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師范學院, 新疆 伊犁 835000)
摘要:自然拼讀法是教授字母與發(fā)音關系的方法。其教學目的在于幫助學生了解英文拼寫系統(tǒng)內在機制的基本原理,通過將出現(xiàn)的字、音節(jié)、音素及其拼字組合模式與其發(fā)音模式的對應加以內化,使學生能夠在閱讀時試著讀出不認識的字,從而將書面詞匯與口語詞匯建立聯(lián)系,。
關鍵詞:自然拼讀;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222-01
一、自然拼讀的歷史
自然拼讀教學又稱看字讀音教學,是以英語為母語的所有國家都使用并全力推廣的一種單詞拼讀教學法之一。英語詞匯中有70%的規(guī)律單詞,都可以用自然拼讀法拼寫出來。自然拼讀法是用26個字母的發(fā)音,5個元音字母與前一個輔音字母相拼進行操練的拼讀法。“自然拼讀法”可以大大提高單詞拼讀的準確率,為以后學生學習英語、牢記單詞打下良好的基礎。如Elmer Warren Cavins 所著的《Orthography: Comprising Phonics, Dictionary Work, and Spelling for Fifth and Sixth Grade》特意設置了適合五六年級學生學習自然拼讀法的練習; Dolores G. Hiskes所著的《Phonics Pathways》采用各種形式與方法介紹適用于各年齡段人們學習的Phonics自然拼讀法。自然拼讀法研究專家Wiley Blevins認為:自然拼讀包含了字母音和形之間的關系。(Wiley Blevins,1996,What is phonics)。向學生講授英語中最普遍的音形關系,使之能夠解讀或拼讀單詞。在我國,香港、臺灣地區(qū)在2000年已引進此教學法,并且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推行和普及。國內學者也結合了教育學,心理學,兒童認知學以及我國學生學習英語的具體情況進行教材編寫,出現(xiàn)了一部分配合妙趣橫生卡通形象,將字母及字母組合與故事結合起來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材料。蘭華芳認為:自然拼讀法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兒童的心理需要,調動了學習主體的內在動機,切合兒童的內在認知體制,為兒童能動認知的發(fā)揮營造了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使學習主體的主動性得到充分體現(xiàn)。高敏則認為:自然拼讀法具有它的優(yōu)越性:1、可有效利用漢語拼音的正遷移作用;2、可避免學習國際音標帶來的干擾;3、可促使學生各項語言技能的發(fā)展。郭艷玲《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一文中指出“鑒于外語與母語習得等方面的差異,自然拼讀法在國內應用需采用恰當?shù)牟呗浴R陨线@些都體現(xiàn)了自然拼讀法已經(jīng)悄然在我國的英語教學當中占了一定的地位。但是,整體而言,自然拼讀法的理論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二、國內外自然拼讀法的研究
1997年,美國國家閱讀研究小組在收集了自1970年以來所有公開發(fā)表的將近1373篇有關拼讀法教學的研究報告后,進行嚴謹審查,對研究結果進行分析與評估,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的自然拼讀法教學比非系統(tǒng)的或非拼讀教學法有利于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不同學生的英語單詞解碼、朗讀、拼讀能力和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在國內小學英語教學中,伴隨著詞匯量的增加和書寫,閱讀要求的提高,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習會感到緊張,有困難。劉雪花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拼讀運用的實證研究》,基于小學英語詞匯學習情況和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嘗試將自然拼讀法教學運用于一組小學生詞匯教學中。具體研究的是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運用拼讀法在提高學生的語音意識和拼寫能力等方面是否是一項有效的詞匯教學策略。從語音意識、單詞拼讀和單詞拼寫的前后測試結果有效的實證自然拼讀法在詞匯教學中的作用。研究結果證實自然拼讀法是一項有效的詞匯教學策略。匡敏在《自然拼讀教學法對學齡前兒童語音意識培養(yǎng)的實驗研究》中探討了自然拼讀教學法對學齡前兒童英語語音意識發(fā)展的影響和作用。通過實驗檢測數(shù)據(jù)分析自然拼讀教學法有助于學齡前兒童英語語音意識的發(fā)展。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對學齡前兒童進行自然拼讀教學可以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自然拼讀法對兒童的語音意識發(fā)展有幫助,對小學英語學習的銜接有幫助。
三、自然拼讀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
“自然拼讀法”的最初倡導者魯?shù)婪颉じダ灼鍾udolf Flesch在1955出版了著作《為什么約翰不會閱讀——對此你能做什么》,并且在閱讀啟蒙教學領域發(fā)起了關于“拼讀法”的極具歷史意義的討論。弗雷奇抨擊了傳統(tǒng)的“全詞教學法(whole-word method)”,提倡回歸“自然拼讀教學”并將其作為早期閱讀教學的唯一方法。在這本書的前言中,布克哈特提到任何一位曾以“自然拼讀法”作為首選教學方法的老師都可以解釋它的高成功率。他抨擊傳統(tǒng)的全詞教學法并指責其導致了美國孩子讀寫能力的下降,他認為這樣的教學法永遠無法教會孩子如何去精深和獨立地閱讀。“全詞教學法”的倡導者稱很少有讀者把字母看作獨立的單元,因而應把單詞作為一個整體來教學。但弗雷奇認為如果先教會孩子們英文字母和其對應的發(fā)音,他們以后遇到任何單詞都將能夠讀。弗雷奇(1955年:前言)說:“我的建議很簡單:回到簡單的字母ABC,先教會孩子英文中的44種發(fā)音和其拼讀方法,他們就可以從左到右讀出每個單詞,并且開始閱讀。”
1997年,國家閱讀委員會(NRP)在美國國家兒童健康和人類發(fā)展協(xié)會(NICHD)的授權下對閱讀教學包括拼讀教學法的研究進行了薈萃分析。這項薈萃分析包含了自1966年以來約100,000篇已發(fā)表的和15,000篇更早的研究文獻。在2000年,NRP得出的結論是明確的、系統(tǒng)的自然拼讀教學法比全詞教學法更有利于兒童(包括有潛在閱讀障礙的兒童)的單詞識別、拼寫,詞匯識記以及閱讀理解。
縱觀國內外對英語拼讀法教學的研究,盡管國外對拼讀法教學的研究極其深入、詳細,但研究的對象主要是英語是第一語言的早期學習兒童,而針對英語外語的兒童缺乏相關研究。本論文通過全面理解phonics教學法,結合兒童特點和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與語言教學的規(guī)律體系,探討小學英語教師運用phonics教學法的前提與條件,探索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運用phonics教學法的具體途徑和方法,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綜合能力,避免“啞巴英語,翻譯英語,語法英語”的現(xiàn)象。(安妮鮮花《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
作者簡介:張娜 ,女 ,漢族, 在讀研究生,新疆伊犁師范學院,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