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勇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
特朗普新政:利大于弊
李慧勇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

中美爆發全面貿易戰可能性亦很低,至多是對個別商品進行保護
2017年1月20日,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從特朗普的就職講話中,可以看出其新政更突出美國利益第一,更突出經濟建設為中心,更突出當前的利益,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全球貿易保護有望進一步升級,有望形成新一輪以赤字財政支撐的經濟建設浪潮。
首先,美國利益優先將動搖現有的世界政治和經濟秩序,使得政經格局更加碎片化。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本著實用主義至上的信仰,更加強調經濟利益,而淡化意識形態層面的認知。特朗普關于收縮戰線、要求日本等盟友支付安保費用,集中精力發展美國經濟等都是其美國利益第一的具體體現,是對過去相當長時間美國主導的世界政治和經濟格局的顛覆。
其次,貿易保護主義將再次升級。在全球經濟沒有新的增長點的背景下,自由貿易成為就業和收入增長緩慢的替罪羊,所以次貸危機之后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出現。一方面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另一方面是為了使得積極財政政策的效應能夠更多體現在國內,特朗普再次高舉貿易保護大旗,使得全球的貿易保護再次升級。
第三,全球將形成新一輪赤字財政浪潮。次貸危機之后各個經濟體基本上都采取了以減稅或者增支或者既減稅又增支的赤字財政政策,政府赤字率和債務率顯著提升。特朗普新政的核心仍然是減稅增支,選民支持特朗普很大程度也和減稅增支的承諾有關。全球財政赤字率和政府債務率大概率將進一步提高。
特朗普新政也對中美關系帶來了較大挑戰,并且從公開的言論上特朗普對中國有諸多質疑,但我們分析認為,特朗普新政對中國尤其是中美經貿關系的影響既要察其言,又要觀其行,總體上可能是利大弊。
特朗普主張美國全球戰略收縮,減少對國際事務的干涉,專注國內經濟發展。如果美國收縮其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將會為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提供空間。美國專注于國內經濟發展,由此可能,中國的經濟空間都會相應擴展。
其次,特朗普宣布退出TPP,使得TPP對中國的沖擊減輕。奧巴馬致力推動的TPP對中國經濟和政治的沖擊巨大。若TPP順利通過,將影響中國35%的貿易。除了經濟之外,TPP在政治上作為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一部分,也形成了包抄中國的格局,損害中國的政治利益。特朗普競選期間明確表示將退出TPP,上任第三天就簽署命令退出TPP,中國面臨的TPP沖擊將得到明顯緩解。
第三,中國政策則更加務實,中美經貿關系往往會有進一步的發展。除了中美正在進行的BIT談判之外,特朗普顧問傳出美國存在加入亞投行的可能性,“一帶一路”上,中國制造、中國基礎建設與美國發展的互補性等將會形成一個新的合作發展平臺。
當然很多人擔心將中國納入匯率操縱國,并對中國實施全面的貿易戰,我們認為這兩件事情發生的概率都比較低,不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太大的沖擊。
提出人民幣匯率操縱問題可能更多是為了增加談判籌碼,另外,中美爆發全面貿易戰可能性亦很低,至多是對個別商品進行保護。
特朗普揚言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提議對中國的進口貨物征收45%關稅。很多人擔心這將使中國出口面臨巨大的挑戰。我們認為中美貿易具有較高的互補性,特朗普說對中國商品征收45%的關稅真正實施的可能性不大。更有可能的情形是美國針對美國貿易逆差比較嚴重的商品,以及一貫存在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商品,提高關稅。一方面對選民和相關企業有個交代,另一方面又不至于使得雙方無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