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蔣玉梅+李玉
摘要:目的 探討微信群在回腸膀胱術后患者的應用效果及患者滿意度。方法 63例回腸膀胱造口患者按照加入微信(Wechat)群和未加入微信群分為14例和49例,從術后飲食、并發癥及其解決方法來評價其應用效果。結果 14例未加入微信群患者出現并發癥及其他問題需門診掛號等解決問題,49例加入微信群患者中共有18例造口相關問題,后均通過微信群于專科護士在線溝通得以解決。實驗組平均滿意度為97.4%,對照組滿意度明顯低于實驗組,為80 %。結論 微信群快捷、方便,護患可在線溝通,患者滿意度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微信群;回腸造口;并發癥;健康教育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常發病于50~70歲,男女比例為3∶1[9],治療膀胱癌最有效的辦法便是根治性膀胱全切術[10],回腸膀胱術是一種簡便且安全的改流尿道的方法[5],其基本方式是取一段帶系膜的游離回腸,將其 即經此造口排出體外。回腸膀胱無儲尿功能(即處于尿失禁狀態),需佩戴集尿器,因患者術后有適應過程,因此,部分病例會出現一些并發癥。而微信群在回腸造口患者出院延續護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討論微信群在造口延續護理中的效果評價。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科與2015年10月建立回腸膀胱造口患者微信交流群,并將2015~2016年于我院的63例回腸造口患者分為觀察組49例和對照組15例,年齡在45~70歲,均行腹腔鏡下膀胱全切回腸代膀胱術,觀察組術后加入回腸造口微信交流群,群中定期推送造口護理文章并患者可與醫務人員在線溝通造口并發癥,統計中發現患者術后造口處皮膚過敏問題為8例,(所占比例為10%);術后便秘為4例,(所占比例為8%);術后拆線問題為3例,(所占比例為6%);術后拔出支架問題為2例,(所占比例為4%);術后造口處異味為1例,(所占比例為2%)。后均通過微信群給予解決,嚴重者告知來醫院治療。對照組患者出院時護士給與健康教育,發生造口處皮膚過敏等并發癥時需來院排隊掛號給與治療,不能及時給予病情解決,而且掛號費錢、費時、費力。
1.2健康教育方法 ①由科室建立“造口病友交流微信群”,主管醫生、護士長及主管護士加入該群;②由主管護士收集患者姓名、性別、文化程度、手術時間、家庭地址及手機號;③由專科護士定期推送造口相關知識及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以圖片、視頻等易懂的方式發送;④由專門負責人每日固定時間查看并總結患者院外遇到的相關問題,告知主管醫生和造口專科護士,并及時回復患者給出相應措施;⑤每月總結出患者發生造口并發癥的例數和佩戴造口袋遇到的皮炎、漏尿、造口處異味等相關問題給與整理,科室討論并總結出對應改進措施,加入之后患者健康教育內容中。
1.3效果評價方法 患者出院1個月后進行電話回訪,從患者滿意度來進行效果評價。滿意度從4個方面來進行調查,其中健康教育方式、回復解決問題、在線溝通交流分值為:非常滿意:5分,滿意:3分,不滿意:1分。造口袋佩戴正規流程分值為:掌握很好:5分;掌握:3分;未掌握:1分。總體滿分20分,最后換算成的百分比為最終患者滿意度,并將其質控指標設為85%[1]。
2 結果
統計得知85%患者及家屬會認真閱讀推送的相關知識;36%的患者及家屬提出造口相關問題需要得到解決;6%的患者希望多得到疾病相關知識。實驗組平均滿意度為97.4%,對照組滿意度明顯低于實驗組,為80%,見表1。
3 討論
3.1據文獻報道[2]回腸膀胱造口術后皮膚黏膜問題發生率為57%,并發癥發生率高,國內發生率為16.3%~53.8%[3],并發癥的發生,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4]。微信群的建立,可以使患者在群內進行有效的溝通,醫務人員在最佳的時間內對并發癥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病友之間的溝通、交流及學習可使造口患者回歸社會后面對現實,增強自信心[11]。
3.2造口的護理對預防并發癥至關重要[5],微信交流平臺的建立,可以使醫護人員及時的對患者采取有效措施,使得造口處并發癥在第一時間內得到改善。微信群定期推送造口相關專業知識和造口袋佩戴正確流程,①可以使得患者及家屬了解更多的造口方面的知識,②家屬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造口用品。國內研究發現,微信群可提高護理質量及其工作效率[6],聯合微信群能及時與患者在線溝通,在回腸造口的延續護理中必不可少[7]。
3.3總結而言 微信群通過更直接更便捷的方式,通過在線 溝通,實現多膀胱造口患者的延續護理,提高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8],操作簡便,效率高[1],使患者了解更多專業知識,免去發生并發癥需入院掛號治療的麻煩,節省掛號費,路費等,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使得膀胱造口的延續護理做的更好,更有意義。微信交流群方便快捷,提高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崔丹.微信群發平臺輔助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中國臨床護理,2014,6(4).
[2]Herlufesen P,Olsen AG Carlsen B, et al .Study of peristomal skin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stomas[J].Br J Nurs,2006,15(16):854-862.
[3]汪建平,王磊,葉新梅.腸造口的康復對策及護理[J].新醫學,1999,30(5):291.
[4]Nazarko L.Caring for a patient with a urastomy in a community setting [J].Br J Community Nurs,2008,13(8):354-358.
[5]侯翠萍,付衛華,侯成玉,等.膀胱全切回腸膀胱術后造口遠期并發癥15例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35).
[6]楊夫艷,衛中慶,胡懷寧,等.微信群及QQ群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3):291-292.
[7]孫雪玲,劉興宇,等.聯合微信群的個體化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6(7).
[8]華晴嵐,梅柳榮.對住院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現狀與進展.上海護理,2005,5(2):52-54.
[9]路潛,王興華.外科護理學[M].2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
[10]Dalbagni G ,Genega E,Hashiben M,et al.Cystectomy for bladder cancer:A contemporary series [J].J Urol. 2011,165(4):1111-1116.
[11]金宗蘭,丁萍,陳萍萍,等.尿路造口患者疾病不確定感與自我護理 能力的相關性分析[J].安徽醫藥,2016(3).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