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自強
(貴州省交通建設咨詢監理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
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趙自強
(貴州省交通建設咨詢監理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基于目前道路橋梁沉降段施工建設應用路基路面施工技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分析了沉降病害發生的原因和施工技術應用現狀,并提出了具體問題的解決對策,其目的是為相關建設者提供一些借鑒。結果表明,要想優化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必須充分結合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關的施工技術應用方法和標準。
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壓實度
1.1 橋頭搭板與橋梁伸縮縫連接不合理
道路橋梁橋臺沉降和橋頭填土連接存在差異,這就容易引起橋梁伸縮縫和橋頭搭板連接不合理問題的出現。例如,道路橋梁路基路面結構運行使用過程中,其接口處常出現階梯狀縫隙,這就嚴重影響了車輛形式的舒適性和速度。與此同時,搭板與伸縮縫連接不合理問題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程結構所要承擔的壓力,這就導致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極易出現交通安全事故。
1.2 路基路面結構平整度不夠
路基路面是道路橋梁建設使用過程中的重要基礎結構,其平整度能直接影響整個路橋結構的作用質量。然而,基層平整度施工管理以及控制措施不到位,使得路基路面出現了波浪形狀的作用狀態。這是路橋路面施工技術控制效果不高的主要顯現。在此情況下,平整度下降,將嚴重影響車輛行駛的速度,還會降低車輛輪胎的使用壽命。具體來說,平整度施工管理是由攤鋪設備或是壓路機來實現控制的,而施工操作人員的專業技能不過關,這就使得施工技術無法發揮出其真正的作用價值。
1.3 路基路面結構受損及地基塌陷
據相關調查顯示,道路橋梁在投入使用不久后,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損傷。這是因為沉降施工段施工建設人員僅將注意力集中在平整度的控制,而忽略了路基結構的夯實質量。這種情況,就使得路面基層荷載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進而出現不均勻分布的問題,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路基路面出現開裂情況。這里指的影響因素包括:施工材料配比不合理、溫度變化控制效果不高等。此外,路基路面還會出現反射性裂縫、伸縮性能不夠等問題,從而加快路基路面結構的破壞。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道路橋梁路基路面結構施工受軟土地基的影響,即其較高的含水量會將結構的抗剪能力和承載力,從而使沉降段的作用穩定性難以得到保證。
2.1 完善路橋沉降段結構形式
就目前來說,我國相關管理部門并沒有針對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結構制定了一個搭板設計的統一標準。為此,結構設計人員要根據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的工作經驗,來完善路橋沉降段的結構設計。具體來說,設計人員應以橋頭路堤、橋臺沉降量以及通車作為設計依據,以減小路基填土的位移和土層側向移動問題的影響。這樣一來,就能增強路橋路基路面結構設計的穩定性和降低沉降程度和影響范圍。例如,設計人員可采用強度漸變段設計技術,來將沉降段的沉降差異控制在5 cm以內。
2.2 合理選擇路堤填料
對于路基結構平整度達不到設計要求的問題,施工技術應在選擇路堤填料的過程中,對所處土壤環境進行檢測。這樣一來,技術應用人員就能根據檢測到的數據結果進行分析,以選擇具有滿足填充性能質量要求的施工材料進行路堤填充施工操作。例如,沙石類施工材料就是較好的填充施工選擇,其含水量較少且滲水性能高,這就意味著其不易受溫度氣候等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路堤填料的施工選擇不能使用淤泥、沼澤土以及含有雜物等含水量較高的材料,來進行道路橋梁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
2.3 提高橋臺軟基處理效果
軟基是造成路基路面結構出現損傷和變形塌陷的直接原因,為此,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應采用橋臺軟基處理施工技術來進行問題處理。具體來說,施工技術人員可采用水泥噴樁地基法,來縮短施工作業周期。這樣一來,水泥噴樁復合地基就能起到良好的加固作用,從而降低變形塌陷或是結構損傷的問題的出現。然后,這一施工技術應用的造價成本較高,為此,施工技術人員要以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為依據,來選擇科學合理的橋臺路基施工方案。例如,為避免軟土路基對沉降段結構的不穩定性影響,施工技術人員可對橋臺地段進行長時間的預壓,從而提高地基的牢固性和承載力。
2.4 優化沉降段排水設施
降水量增加是導致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結構出現沉降病害的又一原因,為此,施工技術人員應充分考慮當地季節性的降雨量問題,以避免在雨水充沛期開展施工建設。此外,對于一些降水量較大地區,施工技術人員應加強防水工作,即通過設置一定數量的溝槽和排水管,來防止雨水集中在路橋沉降段。這樣一來,就能避免雨水對道路橋梁填土結構造成浸泡影響,從而降低路基結構發生坍塌和路面出現損壞問題的幾率。值得注意的是,在調查地區降水量時,施工技術人員要以地區所處地下水活動情況作為主要依據。如果地下水水位較高,施工技術人員可通過太高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高度,從而避免受雨水長期浸泡所帶來的影響。
綜上所述,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是保證道路交通不受軟土地基、降水量以及地下水水位影響的重要技術內容。然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路基路面結構施工技術并沒有滿足平整度、強度以及軟土地基處理的設計要求,這就使得道路橋梁工程建設使用的安全性耐久性受到了一定影響。為此,施工技術人員應通過完善路橋沉降段結構形式、合理選擇路堤填料、提高橋臺軟基處理效果以及優化沉降段排水設施,來滿足交通運輸業快速穩定發展對路橋路基路面結構作用效果提出了的要求。這是實現當前交通運輸網絡高質量擴大建設規模和范圍的重要技術研究課題,因而,相關人員應加大對其的研究力度,從而作用于實際建設使用。
[1] 馬東旭.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5,(1):254-255-259.
[2] 沈義.道路橋梁工程項目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淺述[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101-103.
[3] 馬麗莎,尹曄.當前路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探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3,(7):16-178-180.
2017-03-14
趙自強(1986-),男,河南滑縣人,工程師,研究方向:道路橋梁施工。
U416.1
C
1008-3383(2017)05-0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