃娃掉在地上,我引導他們救救自己的孩子,可他們卻不理我?!敝卸嘈炖蠋熣f:“我們班黃猛經常隨意更換玩的內容,我們跟他交流,但效果不明顯?!贬槍@些個性化問題,我們鼓勵教師在廣闊的網絡世界中尋找答案,然后在下一次園本教研中與大家分享,提高教研效率。
(三)博客打造園本教研新平臺
我園每位教師都自主建立了教育博客,教師可以將教育教學的熱點問題、學前教育的最新文件、保教工作的豐富經驗、班級活動的精彩瞬間等展示在個人博客中,教師之間通過訪問對方博客可以了解和學習對方成功的教育經驗,幫助對方了解教學難點。如新來的蘇老師在博客中提到不知該如何解決小班新生的哭鬧問題,其他教師通過博客留言介紹了她們處理的辦法,有的教師建議用幽默風趣法,有的教師建議用運動放松法。將幼兒園的“傳幫帶”用到了網絡課堂上,通過教師博客很好地解決了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具體問題。
每一次園本教研都是全體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這些積極的教研成果可以幫助新教師快速適應幼兒園工作,可以科學地指導今后的各項工作。但是如何保存這些成果,并能夠持續地為全園教師服務,成為我們思考的新議題。
為了使教研成果能夠傳承和發展,我園建立了知識管理系統,整合全體教師的集體智慧以提高幼兒園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知識管理系統對園本教研的知識進行分類,如:環境創設包括外出培訓照片、環境創設研討記錄、園本經典環境照片;教育技能包括優秀教案、優秀隨筆、教學視頻等。作為知識提供者,每位教師都可以借助信息工具來記錄、整理、提煉和傳遞知識;作為知識利用者,每位教師都可以借助信息窗口來閱讀、學習和獲取知識。知識管理系統突破了知識傳播手段和方式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管理層級、人際關系等對知識傳遞的影響,升華了園本教研成果。
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園本教研中,解決了我園的實際問題,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師無論是組織生活活動還是教育活動都要思考:我要做什么?我應該怎樣做?我為什么這樣做?這樣教師就會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深度反思,讓一日保教工作更加有效。我們將繼續努力,用信息技術為園本教研插上靈動的翅膀,不斷優化園本教研的效果!
(江蘇省鎮江市潤揚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