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榮芬
五指成拳
——團隊合作研究,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文 陳榮芬
不僅要將老師之間的合作變成可能與現實,讓每個個體學會合作,更是工作的必需。團隊智慧、團隊的創意能讓老師們眾志成城,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問題會診式合作研討,聚集群眾的智慧;情境反思式合作研討,廣泛吸取大家有益的意見;優課觀摩式的學習,讓大家共同分享經驗。
合作 教育 教研組
21世紀以來,教師合作研究逐漸成為教育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問題而受到廣泛的關注。教師合作,對教師個人而言意義不言而喻,對園所也有積極的一面。《3—6歲幼兒發展指南》的頒布與實施,對幼兒老師的素質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老師之間的合作變成可能與現實,讓每個個體學會合作,更要將合作變成工作的必需。團隊智慧、團隊的創意讓我們眾志成城,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以“問題會診”的形式,提高教師的問題意識,聚集群眾的智慧。我們認為,每位教師都應該是專業領域內的研究者。我們的教研活動更注重發揮每位教師的研究潛能,鼓勵教師多提問題,提出好問題,以案例分析或敘事的方式,將問題呈現出來,有實踐問題、理論問題、管理問題、保育問題等等。我們采用小組式和全園式兩種方式進行,小組式問題會診就是平時我們鼓勵教師將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組織管理中或自我學習中碰到的問題記錄下來,利用年級小組“業務學習”時間,大家把各自的問題拿出來,共同研討。全園式問題會診即在全園舉辦教育沙龍,教育沙龍是一種非正式狀態下的自由交流的合作模式。從內容上來說,可以從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展開探討,也可以從典型的教學案例出發進行交流。
問題會診式的合作研討,目的是為了提高對實踐的自覺意識,促進對自己行為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工作的理性程度,使得教育更趨專業化,同時發揮集體智慧優勢,博采眾長,共同促成長。
情境反思就是我們說的一課三研,是對某一活動的深入研究,在一步步的研究過程中逐步地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提高教師的實踐反思能力。“廣忠益”源自于諸葛亮《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中的“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意思是廣泛吸取有益的意見。我們采用同課異構、一課多磨的方式進行集中研討,我們在“十二五”課題《音樂游戲促進幼兒音樂能力發展的實踐研究》的研究過程中,一位老師選擇了小班音樂游戲《小老鼠找朋友》這一活動內容,組織完后全園教師圍坐在一起討論,怎樣對現有的教材進行改編,使之變成我們自己的原創?怎樣讓音樂游戲的味道更濃一些?怎樣讓孩子聽著音樂自己玩游戲,而不需要老師的示范?問題拋出來后,大家各抒己見,最后一致達成將原作品進行適當的修改,在小老鼠和老貓出來時加進不同的音樂節奏讓孩子學會聽辨、區分,按照修改后的教案這位老師再次進行執教,孩子們在活動中玩游戲的興致提高了,但仍然不能獨立地去玩,大家再集思廣益,探究哪些地方要對孩子進行單獨、重點的練習,哪些地方音樂還要再次調整,使音樂的對比性再強一些,老師第三次執教后終于達到了滿意的效果。通過這樣的逐層研究,教師集體參與,既是對園本課程的深入挖掘,又是教師集體研究的成效,如何設計活動,研究方案,實踐教學,這些都是教師最寶貴的經驗。
這種實踐中的研究學習既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無窮無盡的學習、思考資源,又有助于教師直接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將思考、設想付諸試驗,并直接感受,再分析其效果。這樣的合作研究更能促進教師的主動參與,更能聯系實際,指導實踐。
觀摩是一種學習、內化、提升,平時我們經常組織各類園內觀摩和園外觀摩。
園內觀摩學習是指園內教育成果的集體分享,每學期,我園都會組織賽課活動,每位教師以現有教材為基本學習材料,以整體性、綜合性、創造性、開放性為原則,通過整合、延伸、引進的方法來確定教學內容。園內優課觀摩分享使老師們的專業水平得到了彰顯,她們在活動中發揮了各自的長處與特色,更重要的是,能相互學習、相互促進,融入自己新的理念和獨特的觀點,達到了共同進步的效果,老師們受益匪淺,有效地促進了老師的自我成長。園外觀摩學習的形式是我們抓住每一次外出學習觀摩的機會,把參觀的內容都拍攝下來,制作成光盤,整理出文稿,及時與園內其他老師分享。如每年的“名師送教”“蘇浙滬幼教名師精品活動觀摩研討會”“長三角幼教名師精品活動觀摩研討會”等活動我們都會派老師前往學習。每一次的外出學習大家都感到收獲頗豐。
建立一支會合作的教研小組,擁有一支具有凝聚力的團隊是幼兒教學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它能將每個人富有個性色彩的知識、經驗、智慧特長融為一體,加以整合,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將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探討如何有效地調動每位老師參與研討的積極性關注研討過程中教師的主體性、合作性、互動性和實效型,使我們不斷體驗成功的快樂,感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江蘇省南通市曙光小學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