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霞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涵蓋著聽說讀寫等內容,這里的寫應當也指其寫工工整整的字,寫通通順順的話,寫漂漂亮亮的作文。小學生能夠寫出漂漂亮亮的作文并非易事,也并不就是怎樣的難。作為語文教學需要學生進行隨機練筆形成寫作能力,在隨機練筆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
語文教學 隨機練筆 寫作能力
應當說,人們在語文教學中是比較關心學生寫作能力提高的。在學生平時的練筆中都從學生的選取材料、結構安排乃至于優美詞語的提供。可以說無一不體現出我們教師行為的認真和踏實。就是小學生在老師這樣熱情周到的指導下,所寫出來的文章也是能夠令人刮目相看的。但有一點是大家都感到不是滋味兒,學生所寫出來的就是那樣的千篇一律,毫無小學生的個性體現。為何如此?其原因也許就是根本意義上的復雜,但沒有在平時讓學生能夠隨機練筆有著很大的關系。竊以為讓學生進行練筆首先要解決好一個隨機的問題。
一、解決好圍繞句段進行隨機練筆的問題
小學語文教材其篇幅都比較短小,但顯得比較精悍。語言就是那樣的生動形象,不少作品的字里行間蘊含著極為豐富而又深刻的意義,說內蘊極其深刻毫不無過。我們只要進行一定意義上的品嘗,那將會品嘗到教材文本的一字一千斤和一字一世界。作為語文教學,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實現語言的輸入輸出,學生去閱讀積累所實現的是語言輸入,而輸出呢就應當是學生的表達。學生的表達應當涵蓋著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對文本之感悟性的表達,其二是對文本之模仿性的表達。學生的隨機練筆我們可以以教材文本之語言表達為示范,讓學生圍繞文本句段內容的表達進行表達。如《船長》在敘述和描寫的基礎上比較好地融入作者的議論,這議論顯得就是那樣的恰如其分。教學《船長》我們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議論的隨機練筆性的實踐,如我們可以剪輯相關敘事性的文本內容,直接給予學生的就是那些純粹敘述和描寫的內容,讓學生在讀著這些敘述和描寫的內容基礎上,對所敘述的事情進行相關的議論。這些剪輯的內容可以就是文本中未曾閱讀感悟過的,有些就可以是相關學生的作文,有些就可以是學生課外閱讀中的相關內容。平時在學生進行隨機性的議論練筆中,我們比較有意義地感到,經常讓學生去做這方面的練筆,學生的頭腦變得靈活了,思想變得深刻了,評價面前所發生的事情也顯得比較獨到,其能力增強了許多。經常讓學生進行議論性的隨機練筆,比較好地形成學生習作敘述、描寫和議論的完美結合。
二、解決好圍繞主題進行隨機練筆的問題
小學語文教材,編者對文本的編輯是有講究的,都圍繞一定的主題板塊體系編入相關的作品,應當說編者的用心是極為明確的,就是想從不同的角度去促進學生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長。如小學語文6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其主題為“人間真情”,圍繞著“人間真情”編者便從古今中外所發生的事情中打撈出《負荊請罪》的文本,打撈出《最后的姿勢》之內容,打撈出《船長》的形象,打撈出《愛之鏈》的佳話。這樣的文本無不從相當不同的角度去豐富著“人間的真情”。學生閱讀后便比較有意義地發現,大千世界,人與人之間其情就是那樣的豐富多彩,人與人之間的情也多是那樣的充滿著一種精神,反映著一種心靈,表現著一種意義上的品格和風尚;學生閱讀后不僅僅就是一種精神意義上的陶冶,更可以去實現著學生心靈之偉大的發現,“人間的真情”不僅僅就建立在那些偉大的雄壯美上,還建立在一定的普通意義上的柔情美上。對于“人間真情”,我們不可小視的是,小學生的心里也貯存著學生耳聞目睹的諸多精彩。如果我們能讓學生以一定的筆觸去進行相關敘事性的隨機練筆,其“人間真情”也完全可以就在一個個小學生的練筆中實現著妙筆生花的效果。如在教學6年級上冊中的“景物聚焦”的主題單元時,讓大家拿起自己的筆,共同聚焦自己所目睹的景物,所產生的隨機練筆效果就是那樣的不一樣。學生所聚集的景物有自己身邊的,也有距離自己比較甚至就是相當遙遠的。
三、解決好圍繞方法進行隨機練筆的問題
入選于小學語文教材的篇篇目目,被編者按一定的主題組合在一塊,那不僅僅就是姹紫嫣紅的園圃,而且就是質地優良的富礦,更是一種美甲勝天的勝景。小學生去閱讀所產生的陶冶、啟迪效果是非同一般的,學生踏踏實實地閱讀感悟,如同品嘗著極為豐富的精神營養大餐。學生閱讀之所以能夠獲取令人瞠目結舌的效果,除去學生的主動閱讀感悟外,更主要的是作品之結構安排的巧妙和語言的生動形象在感染著學生。我們也還可以看到的現實就是這些大家的大手筆,也是完全可以進行相關意義上的模仿的。如果我們讓學生進行一些圍繞作品所表現的方法進行隨機性的練筆,也能獲取學生寫作能力提高的美好來。如我們小學生平時的寫作就是那樣的敘述方式的單一,敘述的過程也就是那樣像記流水賬似的,那么我們在學習相關倒敘式的敘事性文本時,就可以讓學生去嘗試著先寫事情的結果,再去寫事情發生的原因和過程,當一個個學生能夠得以成功地進行隨機練筆時,其內心好不愜意。如和學生一起學習6年級上冊的第四單元,這是一個以“民風民俗”的主題單元,學生在學習了《姥姥的剪紙》后,產生這樣的感悟,在自己的周圍也有著許許多多相關民風民俗的事情和人物,有的就是自己的祖輩,這些人物他們也還健在,更在利用自己的余熱在盡力傳承民風民俗,在教學這樣的單元后,沒有忘記讓學生也去進行民風民俗的隨機性小練筆。學生在進行隨機性的小練筆前,做了比較深入細致的調查了解,獲取著相關民風民俗的資源,然后拿起自己的筆,以比較細膩的筆觸寫下了身邊豐富多彩且具有生動形象意義上的民風民俗。有的學生不僅僅就寫出民風民俗的概貌,還寫出民風民俗之比較深刻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成向陽.送語文回自然【J】.語文教學通訊,2015(2D)
【2】孫紅果.朝花即拾 【M】.現代出版社,2015(5)
【3】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