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 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天津市腫瘤免疫與生物治療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060)
?
HLA半相合異基因造血干細胞治療致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的護理
王蕊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 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天津市腫瘤免疫與生物治療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060)
報告1例HLA半相合異基因造血干細胞治療致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的護理。將動態監測生命體征,肺通氣的關注、24 h出入量的準確記錄、基礎護理的嚴格把關、飲食指導的充分重視及耐心的心理疏導作為護理重點,實施全程監護,最終患者病情明顯好轉后出院。
HLA半相合; 異基因造血干細胞治療; 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 護理
HLA haploidentical;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herapy; Capillary leak syndrome; Nursing
生物治療已成為繼手術、放療、化療之后的第四種惡性腫瘤治療模式。利用體外經過大劑量IL-2短期活化的親緣間HLA半相合(供、受者在實驗室HLA-A/-B/-DR 6個位點檢測中至少有3個位點相合)異基因造血干細胞,對晚期轉移性腫瘤患者進行治療,有明顯的抗腫瘤活性,并且耐受性良好,為晚期難治性腫瘤患者提供了一條新的治療途徑[1]。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 CLS )是一種突發的、可逆性毛細血管高滲透性疾病,血漿迅速從血管滲透到組織間隙,出現進行性全身性水腫、低蛋白血癥、血壓降低,嚴重時可發生多器官功能衰竭[2]。HLA半相合異基因造血干細胞治療在我科開展已近十年,臨床常見寒戰、高熱、過敏的不良反應,罕見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的發生。 2015年9月我科收治1例晚期小腸癌多發轉移患者,應用HLA半相合異基因造血干細胞治療后出現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經過精心的治療與護理,患者康復出院。現報告如下。
患者,男性,65歲,主因小腸癌,曾于外院行手術治療和化療,效果不佳,近期查體示腹腔轉移、多發肝轉移,為行進一步治療,于2015年9月22日入住我科。查體:體溫36.5 ℃,脈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壓122/80 mmHg(1 mmHg=0.133 kPa),體質量57 kg,意識清楚,自主合作體位,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靈敏,全身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啰音,心律齊,心音有力,腹部手術瘢痕愈合良好,移動性濁音陰性,右上臂貴要靜脈留置PICC導管,臂圍22 cm,雙下肢無水腫。否認食物、藥物過敏史。入院后完善各項檢查白蛋白34.3 g/L,紅細胞3.8×1012/L,血紅蛋白105 g/L,血小板116×109/L,行營養支持治療,考慮到上一次化療副作用較大,經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后,9月23日患者女兒與患者行HLA配型檢測,9月26日予患者吉西他濱加環磷酰胺化療,供者HLA配型檢測與受者呈半相合,遂予供者Q12 h注射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300 μg動員骨髓,9月28日、29日患者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治療,9月30日予NS 500 mL加重組人白介素-2 100萬U靜脈輸入,10月1日患者血生化檢查示白蛋白27.9 g/L,予白蛋白輸入,10月2日患者血常規回報血小板46×109/L,予重組人白介素-2 1.5 mg皮下注射,患者主訴心悸、胸悶、氣促,四肢及全身腫脹,予利尿劑對癥治療,10月4日患者出現心悸、胸悶、氣促、四肢及全身腫脹加重,立即予吸氧3 L/min,心電監護監測生命體征示:血壓90/55 mmHg,SpO283%,心率127次/min,呼吸25次/min,查BNP 5 058 pg/mL,血小板39×109/L,測患者體質量為60 kg,較前增加3 kg,測PICC側上肢臂圍為24 cm,查床旁胸片示:雙側胸腔積液,結合患者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結果,醫生考慮診斷為CLS。遵醫囑予強心利尿、地塞米松等對癥處理,留置左、右胸引管排出黃水樣液體1 000 mL,后液體逐日減少,于10月13日拔除胸引管,10月16日病情好轉出院。
2.1 做好預處理,嚴密觀察患者細胞回輸的不良反應 在異基因造血干細胞回輸的過程中,嚴格按照無菌技術原則執行操作規范,由具有專業資質的專科護士全程護理,該患者第1天回輸過程中出現寒戰、高熱,體溫最高達38.4 ℃,遵醫囑予地塞米松5 mg入壺,暫停異基因造血干細胞回輸,40 min后患者寒戰癥狀消失,體溫37.6 ℃,遵醫囑繼續行細胞回輸,30滴/min慢滴維持,觀察患者反應情況,30 min后患者未再出現不良反應,遵醫囑調節滴速為40滴/min直至回輸完畢。回輸后仍要警惕患者寒戰、高熱、過敏、移植物抗宿主病、CLS等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
2.2 密切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 動態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及時發現了患者體溫升高、血壓下降、血氧飽和度下降、心率加快等異常,關注血化驗中的異常指標,及時為臨床醫生提供準確的信息。
2.3 關注患者肺通氣情況 CLS發生時毛細血管通透性明顯增高,導致血管內大分子物質外滲, 組織間隙膠體滲透壓升高 ,使血管內水分迅速進入組織間隙引起全身水腫及有效循環血量下降,全身組織器官缺血缺氧。同時肺內不同程度的滲出導致換氣功能下降、血氧含量降低,進一步加重組織缺氧,并導致毛細血管內皮進一步損傷,形成惡性循環,這也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3]。肺組織內毛細血管豐富,在CLS發生時首先受累,除肺組織水腫外,可出現肺泡-毛細血管膜損傷,導致ARDS的發生。
2.4 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 CLS分為兩個期:滲透期和恢復期。在滲透期快速補充膠體溶液,提高滲透壓及中心靜脈壓, 但在恢復期應限制補液、適當利尿以減輕肺水腫。
2.5 重視加強基礎護理 該患者水腫明顯,全身情況差,白蛋白低,活動無耐力,易發生壓瘡,應做好預防,指導患者注意加強床上翻身活動, 避免家屬行推、拉、拖、拽等動作,予加鋪氣墊床,適當抬高四肢,班班做好床旁交接,關注壓瘡好發部位皮膚情況。同時該患者治療期間出現間歇性高熱,除藥物治療外,積極采取溫水擦浴、腋下腹股溝處應用冰袋物理降溫等措施,患者應用消炎痛栓后出汗較多及時更換衣褲,指導其適量飲溫熱水,吃清淡易消化飲食,保持床單位清潔干燥,隨時更換。
2.6 加強健康教育 指導患者食清淡易消化、富營養的食品,應注意補充高蛋白、高維生素類食物,適量飲水,不食辛辣刺激、不食生冷油膩,可適當食用魚、瘦肉、蛋、奶類以及新鮮蔬菜、水果。指導家屬烹調食物時注意食物的色、香、味,經常更換飲食的品種和類型,以增進患者的食欲,鼓勵患者進食。本例患者由于疾病及手術因素,持續間斷腹瀉,遵醫囑予思密達及胃腸安口服,并行相關用藥注意事項的解釋指導。
2.7 給予心理疏導 患者并發CLS后,出現恐懼、焦慮、悲觀情緒,對治療失去信心,憂慮自己未來的病情發展,質疑治療方案的針對性,并想放棄治療。此時我們采取了如下措施:(1)耐心解釋治療護理的相關知識,告知不良情緒對疾病的負面影響,鼓勵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2)指導家屬多陪伴安慰患者,傾聽患者主訴,及時與醫生護士溝通,緩解患者出現的不適癥狀。(3)經常與患者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提供表達訴求的機會。(4)各項護理操作細致輕柔,注意患者的感受,保護患者的隱私。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能夠主動向護士反應其出現的癥狀,傾聽護士的講解,配合治療和護理的實施。
近年來,眾多研究[2]顯示,HLA半相合異基因造血干細胞治療晚期轉移性腫瘤安全有效,臨床常見寒戰、高熱、過敏、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不良反應,而引起CLS非常罕見,如治療護理措施不及時,會導致患者出現更嚴重的并發癥,甚至死亡。本例患者在治療后出現CLS后,通過對生命體征的動態監測、肺通氣的關注、24 h出入量的準確記錄、加強基礎護理、重視飲食指導及耐心的心理疏導等護理的措施,有效促進了患者的早日康復。
[1] 王運良,曹水,任寶柱,等.活化單倍相合異基因造血干細胞治療晚期難治性腫瘤的初步觀察[J].中國醫藥生物技術,2008,6(3):404-408.
[2] 楊萬杰.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臨床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08,14(24):3764-3766.
[3] 姚蘭.重組人白介素-2致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的急救與護理[J].海南醫學,2013,10(24):1557-1558.
王蕊(1980-),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R473.73
B
10.16821/j.cnki.hsjx.2017.01.024
2016-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