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賢民
(貴州省銅仁公路管理局,貴州 貴陽 554300)
?
公路水毀防治技術
羅賢民
(貴州省銅仁公路管理局,貴州 貴陽 554300)
針對公路水毀防治技術進行分析,提出了公路水毀防治現狀。此外,分析了公路水毀的原因,其內容有:公路環境帶來的影響以及氣候因素的影響等。最后,闡述了公路水毀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對舊路面病害的處理,板角修補,對路面排水設施進行完善,路基不均勻沉降,山地公路水毀治理等幾方面內容。希望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分析,為公路水毀防治工作提出一定幫助。
公路水毀防治;環境;氣候;銑刨;裂縫
(1)舊路面的銑刨
對水泥路面進行瀝青罩面,先要對舊有路面實施銑刨處理,銑刨深度一般為0.5~1 cm。銑刨之后,及時對路面上的雜物、泥土以及廢料進行及時處理,如果條件允許,可以使用高壓水對路面進行清洗,然后晾曬。對路面清潔情況和干燥情況進行檢查,等到所有標準均達到規定的時候,便可以對路面進行瀝青罩面,使瀝青面層和舊水泥路面有效連接在一起,最終能夠共同承擔路面車輛的荷載。
(2)水毀裂縫的處理
對于公路工程中的橫縱裂縫和縱橫接縫而言,對路面水毀病害的處理過程中,可以使用瀝青混凝土對路面病害處進行復合,進而對反射裂縫進行防治。對路面進行防治過程中,需要按照以下幾項工序進行,先清掃路面,使用強力吹風機將路面上的顆粒清除。這時在裂縫兩側銑刨5 cm,深度大約在7~8 mm,寬為10 cm。然后再用吹風機,將凹槽當中的雜質清除。
對接縫和裂縫進行處理,先在凹槽的內壁上涂抹上一層剛性聚合物,然后養護一個小時,養護完成后,再在上面均勻的涂抹一層聚合物,需要注意的是,厚度在1~2 mm之間,這時在上面粘上一層無紡布,聚合半小時之后,將細沙均勻撒在無紡布上。對其進行壓實,可以使用小型壓實設備,將細沙壓實。最后,還需要養護1~2 h,使用吹風機對表面上沒有帖牢固的浮砂進行清理。
對于角隅斷裂病害較輕的路段,可以對裂縫進行補修,而對于比較嚴重的裂縫而言,則需要對這一部位進行材質進行更換。處于兩者之間的裂縫,采用以下措施進行修補,先確定切割范圍,沿著板角斷裂裂縫以外的10~30 cm將切割線標注上,將梯形作為主要形式,形成一定修補板塊。對切割機進行切縫處理之后,使用液壓鎬將已經破損的地方鑿除,對這一位置進行鑿除處理之后,防止將原有鋼筋切斷,確保鑿縫處于垂直狀態。在道路當中,針對已有的缺陷傳力桿,要對其進行及時更換,為了促新老混凝土之間傳力性能良好,可以在切面上,灑上一層水泥凈漿,促使新老混凝土的粘結性得以增強。
為了對公路水毀進行有效預防,需要對路面排水系統進行科學預防。其中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因為主干道兩邊已經有了一個相對完善的排水設施,對舊路進行改造過程中,需要在路面上加高大約5 cm的高度,這樣能夠防止新路面排水不暢,同時也要將雨水污水檢查井、雨水口和通信井等均提升5 cm。(2)對局部排水不暢位置,重新對排水設置進行修正,從而保障排水系統能夠正常通暢,降低路面的積水,預防路面上的積水深入到路基當中,促使公路水毀現象得到保障。
針對公路水毀病害進行分析,路基處于軟土性狀,可能會導致路基出現不均勻沉降。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對夯實方式和碎石樁方式相互結合,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路路基的處理質量。使用強夯法對路基進行加固過程中,采用先深后淺的方式,待到對軟土路基加固完成之后,再使用推土機將其填平。公路工程圖案圖路基夯實加固完成之后,需要使用科學檢測方式對軟土地基質量進行檢查 ,經過檢測之后的上層密度比下層圖紙密度小的時候,就說明夯實加固方式沒能滿足要求。為了使夯實加固法加固效果得到提升,要將夯實深度適當增加。
相應技術人員,結合公路實際情況進行技術改造,降低水毀發生率。遵循建養并重原則,對管理模式進行大力強化。采取養護措施,提升公路技術等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路通行能力,促使水毀情況發生幾率得以降低。
當水毀事故發生之后,相關部門及時派遣搶險人員到現場進行搶險,若路面路基發生較為嚴重的坍塌,對行人和車輛安全造成威脅的時候,要安排專人在搶險路段栽上警示樁,對過往車輛起到提醒作用。此后,需要將路段實際情況報送給管理局工程科,制定科學搶修方案,盡快恢復搶修路段車輛通行,確保行車安全。這種情況下,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促使受到水毀影響的路段恢復暢通,并且將經濟損失降到最小。
若要從根本上降低路面水或者河水等對路基邊坡帶來的危害,需要技術人員結合工程地區實際情況,制定相應護面墻,可以建造砌石護面墻,阻擋邊坡滑塌或泥石流等災害。也可以沿著溪線加固路段,然后以水的深度和流速為依據,設置相應擋土墻對其進行防護,然后根據水流流向,促使水流狀態得到改變。從長遠的角度講,可以對公路實施綠化造林方式,從而提高公路美觀性,并且防止水土流失,大大提高了對水毀的防御能力。
[1] 李楊梅. 淺談賀蘭山北段腹地公路水毀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民營科技,2014,(11):172-173.
[2] 邢智博. 對山區公路小橋涵的水毀防治技術研究[J].科技資訊,2013,(14):37-38.
[3] 趙歡,賀中統. 山區公路水毀調查分析與防治對策[J].交通企業管理,2013,(9):50-52.
2016-11-14
羅賢民(1974-),男,貴州銅仁人,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養護。
U418.5+4
C
1008-3383(2017)05-0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