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慧玉+劉啟明+戴國強


【摘要】 目的:進一步對社區反思教育對糖尿病患者血糖及遵醫行為的影響進行探究。方法:選取本市3個社區共計352例糖尿病患者進行回顧分析,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至行社區常規健康教育的對照組,與行社區反思性教育干預的觀察組,各176例。隨訪觀察6個月,對比分析社區反思性教育干預措施同常規教育干預二者對糖尿病患者血糖及遵醫行為的影響。結果:兩組社區糖尿病患者在行教育干預后其血糖變化及遵醫行為均明顯優于干預前,干預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對比,行社區反思教育干預措施的觀察組患者其血糖水平降低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且在遵醫行為方面觀察組患者干預效果更佳,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社區糖尿病患者行反思性教育干預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增強其遵醫行為,值得在社區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社區; 教育干預; 反思性教育干預; 糖尿病; 遵醫行為; 血糖水平
【Abstract】 Objective:To further explored the effec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on the reflection of blood glucose in diabetic patients and compliance behavior.Method: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3 communities in our city takes a total of 352 diabetic patients. According to randomly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mmunity for the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munity on education the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17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follow-up time was 6 months,blood glucose and the compliance behavior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Compared with the education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wo groups in the community diabetes education intervention after their blood glucose changes and complianc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before the intervention,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compliance behavior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community for reflective education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lood glucose level,enhance their compliance behavior,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community.
【Key words】 Community;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Reflective education intervention; Diabetes;Compliance behavior; Blood glucose level
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Baoan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Shenzhen 518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4.028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城鎮化建設、社區建設越發完善。社區醫療與社區護理等發展也越發深入。糖尿病作為我國最為常見、多發的慢性非感染疾病之一,以其發病率高、難治愈等特點一直嚴重威脅著廣大患者的健康安全。但糖尿病這一慢性疾病往往無需長時間住院治療,而需患者及其家屬自身于家中進行降血糖及飲食控制治療。往往由于患者或其家屬對其糖尿病具體病情不甚了解而引發患者血糖水平居高不下,甚至出現嚴重并發癥的情況,因此,社區健康教育干預便成為解決糖尿病患者日常問題及控制血糖的有效手段[1]。本文就社區反思性教育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變化及遵醫行為的影響進行更進一步探究,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以本市3個常住居民社區為主,以社區服務中心機構為主要場地,自我市居民健康檔案中嚴格篩選出352例糖尿病患者。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依據糖尿病診斷標準確診;(2)糖尿病病程不低于6個月;(3)均為社區常住居民;(4)具有正常的溝通、理解能力;(5)未接受過其他健康教育干預;(6)均在簽署知情同意書后納入研究。同時,排除患有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或精神分裂癥的患者;排除無法正常溝通交流的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均分為常規教育干預的對照組,與行社區反思性教育干預的觀察組。對照組男97例,女79例;年齡40~82歲,平均(65.8±6.4)歲;平均病程(14.8±7.6)年;本科及以上文憑、高中、初中以及小學及以下各有32、73、35、36例。觀察組男98例,女78例;年齡39~85歲,平均年齡為(66.2±7.2)歲;平均病程(15.2±7.4)年;本科及以上文憑、高中、初中以及小學及以下各有33、74、36、33例。兩組糖尿病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文化水平等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行常規的社區教育干預措施,即向糖尿病患者統一發放糖尿病宣傳手冊,設立宣傳教育臺向患者進行糖尿病知識宣講,包括糖尿病日常注意事項、飲食及運動知識,并定期進行免費血糖監測活動,耐心解答社區糖尿病患者疑惑等健康干預。6個月為一個健康干預周期,記錄患者血糖變化情況及遵醫行為變化[2]。
1.2.2 觀察組 行社區反思性教育干預,以社區服務中心及社區衛生站為場地,成立社區反思性教育干預小組,由社區衛生站醫護人員為主要成員,針對176例糖尿病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系統的反思性教育干預計劃。然后依據具體的反思性教育干預計劃內容設定調查研究流程,包括例會反省-資料匯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制定解決對策-組織實踐-總結反思[3],以對176例社區糖尿病患者飲食方面反思性教育干預為例,具體實施流程如下:(1)例會反省:由社區醫護人員定期對糖尿病患者開展教育干預反省例會,向每位患者詳細講解糖尿病患者飲食注意事項及最佳飲食結構。可以通過視頻、音頻及宣傳冊等形式向其宣傳科學飲食理念及案例,并令其進行小組討論,2~5例患者組成一個小組進行飲食交流,醫護人員則在旁傾聽,發現問題后及時指出、糾正。同時,在患者討論過程中,醫護人員也應自我反省,反思是否有知識點遺漏或宣講錯誤的地方,并加以改正。(2)資料匯集-發現問題-制定解決對策:將例會中本組糖尿病患者的反饋情況及日常狀況進行匯總,并統計分析常見問題,針對本組成員常見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同時,總結自己在教育干預過程中是否存在知識盲點及誤區,是否在教育干預過程中出現錯誤,記錄教育干預過程中的心得[4]。(3)組織實踐:將制定好的解決方案及時由專門社區護理人員進行一對一的上門教育,并在走訪過程中記錄患者日常生活中頻繁問題,及易犯錯誤,反思自身易忽視問題,制定解決辦法,在下次走訪或例會中予以說明。(4)總結反思:將教育干預過程中的反思內容及自省出的問題進行歸納分析,記錄在案,并將反思內容向患者講述,加深其對糖尿病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的理解與掌握[5]。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不同社區教育干預模式下社區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變化情況以及遵醫行為變化情況。其中,血糖水平變化分別取患者空腹情況下以及用餐后2 h的靜脈血(2 mL)進行檢測,對比分析空腹情況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FPG)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值(2 h PG)。并對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變化情況進行對比分析。而遵醫行為的對比,則采取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記錄分析,包括飲食控制、運動情況、血糖監測行為以及用藥規律行為四大項,每項10個調查小項,滿分40分,分為依從性良好(不低于33分)、依從性一般(17~33分)和依從性較差(不高于16分)[6]。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干預前,干預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無論是空腹血糖水平,還是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HbA1c水平同樣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遵醫行為比較 觀察組患者干預后其飲食控制、運動情況、用藥規律以及血糖監測四項遵醫行為評分分別為(38.08±4.12)分、(39.15±2.44)分、(39.17±2.59)分、(39.16±2.36)分,各項遵醫行為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因慢性非傳染疾病而致死、致殘人數已超過臨床上其他所有疾病致死、致殘的總和,慢性非傳染疾病病死人數占所有死亡疾病患者的近7成,并仍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與生活方式的日益該改變而攀升[7]。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不僅為廣大病患帶來了極大的痛苦與不便,而且為其家庭及整個社會均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尤其是糖尿病這一常見、多發且難治愈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8]。最新報道顯示,不僅在我國,在全世界范圍內,糖尿病均是威脅人類健康安全的重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在全球糖尿病的致殘率與死亡率已躍居至前三,并仍有不斷上升的趨勢。而糖尿病這一疾病又是一種無需住院接受長期治療的慢性疾病,其病情的控制同患者自身遵醫行為及日常飲食、作息規律以及用藥規律、運動情況等密切相關[9]。“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飲多尿以及體重減少為其最顯著的臨床癥狀[10]。患者自身若能夠科學、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按時作息、規律用藥、飲食,則能夠有效降低因糖尿病而引發的致殘、致死率。同時,也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肝腎功能疾病等并發癥的發生[11]。
健康教育干預作為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促進患者健康恢復的手段,同常規護理最大的區別便是其特殊的宣教方式以及針對性極強的個體干預理念。其教育干預內容廣泛,包括宣教模式、內容、時間等方面,同時,對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及責任心均要求較高。其干預效果遠遠優于單純護理[12]。近年來,隨著我國社區醫療事業的不斷推進與發展,社區健康干預已廣泛應用于社區居民慢性非傳染疾病中,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3]。但大量研究表明,單純的社區教育干預往往會由于社區醫療人員專業水平較差或臨床經驗較少等因素,而出現宣教誤區、錯誤宣教等情況,而社區醫療人員也無自省反思機制,進而大大影響了健康干預效果[14]。反思性健康干預作為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教育干預模式,以自省、反思為前提,通過例會反省-資料匯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制定解決對策-組織實踐-總結反思等7個教育干預流程,對社區糖尿病患者進行反思性教育干預,在不斷反思-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循環教育干預中,最大限度令患者掌握了解糖尿病相關知識,并樹立健康的飲食、作息、用藥以及運動規律,提升患者遵醫行為,進而有效控制糖尿病的發展[15]。
由上述結果可知,無論是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還是患者HbA1c水平行社區反思性健康干預的觀察組均明顯優于常規健康干預的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在遵醫行為方面,觀察組各項評分同樣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于社區糖尿病患者行社區反思性教育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遵醫行為結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黃奕燕.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遵醫行為和血糖控制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11):1575-1576,1579.
[2]張云,黃莉文,吳文.社區干預對2型糖尿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4):5525-5526.
[3]劉莉美,李蕾,薛鵬.2型糖尿病新診者實施運動和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8):16-18.
[4]牛林艷,黃金.同伴教育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4,5(1):79-82.
[5] Maggard-Gibbons M,Maglione M,Livhits M,et al.Bariatric surgery for weight loss and glycemic control in nonmorbidly obese adults with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J].JAMA,2013,309(21):2250.
[6]楊靜.社區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及血糖控制情況的影響分析[J].中國社科醫學,2014,4(7):129-130,136.
[7]徐艷芳,張衛仙.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知識認知程度及用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藥師,2014,8(3):458-460.
[8] Thota A B,Sipe T A,Byard G J,et al.Collaborative care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depressive disorders:a community guid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m J Prev Med,2012,42(5):525.
[9]鄭梅.社區護理干預提高糖尿病患者遵醫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9):735-736.
[10]毛曉潤,杜文娟,徐月貞,等.綜合護理干預預防社區老年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5):575-578.
[11]陳鴻爾,葛慶青,鄭亞華,等.同伴情景式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4,20(5):497-499.
[12] Inzucchi S E,Bergenstal R M,Buse J B,et al.Management of hyperglycaemia in type 2 diabetes:a patient-centered approach.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 and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 abetes (EASD)[J].Diabetologia,2012,55(6):577.
[13]陳秋霞,李小紅,魏虹.44例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6):1300-1302.
[14]劉艷.社區護理干預對糖尿病遵醫行為影響的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7):82-83.
[15]田曉琦,王曉君.反思性教育干預對2型糖尿病病人自護能力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6,6(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