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觀光牧場:探索創新奶業發展新業態
本刊編輯部
2017年6月7日至8日,河南省休閑觀光牧場培訓觀摩會于鄭州市召開。此次培訓觀摩會旨在引領奶業消費新潮流,增添奶業發展新動能,培育奶業創收新亮點。
20世紀30-40年代,休閑觀光農牧業起始于意大利、奧地利、德國,后陸續擴展至美國、法國、英國等地區。20世紀70-80年代,休閑觀光農牧業逐漸在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國流行風靡。
我國休閑觀光牧場發展至今已有30年左右,現存10余家規模化牧場開展觀光項目。2016年9月,我國農業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指導意見。隨后,農業部畜牧業司印發《關于休閑觀光牧場典型模式的通知》。2017年4月17日,農業部向社會正式推介第一批休閑觀光牧場8家。
體驗模式:華山牧場、生生乳業農牧莊園
體驗模式是休閑農業里慣用的手法。經營者通過開展體驗活動讓用戶或消費者能身臨其境地了解農牧知識、奶業生產知識。休閑觀光牧場采用的體驗模式,如喂養、擠奶、自制牛奶、游牧等形式,能讓用戶或消費者在玩、吃、學等過程中了解品牌和產品。
學習模式:君樂寶優致牧場
學習模式幫助消費者或者用戶提高養殖知識和技術,并學習制作牛奶、養殖等知識。當前休閑觀光牧場都會組建科普館、博物館等。其中,奶牛科普館也是優致牧場的一大亮點,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讓參觀充滿趣味。奶牛互動區、環幕影院、產品互動等區域,則完整呈現了世界奶業發展史及現代化奶牛養殖的相關知識和技術,成為中國現代奶業對外展示的生動窗口。
主題公園模式:子昂牧業
主題公園將會展現農牧企業的生產、加工等產業化的模式。其中,內蒙古子昂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另辟蹊徑,設立奶牛廚房、奶牛賓館,也符合奶牛主題公園趣味性的主題,將奶牛養殖與主題化觀光旅游相結合,在現有的奶牛資源基礎上,加入生態化、主題式觀光旅游,豐富了市民日常娛樂活動,從而使消費者進一步了解奶牛養殖、體驗牧場生活。
全產業鏈模式:飛鶴觀光牧場
全產業鏈模式就是把農牧行業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用戶等各個環節完美地結合,從而提升農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其中,飛鶴乳業在齊扎旅游帶上的扎龍自然保護區附近投資5 000萬元建設飛鶴觀光牧場。牧場集飼草示范種植、奶羊示范養殖、乳制品加工、技術培訓、觀光旅游、牧場體驗和科普教育等項目為一體,總占地面積45.3公頃,計劃飼養優質奶羊1 000頭。
農產品安全模式:河北君樂寶乳業優致牧場、生生乳業農牧莊園、原野有機牧場
生生乳業有限公司圍繞種養加相結合,以“傳遞健康,生生不息”為宗旨,建成了觀光、體驗、娛樂、科普知識宣傳及展示等功能齊全的生態牧場,實現牧草種植、奶牛養殖、乳品加工、生態休閑觀光一體化,形成“種草-養牛-有機肥生產”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形勢倒逼養殖企業拓展經營
面對國內持久低迷的奶業形勢,奶牛養殖企業渴望主宰自己的命運,增強經營自主權,增加營業收入。一些養殖企業特別是區域性有條件的中小養殖企業建設觀光型牧場意愿強烈。
寓教于樂,科普奶業知識,提振國產奶消費信心
觀光奶業能讓游客體驗優質安全牛奶的生產過程,對于城市三代人家庭,尤其是少年兒童有較大的吸引力,通過體會現代養殖理念,展示優質奶源,普及奶業文化,使大眾了解奶業發展新水平,樹立國產奶消費信心。
因地制宜整合資源,促進奶業轉型升級
通過發展觀光奶業,養殖場主既可以因地制宜地綜合利用自身農業環境資源,構建特色經營模式,實現“精致奶業發展”,又可抒發鄉土鄉愁,一手推牛奶消費宣傳,一手推養殖轉型升級,一舉多得。只要做好規劃、標準和管理,不污染環境,融入山清水秀,牛場具有穩定的優質生鮮乳生產能力,依照企業自愿和政府支持,開展休閑觀光牧場是完全可行的。總的看,觀光牧業實為畜牧業發展新業態,能有效增加企業收入,提高國產奶消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