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輝
【摘 要】
只有學好語文,才能保證其他科目的學習順利進行。隨著教學改革,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多樣化,初中語文教學也因此面臨著新的挑戰。作文作為初中語文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當然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難點,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仍處于一定的困境。本文將對初中語文講作文教學困境作出分析并且根據筆者自身經驗提出一些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困境 對策
現如今的語文教學并不能僅僅是傳授基礎知識,更應該是教會學生寫作,但這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套模板,而是教會學生用語言將自己的故事或者感受表達出來。作文作為語文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從初中開始就加強訓練。但是,在現在的教學過程中,作文教學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下面來介紹幾個突出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策略。
1.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困境
雖然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一直作文教學一直都很重視,但是隨著教學時代進步,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多樣化,教學效果并不明顯,目前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有:教學理念和方法老舊、學生沒有積極性、寫作沒有來源于生活等,下面將對以上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1.1教學理念和方法老舊
學生學習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同樣,老師教學也要有適合的方法和理念。老師的教學目的很大一部分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注重講技巧傳授給學生,比如將范文發給學生然后告訴他們在范文中采用了什么結構、運用了哪些修辭、引用了哪方面的素材等技巧,這樣在講解的過程中不僅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聊,又不能保證學生真正學到什么有用的知識。但是,如果老師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情感帶入到文章中,充分體會作者的感情,然后再學習作者是如何將這種感情表達出來并傳達給讀者的,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和積極性,幫助他們真正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并不能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相反還會使他們感到厭倦,寫作越來越沒有感情,越來越死板,老師不能僅僅以將寫作技巧傳授給學生為目的,強調使用一定的手法,而是要教會學生表達感情。一篇好的作文,可能并沒有華麗的語言,可能只是很平常的語句,但是只要能夠打動人心,就是一篇好文章。
1.2學生沒有寫作的積極性
學生寫作的目的多半是為了完成任務,這樣對于正處于叛逆期的初中生很容易對寫作產生厭倦的心理,喪失寫作的興趣。另外,老師布置的寫作任務都是有一個固定的主題,有很多限制條件,并不是依據學生的想法和真實的感受所進行的,這樣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想。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要時時刻刻記住老師的要求,比如感恩、保護環境等主題,這樣學生不能自由發揮,而是要圍繞主題冥思苦想,并且還要在規定的時間內上交成果,從而承受很大的壓力,這樣自然就會應付了事,失去寫作的興趣與積極性,這樣就產生了嚴重的抄襲現象,形成了惡性循環,嚴重影響學生寫生水平的提高。
1.3寫作沒有來源于生活
很多學生反映,自己在寫作的時候腦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能寫什么,沒有可寫的素材,這是初中生經常遇到的問題。寫作本應該來源于生活,但是現在的教育為了讓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大多采取封閉式教育,學生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學習而沒有機會去感受生活,所以學生的寫作素材多來源于書本,這樣只能讀他人的故事,體會他人的感受,不能真正觸及到故事的實質,感情表達也就難以令人感同身受。因此,要想使學生提高寫作能力,老師就要為學生創造接近生活的機會,并且引導學生學會感悟生活,有意識的記錄下自己的經歷與感受,這樣才能在寫作過程中才思泉涌,使自己的文章充滿靈氣,令讀者產生共鳴。
2.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解決策略
上面主要分析了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為初中生,他們各項能力的提高都需要有人來引導,老師就扮演著這樣的角色,那么老師應該如何做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下面來介紹幾種解決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的策略。
2.1創新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用了,老師必須有一套嶄新的教學理念、適用的教學方法,跟上時代的腳步,不僅以提高成績為目的,而是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老師應該將整個作文教學過程規劃好,明白各個階段應該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學會寫作,并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不束縛學生的思想。在教學中不但要教會學生寫作技巧,更要讓學生學會體會作者的情感,從而慢慢學會表達感情的方法,提高寫作能力。
2.2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
改變原來已完成任務為目的的寫作,不施加給學生壓力,使學生以一種輕松愉快的心情進行寫作,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和積極性。在平時的練習中,不要給學生過多的限制條件,阻礙他們發散思維,同時,作為老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幫助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在良好的寫作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自由發揮,創作出具有自己特點、體現自己感情的文章。對于學生的作品,只要內容積極向上,就要給予鼓勵,并且要傾聽學生的寫作思路并給予相應的指導。
2.3感悟生活、積累素材
藝術來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同樣寫作素材也應該來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初中語文老師要鼓勵學生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將自己的每一件經歷和體會積累下來。在平時老師可以布置一些觀察日記、生活小作文等,讓學生們將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表達出來并分享給大家,不能只是局限于教材與素材書這些他人的故事中,將自己的經歷應用在寫作中才能使自己的文章具有打動人的效果,真正提高寫作能力。要讓學生意識到,寫作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是表達自己的看法、觀點和感受的途徑,不能本末倒置,為了寫作而強制自己產生某種感情。總之,老師要鼓勵學生多感悟、多思考、多記錄,激發創作靈感。
【結 語】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老師必須充分認識到作文教學仍處于困境當中,并且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一定的措施,積極有效的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與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整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國家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武玉龍,張麗萍.初中語文作文有效教學探微【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3(1)
【2】李凌嵐.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A版,2015(9)
【3】陳勇.淺析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