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美

【摘要】 目的:探討不同清洗流程應用于婦科器械的清洗,選擇能夠獲取最佳質量的清洗流程,確保器械的滅菌質量保證手術患者的安全,降低院內感染的發生。方法:將已使用的婦科器械分為A、B、C組,A組婦科器械全自動清洗機清洗,B組婦科器械純手工清洗,C組婦科器械采用超聲清洗+手工刷洗+全自動清洗機清洗,利用目測法、白紗墊法、ATP熒光檢測法比較三組婦科器械清洗質量。結果:三組清洗器械方法中清洗質量比較,B、C組清洗方法下的質量明顯高于A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與C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婦科器械因結構特殊不能完全依賴清洗機清洗,也不可以純手工清洗,必須將手工清晰與超聲清洗相配合才能保證清洗質量。
【關鍵詞】 婦科器械; 清洗流程; 清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different cleaning processes used in the cleaning of gynecological instruments,to get the best quality of cleaning process to ensure quality sterile surgical instruments to ensure patient safety,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Method:The gynecological instruments used were divided into A,B and C group,A group was given automatic washing machine cleaning,B group was given pure hand washing,C group was given ultrasonic cleaning hand scrub+automatic washing machine cleaning.The visual method, white gauze pad method and ATP fluorescence detection were used to compare three groups cleaning quality.Result:The quality of cleaning in group B and C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P<0.05),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B and C(P>0.05).Conclusion:Gynecological equipment due to the special structure can not rely entirely on washing machine cleaning,can not be purely manual cleaning, manual cleaning and ultrasonic cleaning must be matche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cleaning.
【Key words】 Gynecological apparatus; Cleaning process; Cleaning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4.039
窺陰器、宮腔刮勺、宮腔吸引管等婦科手術器械,因其結構特殊、污染程度高,清洗難度大,尤其是這些器械大多是門診人工流產患者使用,量大不能及時回收到消毒供應室處理,如超過3 h以上再清洗的器械其清洗的難度加大,在供應室集中處理,如果完全依賴清洗機清洗難以保證質量[1-2]。本院為三級甲等婦產科專科醫院,日均門診量4000例次,日使用窺陰器2000余只,門診人工流產患者使用刮勺、宮腔吸管100余根,均為復用器械。以往本院供應室采取全自動清洗機定期集中清洗,清洗后檢測質量不合格比例很高,在規定回收時間后所使用的器械要到次日才回收到消毒供應室,器械生銹現象非常嚴重,必須進行除銹處理,除銹劑的使用也會損傷器械表面的保護層,造成器械的二次損傷,對工作人員及環境的污染影響也很大,反復清洗也容易造成人力、清洗劑、水、電等資源的浪費。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筆者對清洗流程做了改進,即將使用后的器械先用水初步沖洗后用全效型多酶清洗劑按1∶270比例配置溫度在40 ℃以下[3],超聲機內超聲振蕩6 min再把器械取出,肉眼觀察如還污漬、銹漬、血漬再進行刷洗,如窺陰器螺絲、鴨嘴溝、刮勺圈、吸宮管管腔等難點部位進行刷洗后再放入全自動清洗機清洗。經過將近兩年的運行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器械清洗質量大幅度提高,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婦科器械種類 由門診人工流產室內回收至供應室消毒的窺陰器30個,中號刮勺30個,6號金屬宮腔吸引管30根,所有婦科器械目測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漬和血漬。
1.2 清洗設備 新華牌超聲清洗機及全自動清洗機、高壓水槍、高壓氣槍、各種型號清洗專用毛刷,器械籃筐。清洗劑:魯沃夫全效型多酶清洗液、潤滑劑、除銹劑。清洗質量檢測設備:魯沃夫ATP熒光檢測儀、ATP測試棒、白紗墊、4 mm清洗棉棒、高壓氣槍。
1.3 方法
1.3.1 分組 將窺陰器30個,中號刮勺30個,金屬宮腔吸引管30根,按照回收順序隨機分成A、B、C三組,每組10個窺陰器、10個刮勺、10個吸引管共30件器械,分3個器械清洗專用籃筐放置,所有婦科器械擺放平整,確保器械的每個部位能夠充分接觸清洗劑、潤滑劑與清水,所有器械在類型上比較差別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婦科器械采用手工清洗,按照預洗-酶洗-漂洗-潤滑-干燥-消毒,B組器械直接用全自動清洗機清洗器械,C組器械的清洗程序為超聲清洗+手工刷洗+全自動清洗機清洗。
1.3.2 清洗方法 A組回收至消毒供應室的婦科器械30件,使用后放置時間4 h以上,先在流動水下沖洗,器械軸節打開,充分清洗。再放入酶洗槽進行浸泡3 min,全效型多酶清洗液按1∶270比例配置,器械全部浸沒在液面下,吸引管腔內注入多酶清洗液,水溫調至40 ℃左右,浸泡5 min后(若器械污染程度嚴重,可適當延長浸泡時間或增加多酶清洗液的濃度)再取出[4],用純水漂洗3 min,吸引管腔用高壓水槍沖洗再用型號相配的毛刷兩頭刷洗,瀝干水后進行潤滑處理,潤滑劑按1∶200比例配置[5],設置干燥溫度80 ℃進行烘干,時間5 min,最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B組同法將30件使用后放置4 min以上的污染器械分類整理后,在流動水下初步沖洗表面污染物,瀝干放入清洗網籃內,器械軸節打開放入全自動清洗機,設置全自動清洗機清洗程序:預洗60 s→清洗(酶洗120 s)→冷水一次漂洗60 s→熱水二次漂洗60 s→潤滑→消毒150 s→設置溫度93 ℃下干燥900 s。全效型多酶按1∶270比例配置、潤滑劑按1∶100要求配置[6]。C組同法將30件使用后放置4 min以上的污染器械分類整理,器械軸節打開后在流動水下初步沖洗表面污染物,瀝干擺放在清洗網籃內,放入超聲清洗機內,超聲清洗機內水溫設為40 ℃,超聲頻率為45 Hz,振動時間為6 min,清洗結束后,目測如果器械上還有明顯的污漬或血漬,如窺陰器的螺絲鴨嘴溝、刮勺圈等關節部位比較難清洗,再用專用清洗毛刷刷洗,吸引管管腔用高壓水槍沖洗后再用型號相配的毛刷兩頭刷洗,如有銹漬用則用除銹劑進行除銹浸泡和除銹處理,最后再次放入全自動清洗機清洗。
1.4 器械清洗質量檢測標準 采用目測法、白紗墊法、ATP熒光檢測法檢測器械清洗質量,合格標準參照《消毒技術規范》(2002版)[7]。
1.4.1 目測法 采用目測或帶光源放大鏡檢測器械清洗后的質量,要求器械表面及其關節、齒牙處應光潔、無污漬、血漬、水垢等殘留物和銹斑,鍍洛層完好無氧化,器械性能、功能完好,視為合格,如果任一處有缺陷則視為不合格[8]。
1.4.2 ATP熒光檢測法 洗手后隨機取出經過各道程序清洗好的婦科器械,窺陰器、刮勺、吸引管各一件,將專用ATP測試棒前端采樣試子與無菌蒸餾水充分接觸,將采樣試子在器械表面及不易清洗的重點部位反復擦拭,再將采樣試子棒放入ATP熒光檢測儀中,倒計時15 s,觀察結果,器械表面相對光單位(RLU)值在0~45,則視為合格[9]。
1.4.3 白紗墊法 用高壓氣槍對清洗后的宮腔吸引管向白紗墊進行反復充氣3次觀察有無污漬及其他雜質,再用4 mm清洗棉棒在管腔內反復擦拭3遍觀察有無污漬及其他雜質,白紗墊沾95%乙醇擦拭窺陰器螺絲觀察是否有污漬。
1.5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三種檢測方法中,目測法檢測陽性率最低。器械清洗不合格主要表現為器械的關節、齒牙處殘存污漬,部分存在銹跡。三組清洗器械方法中,清洗質量B、C組明顯高于A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與C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3.1 女性生殖系統的特殊結構 女性生殖系統包括內、外生殖器官及其相關組織。女性內生殖器,包括陰道、子宮、輸卵管及卵巢。女性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又稱外陰,包括陰阜、大陰唇、小陰唇、陰蒂、陰道前庭。整個生殖環境偏酸性,容易產生乳酸菌。此外,由于所做的手術部位在子宮、陰道,而這些器官是與體外相通的腔體,靠近肛門,增加感染機率,加上婦科人工流產手術是屬于半污染手術,手術中形成的血液、女性陰道分泌物,如白帶等,相對于一般的無菌手術器械,婦科手術、檢查器械污染程度及途徑較為復雜[10-12]。
3.2 婦科器械結構 婦科器械結構復雜,無專用清洗設備,如窺陰器有鴨嘴溝、螺絲、刮勺,前端有圓圈,吸引管狹長,密閉兩頭有孔,針對這些器械尚無完全匹配的清洗專用設施。此類器械在使用后若沒有經過正確的預處理,直接將器械放到清洗機清洗,容易導致器械表面殘留的血液、陰道分泌物等污染物不能徹底清洗,未清洗干凈的器械經過清洗機高溫消毒干燥程序后,器械表面的污漬就會產生結痂、銹斑,重新清洗生銹器械還要進行除銹處理,如若除銹不成功,器械就要報廢[13-14]。由于女性生殖系統的特殊性,各種污染物粘附在器械上,形成生物膜,容易影響滅菌因子的穿透力,導致滅菌不成功,形成疾病交叉感染的隱患[15]。
3.3 三種清洗方法對比及改進 本次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單一的清洗方式很難達到理想的清洗效果。手工清洗的影響因素很多,如不同工作人員的工作經驗和習慣有一定的差異,清洗質量不能達到一致[16-17]。目前很多醫院投入使用自動清洗機,帶來了一定的工作便利,但對于污染較嚴重、結構復雜以及管腔器械,自動清洗機很難徹底清洗干凈。尤其是在清洗的各個流程中還存在許多干擾因素,如不完善的質量控制和操作制度,清洗液的濃度配制是否合格,因此,多種清洗方法結合,選用正確的清洗方式、工具和完善操作規程才能達到理想的清洗狀態。
任何殘留的有機物都會妨礙微生物與滅菌器械的有效接觸而影響滅菌效果,因此滅菌前器械必須徹底清洗[18-19]。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實行集中供應后,消毒供應室的工作量及勞動強度劇增,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應該根據不同器械的污染程度及結構特點采取正確的清洗方法確保器械的清洗質量[20]。如果采用A組方法依靠全自動清洗機婦科手術器械清洗質量合格率非常低。而采用B組方法清洗質量合格率高但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如果不注重人力資源的調配,安排有責任心、執行力強的人員擔任清洗工作,清洗質量就不能得以保證。同時還要加大對操作人員、操作規程的監管,如器械在清洗機內的裝載量是否適當,裝載方式是否正確,洗滌用水的電導率是否在正常范圍內,多酶清洗液及潤滑劑的量是否充足等,只有這些影響清洗質量的因素一一落實到位,再加上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的慎獨精神,才能把器械清洗質量提高,把消毒供應室的每個環節的工作做精、做好,為醫院正常的診療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何泳紅,鄧穎輝.2種清洗方法對HBsAg陽性患者婦科檢查器械清洗質量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08,7(12):49-50.
[2]高長燕,葉國柳,陳付華.婦科吸宮管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觀察[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12):2016-2018.
[3]時韻.淺談魯沃夫多酶在手術器械清洗中的運用[J].醫學信息,2011,24(7):4649-4650.
[4]莊敏,林萍,夏婷玉.術后手術器械兩種清洗流程對比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6):830.
[5]陳培琴,郭惜珍.手術器械清洗方法的對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8):2806.
[6]保建芳,何東平,徐曉耘.不同預處理方法對婦科器械清洗效果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2,26(3B):719-720.
[7]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2:156-157,256.
[8]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WS310.1-2009,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S].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9.
[9]易萬美,陳蘭,楊江萍,等.兩種清洗方法對宮腔吸引管清洗質量的比較[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8):136-137.
[10]林志潤,廖祥芳.清洗質量是保證消毒滅菌質量的關鍵[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8(11):1647.
[11]施慧,王倩.不同預處理方法對婦科門診器械清洗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29(9):3315-3317.
[12]王麗.人流室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J].中國實用醫藥,2014,9(11):90-91.
[13]任文香.管腔類器械清洗方法的介紹[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2):115.
[14]鄭冬梅.手術器械生銹原因分析及干預措施[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2):120-122.
[15]郭景雨,武迎宏,張昕丹,等.復用醫療器械清洗后放置時間與污染度關系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2):63-65.
[16]劉維,褚延魁.不同清洗方法對器械清洗質量影響的實驗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2,13(9):161-162.
[17]徐曉耘,何東平.婦科器械清洗方法的改進[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2,29(4):348-349.
[18]汪曉攀,鄧閃.我院感染防控小組的實踐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2):136-137.
[19]王穎,韓德輝,李玉潔,等.消毒供應中心手術室器械全程管理探討[J].吉林醫學,2013,34(25):5249-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