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敏杰
摘要:目的 探析經橈動脈行冠脈介入治療并發癥的相關護理措施和預防措施。方法 選取我院行冠脈介入治療患者48例,分析患者手術方法,術后并發癥及其預防措施和護理措施。結果 48例患者行冠脈介入治療后,16例患者出現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腫,2例患者出現前臂血腫,2例患者出現橈動脈痙攣,1例患者出現橈動脈閉塞。遵醫囑給予相應對癥處理后患者病情恢復良好,無死亡病例。結論 經橈動脈途徑性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方法簡單,成功率高,并發癥發病率較低,患者住院期間護理評估良好,適合和在臨床上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橈動脈;冠狀動脈介入;并發癥;護理
心腦血管疾病一直是臨床危重病癥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是因長時間心肌嚴重缺血所導致的部分心肌壞死性的一類疾病。其臨床上常表現為胸痛、急性循環功能障礙所引起的心肌缺血、損傷、壞死等一系列特征明顯的心電圖改變。近年來中國心腦血管疾病發病人數明顯呈上升趨勢。經橈動脈行冠脈介入治療,適用于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性休克,尤其是當補充血容量及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后血流動力學不能穩定時,應盡早經皮插入IABP導管,行冠狀動脈造影和血管重建治療。本文分析總結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冠脈介入治療患者48例患者經橈動脈行冠脈介入術的術后并發癥及其相關護理和預防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冠脈介入治療患者48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27例,年齡為45~80 歲,平均年齡為(62.5±4.6)歲;女21例,年齡為44~79歲,平均年齡為(61.5±5.8)歲。所有患者均符合冠脈介入手術指征,基本體征平穩。
1.2方法
1.2.1手術方法 給予患者術前行冠狀動脈造影術,明確心肌梗死病變血管和梗死程度,并由主刀醫生根據造影結果決定所行介入手術的具體方案。介入采用經橈動脈途徑,將指引導管送至待擴張的冠狀動脈口,再將相應大小的球囊沿導引鋼絲送到狹窄的節段,并根據病變的特點用適當的壓力和時間進行擴張,達到解除狹窄的目的。部分患者在X線透視下或不在X線透視下完成,選用經皮穿刺的方法沿一側股動脈植入,動脈穿刺成功后,采用包裝內提供的擴張裝置對穿刺部位進行預擴張,不選用刀片對皮膚創口進行擴展,以免IABP植入后局部滲血較嚴重。然后沿鋼絲置入IABP鞘管或者不用鞘管,直接沿鋼絲送入IABP球囊,在X線透視下,使IABP球囊遠端標記達左鎖骨下動脈開口以下2 cm左右。在術中應注意有無冠狀動脈痙攣、穿孔等并發癥的發生,備好搶救物品,觀察生命指征。術后嚴密監控各項生命指征和相關并發癥。
1.2.2護理 術前常規護理,備皮,行碘過敏試驗,排空大小便,常會禁飲食,給予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的腸溶阿司匹林(批號:國藥準字H32026317,規格:25 mg×100 s)0.3g、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波立維(批號:國藥準字J20130083,規格:75 mg×7 s)0.75 g,并給予患者心理護理,解除患者恐懼情緒,保證患者能夠積極配合醫務人員治療。術中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術后患者入監護室絕對臥床休息,給予低流量吸氧,心電監護;30 min測血壓4次,血壓如過低迅速通知醫生。并立即采取搶救措施。術后囑患者采取平臥位1~3 d,嚴密觀察穿刺口情況,以及末梢血運循環情況,并囑患者多飲水,促進排尿,觀察尿量、體溫等一般情況的變化,必要時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后拔管時應向患者進行解釋,告知患者放松,取平臥位,常規消毒皮膚,拔出鞘管后,壓迫止血,同時觀察末梢血運情況,穿刺點有無血腫情況。
2 結果
48例患者行冠脈介入治療后,16例患者出現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腫,2例患者出現前臂血腫,2例患者出現橈動脈痙攣,1例患者出現橈動脈閉塞,其余27例患者均明顯無不良反應。遵醫囑給予相應對癥處理后患者病情恢復良好,無死亡病例。
3 討論
介入治療是指在臨床上介于外科和內科之間的一種新型療法。其原理是在不嚴重損傷患者集體的情況下對患者病灶進行治療,通常采用在血管或皮膚上行微小通道,并利用影像學設備上對患者病灶或病變部位給予相應治療。經橈動脈介入治療時現臨床常用的治療冠心病的方法,雖然具有介入治療的一般優點,但同時患者治療后存在一定的并發癥,其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包括病菌感染、出血及球囊破裂;輕微并發癥包括對顯影劑過敏,作嘔及腹股溝等。本文研究結果顯示:48例患者行冠脈介入治療后,其中21例出現不同程度的并發癥,27例患者均明顯無并發癥,且所有患者遵醫囑給予相應對癥處理后病情恢復良好,無一例死亡病例。
綜上所述,經橈動脈行冠脈介入治療對于患者病情治療有顯著效果,但同時也會發生相應并發癥,在積極護理下能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并且患者住院期間護理評估良好。另一方面,隨之介入手術的發展,手術人員水平的提升,臨床并發癥發病率也會隨之下降,但出現并發癥是積極護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并發癥狀況,保證患者生命安全,對于提高介入治療的安全性和療效具有重要的意義。適合在臨床上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陸鳳花.經橈動脈行冠脈介入治療并發癥的預防和護理[J].內科,2014,9(4):507-511.
[2]吳婷,聶煒娟.經橈動脈行冠脈介入氣囊壓迫止血時間對術后出血及并發癥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0):2575-2576.
[3]Tian Jinwei.Nursing experience of 198 cases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radial artery and femoral artery[J].Baotou medicine,2011,35(4): 233-234.
[4]李娜.老年患者經橈動脈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2,07(18):224-225.
[5]Zhang Yinghui.not red Nursing experience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by radial artery[J].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Metallurgical Industry,2015,32(4):489-490.
[6]張伶俐,蔣志梅.經橈動脈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外周血管并發癥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1,09(7):612-612.
[7]Du Wen, Liu Huimin, Liu Jia,et al.Observation and nursing analysis of complications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via radial[J].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2010,31(2):236-237.
[8]張靜華,胡家麗.經橈動脈行冠脈介入治療外周血管常見并發癥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33):269-270.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