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新 周俊卿
肝病科護理帶教存在的問題與帶教方法研究進展
張艷新 周俊卿
護理實習是培養護理實習生動手能力的最好機會,也是一個重要的經歷過程。實習肝病傳染科是醫院重要組成部分,每年都有大量護理實習生實習。傳染肝病科專業性較強,護理操作中又不可避免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使許多護生還沒到臨床科室就已經產生了恐懼心理。目前臨床帶教多根據護生個體差異,實施因人而異的帶教方法。本文將傳染肝病科護生實習過程實際存在的問題及帶教方法綜述如下。
1.1 護生方面
1.1.1 恐懼心理 護生進入傳染科實習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任孟群[1]對本科、大專、中專生進行調查分析顯示,護生對傳染科不受重視,擔心健康受到威脅,傳染科知識缺乏共占67.58%。擔心實習期間被傳染上疾病,實習中也不愿意動手,更不愿意為患者進行各項護理操作。
1.1.2 職業防護知識缺乏、教育不夠 由于護生對傳染肝病隔離及防護的相關知識了解較少,從學校獲得的職業防護知識不能滿足實際需求。有資料顯示,68%的護生對傳染病消毒隔離方法不了解,對職業防護知識缺乏認識,或防護意識淡薄,或過度防護。張海燕[2]調查發現,大多數護生對傳染知識面窄,專業知識重視不夠,理論知識學習不深不透徹。由于肝病在傳染科實習面臨與其他科室一樣的危險,傳染肝病科更容易發生意外傷害,如職業暴露、針刺傷被感染等危險,所以學習掌握職業防護知識尤其重要。
1.1.3 法律安全意識淡薄 楊艷[3]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在校護生進行衛生法律知識相關問題調查,了解護生法律意識水平,結果發現護生衛生法律知識問題回答整體正確率為43.7%,正確率偏低。因此在臨床帶教中必須重視護生法律意識培養,加強醫學法律教育。近年來大多數護生是90后,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依賴性強,主動意識不夠,中專生基礎文化低,知識薄弱,道德法律意識淡薄,自控力、自律性不強,遇到問題易緊張激動,情緒波動較大,處理事情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容易發生糾紛。中專生與本、??粕啾染C合能力較弱[4],在實習中后期覺得自己經驗足,護理操作熟練,往往不經老師同意擅自做主去做一些護理操作,易發生事故差錯。
1.1.4 層次教育問題 實習生分為中等護理教育和高等護理教育,裴丹等[5]研究表明,不同層次護生在理論成績、動手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性。如中等教育護生主動性差,缺乏思考能力,理論知識不夠扎實。高等教育護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但對工作常常不愿意重復去完成某項護理操作。朱麗[6]研究將不同學歷護生、帶教老師進行分層次,考核打分,分為3個級別,同級別的學生帶教的內容及目標有所不同,分3個等級,即N1(中專)級學生理論知識薄弱,重點提高操作能力;N2(大專)級護生理論相對扎實,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培養書寫能力;N3(本科)級護生利用分管患者的機會鍛煉實際的工作能力為主。
1.2 帶教老師的方面
1.2.1 帶教老師能力 有研究指出[7-8],護理帶教老師應具備教學、科研、服務3種能力,教學是最基礎的能力。臨床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教學能力直接影響護生的實習質量、專業態度、專業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的發展[9-10]。謝小華等[11]采用問卷調查法對129名護理臨床帶教教師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護理臨床帶教教師教學能力尚有差距,66.1%帶教教師尚未接受系統護理臨床教學師資培訓。王曙紅等[12]運用行為錨定法了解護理臨床帶教教師的教學能力情況,研究發現臨床帶教教師專業知識教學方法等方面需要加強。
1.2.2 帶教老師重視不足,缺乏培訓 部分臨床帶教老師認為只是完成護理部的任務,沒有認識到通過帶教能提高科室帶教水平,提高護生滿意率,提高教學質量??剖規Ы汤蠋熗狈ν獬鰧W習帶教培訓的機會,缺乏帶教經驗。有時老師會覺得護生動作慢,怕出差錯,減少其動手操作實踐,使護生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而影響帶教質量。
2.1 消除恐懼 入科前由帶教負責人集中授課,護生入科前重點讓其掌握各類型肝炎的傳播途徑,傳染三區的劃分,穿脫隔離衣服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及所用消毒液的配置濃度、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項,只有掌握上述內容,護生才會知道各類型肝炎是怎么傳播的,才能做到有效預防,并且做到不用退避三舍。向實習護生講解肝病科的特點,消除其顧慮,使護生愉快、正確對待在傳染肝病實習。掌握各種傳染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教會護生自我防護技術,消除恐懼心理,引導其全面了解物品設施,明確護理工作程序等,以幫助其掌握傳染科的工作性質及特點,盡早適應實習角色[13]。
2.2 加強護生崗前職業防護知識教育 入科第1天,向護生講解普遍預防和標準預防的概念意義,如口罩摘戴方法,防止銳器傷、針刺傷方法,及發生銳器傷害、針刺傷后如何處理等。幫助護生迅速提高職業防護的能力,以增強職業防護知識的重要性,減少職業暴露的危險。吳曉英等[14]認為職業防護崗前教育可以快速提高實習生的職業防護能力。
2.3 增強法律意識,學會依法行醫,遵守本科的規章制度 帶教老師引導護生增強法律意識,知法守法,學習相關法律知識,通過學習引導護生學習法律意識,貫穿于臨床工作中,培養護生的“慎獨”精神,正確培養護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發現失誤,立即報告帶教教師,不隱瞞事實,不單獨、擅自操作。帶教過程貫穿法律意識,拓寬法制教育渠道,多渠道對護生進行法制教育,真正讓護生規范法律行為,防止護理差錯事故發生。
2.4 根據層次教育制定教學方式 成立實習帶教組織框架,科室護士長或帶教負責人,制定實習管理制度與各崗位職責,實習護生與帶教老師分層次,帶教、考核、評價。分層次帶教模式兼顧了各層次護生的需求,因材施教,使護生發揮最大的學習潛能。適應了護理管理與教育發展的需要,提高了臨床帶教的質量,提高了護生的綜合實力,提高了帶教老師及護生的綜合滿意度,在臨床中值得推廣[15-16]。
2.5 選拔臨床帶教老師時實行雙向選擇制 首先由各科室推薦1名具有大專以上學歷、護師5年以上或主管護師職稱,同時業務技術與理論水平均較高的帶教老師,實習結束后請護生對帶教老師進行評價,最終確定帶教老師。努力培養和提高帶教老師的帶教能力和講課水平,統一操作技術標準,嚴格落實帶教制度,完善帶教設施[17]。
2.6 努力培養和提高帶教老師的帶教能力 倡導護理臨床帶教教師注重人文知識與專業知識的融合培養和提高臨床教學意識,加強相關教學技能的培訓,力求自身全面智能要素的發展為臨床帶教質量奠定堅實的保證。李承等[18]通過教學技能培訓,內容包括法律意識、職業風險意識、專業技能、教育理論、護理查房、示教、授課,結果發現不僅提高了帶教老師自身能力和自身素質,也滿足護生的學習需求。王貞慧等[19]研究發現,帶教老師教學能力與年齡、工作、年限、職稱因素呈正相關,因此應嚴格選擇帶教老師,建立系統帶教培訓,嚴格控制準入制度,加強帶教老師能力培養。
2.7 運用多種教學方式 制定目標管理方法,結合傳染科的具體特點制定實習目標,制訂并執行帶教方案,設計教學計劃,在傳染科目標管理式臨床帶教的過程中,目標管理式臨床帶教方法可以確保實習計劃性、目的性,有助于改善護理實習生的理論素質和實踐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20]。
報道顯示[21],以往的護理臨床教學過程中,護士學習主動性差對帶教老師不夠滿意,護士對教學培訓的收獲較少,在實際的護理工作中也缺乏獨立思考、解決及應對問題的能力,因此,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對2014年于本院傳染病科工作的30名新護士應用互動式教學法進行臨床帶教,即通過帶教老師與新護士進行雙方的溝通與協商探討,在互相平等傾聽及接納的基礎上進行不同觀點的交流和辯論,在激發護士學習主動性等方面獲得顯著效果。吳梓苗等[22]認為,采用2LBL-4CBL-6PBL教學模式,能揮發教學模式的三種教育的長處,可從理論過渡到臨床,逐漸形成思維的方式,有利于培養護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可做到理論聯系實踐,實習效果評價及出科考核成績高于單純采用PBL的實習生,值得推廣。高芬[23]認為,采用目標教學法,制定態度、知識、技能目標的實習計劃,促進帶教老師素質的提高,有助于師生共同準確把握時機目的。目標具有正確性、行為性、可預測性。伍紅艷[24]研究表明,傳染病科護理臨床帶教中應用互動式教學法,可利于培養護生學習積極性和工作主動性,可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促使教與學雙方思維和能力,效果顯著。通過微信將護理操作、課件制成視頻的形式發給護生群,通過交流平臺相互交流、積極發言等互動形式可拉近護生和老師的關系,建立有效的溝通紐帶,還能傳輸專業知識,操作視頻,接受科室各類通知。王羚入等[25]研究表明,通過建立微信群的方法,可提高帶教老師水平,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課外學習的積極性。黃英隆等[26]采用雙向評價模式,即護生對老師的綜合評價,包括基本道德評價、授課評價、教學查房、護理操作;老師對護生的評價,包括出科理論及技能考核與常規理論、理論基礎操作技術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工作熱情責任心組織紀律7個項目。得出結論,評教評學模式有利于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評教評學教學模式的應用,實現以評促教、以評促學、以評促改,并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臨床護理評教評學模式可全面、客觀地評價臨床帶教質量,提高改善教育質量。
傳染肝病科是一個特殊科室,隨著社會的發展,護理人才需求也在發生著轉變,因此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至關重要,臨床帶教與實習為其將學習到的理論轉變為實踐的重要階段[27]。做好護生的心理護理、職業防護,增強法律意識,培養帶教老師能力,注重培養護生的實踐能力,促進理論聯系實際相結合的轉折期,培養護生規范職業行為,最后成為一名正式護士的關鍵時期。護生的實習效果對以后的職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28],護生是未來護理事業的接班人,也是護理事業的動力和源泉,做好護理帶教勢在必行,才能真正實現護理臨床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可持續發展。
[1]任孟群.護生在傳染科臨床實習的現狀調查分析[J].當代護士,2016(1):34-35.
[2]張海燕.影響傳染科臨床護理帶教的因素及對策[J].全科護理,2011,9(28):2624-2625.
[3]楊 艷.實習護生法律意識現狀調查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126-127.
[4]李秀青,孫立軍,李桂平,等.對中職護生護理倫理道德培養模式的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2):90-91.
[5]裴 丹,溫大翠.整體護理帶教方式對不同學歷層次護生實習效果的影響,醫學理論與實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11):1421-1422.
[6]朱 麗.分層次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學帶教中的應用體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7):1024-1025.
[7]董勝蓮,魏雙江,吳慶文,等.護理臨床帶教教師科研能力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87-88.
[8]譚堅玲.護理臨床帶教老師的教學能力觀與教學能力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2,9(8):360-362.
[9]原艷麗.臨床護理教師能力評價指標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7,21(4A):945-946.
[10]Hunterd D.Howclinical,practicep,lacemenentsaffectp,rofessional-velopment[J].Emerg Nurse,2010,18(5):30-34.
[11]謝小華,馬光錕,鄭炳卿,等.綜合醫院護理人員臨床教學能力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06,20(10A):2558-2560.
[12]王曙紅,王國妃,曾 純,等.行為錨定法用于臨床帶教老師教學能力評價的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3,28(6):62-64.
[13]劉 杰.目標管理在耳鼻喉科護理臨床帶教中的運用[J].醫學信息,2014,22(15):34.
[14]吳曉英,宋 敏.醫學實習生職業防護知識崗前教育的效果評價[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8):134-135.
[15]余 芳,閆 冰.護理實習分層次培訓在實習帶教中的作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22):220-221.
[16]郭艷陽.分層次帶教模式在護生臨床實習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2):156-157.
[17]路明亮,黃 華,李未華,等.消化內科臨床見習帶教的實踐[J].中國病案,2012,13(9):72-73.
[18]李 承,趙宏娟.教學技能拓展性培訓對臨床護理帶教老師教學能力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1,25(2C):555-556.
[19]王貞慧,高 暉,馮晨秋,等.山東省本科護理帶教老師能力及影響分析[J].護理研究,2012,26(6A):1466-1468.
[20]蘭尖花,羅 敏,萬 慧.目標管理式臨床帶教在傳染科護理實習生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17):113-114.
[21]靳寸朵,張潔利,劉婉姝,等.新形勢下傳染病醫院臨床護理教育對策探討[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213-214.
[22]吳梓苗,馮 杰.2LBL-4CBL-6PBL教學模式在肝病實習帶教的探索[J].中醫藥管理學雜志,2014,22(1):53-54.
[23]高 芬.目標教學在肝病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新疆醫學2009,39(9):111-112.
[24]伍紅艷.互動式教學法在傳染病科護理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6):106.
[25]王羚入,符曉艷.微信平臺在神經內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教學探索,2016,32(2):301-303.
[26]黃英隆,吳日英,唐繼英,等.評教評學模式在胃腸外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雜志2016,14(2):191-192.
[27]陳麗香.傳染病手術室護生心目中優秀帶教老師的質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3):48-50.
[28]謝玉珠.2種帶教模式對不同學歷護生實習效果的影響[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13):74-75.
(本文編輯 陳景景)
050000 石家莊市 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肝病中心
張艷新:女,本科,主管護師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2.009
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