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龍
(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術
張 龍
(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保證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統的通暢,是高速公路工程建設的基礎性要求,同時也是保證高速公路整體建設水平的必要手段。圍繞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對其施工技術的要點與優化措施進行了詳細分析,以供參考。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
(1)邊溝
在高速公路路基挖方段與填土高度小于邊溝深度的填方地段需要設置邊溝,在平原地區及重丘山嶺區需要針對邊溝進行出水口的分段設置,通常情況下,在降水頻繁的地區需要保證梯形邊溝每段長度不超過300 m,三角形邊溝不超過200 m。在平曲線處邊溝施工時,溝底縱坡需要與曲線前后溝底縱坡平順銜接,禁止曲線內側有積水外溢現象的出現。其次,曲線外側邊溝的深度需要依據實際情況適當加深,并保證其增加值與超高值數值相同。此外,在邊溝加固施工中,需要采用干砌片石對邊溝進行鋪砌,并在此過程中采用平整面比例較大的片石,同時用小石子將砌縫嵌緊。而對于漿砌片石鋪砌來說,需要保證砌縫砂漿的飽滿度,降低溝身漏水的出現,如果溝底為抹面,則需要保證其平整度與光滑度。
(2)截水溝
在無棄土的情況下,截水溝的邊緣離開挖方路基坡頂的距離需要依據土質而定,一般說來,在普通土質下距離為5 m左右,在黃土地區其距離應不超過10 m。將截水溝挖出的土在路塹與截水溝之間進行夯實,并在臺頂筑成2%傾向截水溝的橫坡。其次,在路基上方有棄土存在時,需要將截水溝與棄土堆的距離設置在1~5 m的范圍之內,并保證棄土堆坡腳與路基挖方坡頂的距離大于10 m。此外,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溝與路堤坡腳的距離需要在2 m以上,路堤與截水溝之間需要用土進行填埋與夯實,使路堤內側的地面水向截水溝流動。
(3)排水溝
首先要保證排水溝的線型足夠平順,如無特殊要求需要采用直線型,并在轉彎的位置做成弧線形,以保證水流的速度不受影響,其半徑需要在10 m以上,且將排水溝的長度設置與工程施工條件及要求緊密聯系起來,一般不允許超過500 m。在沿路線布設排水溝的過程中,需要使排水溝的位置盡可能原理路基,與路基坡腳的距離不得小于3 m。如果邊溝、排水溝等因縱坡角度過大而使水流速度比溝底、溝壁土的容許沖刷流速大時,需要及時實施加固措施,避免水流溢出。
(4)跌水與急流槽
在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設施中,跌水與急流槽的結構需要以漿砌圬工為主,并綜合考慮施工地區的地形、水文地質等因素,以確定跌水的臺階高度。其次,急流槽的縱坡比例不允許超過1∶1.5,保證其與地面坡度具有較高的配合程度。如果急流槽的長度較長,則需要在槽底設置幾個縱坡,通常縱坡的坡度依據從上到下的順序呈現由陡逐漸變緩的趨勢。必要時可以對急流槽進行分段砌筑施工,將每段的長度控制在10 m以內,該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利用防水材料對接頭處進行緊密填塞,保證接頭處無縫隙。
(1)明溝
明溝的施工主要以“機械為主,人工輔助”的方式進行,施工過程中需要重視安全施工,避免因施工引發的坍塌事故出現。在土質均勻、開挖深度符合施工要求的情況下,可以免去其他挖方邊坡的支撐,如果開挖的深度較深或者土質的情況較差,則必須實施支撐措施,同時需要在溝槽開挖完成后及時實施砌筑設施施工,以保證明溝的穩定性。
(2)暗溝
如果高速公路路基暗溝的施工以砼澆筑為主,則需要在溝壁與含水地層接觸面的高度處進行滲水孔的設置,并在溝壁外側設置反濾層。沿溝縱向每10~15 m進行沉降縫的設置。在暗管的采用中,需要保證管底縱坡不小于0.5%,并對管底的高度進行科學設置,避免倒灌的出現。此外,在暗溝的施工過程中,需要避免沙粒或者泥土落入溝槽內,以保證水流的通暢性。
(3)滲井
滲井的直徑需要依據施工要求及施工區的土質情況確定,材料填入需要以“從中心向四周”為原則,且砂石填料的分層次填入需要保證“由粗而細”的順序,同時對粗料進行滲水處理,對細料進行反濾,并在施工過程中用鐵皮套筒分隔,保證不同粒徑的材料順利填入。此外,在下層透水范圍內進行碎石或者卵石的填入,井壁和填充料之間需要由反濾層的設置。
[1] 謝石,吳銀亮. 高溫多雨山區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技術淺談[J]. 中國西部科技,2010,(32):28-30.
[2] 楊高貴.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要點[J]. 交通世界,2017,(1):85-86.
[3] 鄭敏.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 黑龍江交通科技,2015,(4):47.
2016-11-15
U416.1
C
1008-3383(2017)05-00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