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 莉
·護理管理·
健康教育管理對兒科門診糾紛及家長滿意度的影響
利 莉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管理對兒科門診護理糾紛及家長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選擇我院兒科門診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患兒206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兒及家長(或監護人)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3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予以健康教育管理。比較兩組護理糾紛發生率、護理差錯發生率、患兒家長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護理糾紛和護理差錯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兒家長健康知識評分和護理滿意評分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兒科門診為患兒家長提供健康教育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患兒家長健康知識水平和護理滿意度,并降低護理糾紛發生率和護理差錯發生率。
健康教育;兒科門診;醫療糾紛
health education;pediatric outpatient;medical disputes
現代“421”的家庭結構模式加大了兒科護理難度[1]。從兒科門診護理實踐來看,家長或監護人過于緊張和健康知識缺乏是護理面臨的主要問題[2]。家長或監護人過于緊張很大程度上又與健康知識缺乏有密切的關系[3]。因此,強化患兒家長及監護人的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在兒科門診護理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傳統的兒科門診護理側重于技能操作層面,對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難以滿足患兒家長健康教育需要,護理糾紛率較高,患兒家長對護理滿意率較低[4]。我院兒科門診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患兒206例為研究對象,探討健康教育管理在兒科門診健康教育中的運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兒科門診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患兒206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均為門診患兒;(2)年齡3個月~12歲;(3)患兒家長或監護人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經診斷需要住院治療者;(2)患兒病情較重或較急者;(3)患兒父母(或監護人)不配合治療與護理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兒及家長(或監護人)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3例。觀察組男性57例,女性46例,年齡3個月~12歲,平均(5.62±1.37)歲。父母或監護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人,高中36人,大專25人,本科及以上23人。對照組男性56例,女性47例,年齡3個月~12歲,平均(5.75±1.44)歲。父母或監護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人,高中38人,大專26人,本科及以上22人。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實施健康教育管理。
1.2.1 以咨詢臺為載體,開展健康教育管理 根據兒科門診既往臨床實踐,梳理兒科門診常見疾病,并編印兒科常見疾病知識健康教育單和健康教育宣傳冊。內容包括:常見疾病種類、發病原因、治療基本原則與注意事項、居家照顧指導等。宣傳冊在門診大廳供患兒家長免費領取、閱讀。
1.2.2 重視患兒家長及監護人的情緒安撫 兒科患兒家長普遍存在明顯的擔憂和焦慮,心理狀況較差,需要來自專業人員的專業指導和安撫[5]。應針對患兒家長的擔憂,做好心理安撫,通過客觀介紹患兒病情,穩定家長情緒。
1.2.3 整合各類資源,積極開展健康教育管理 在兒科門診輸液室電視、門診大廳液晶顯示屏、閱覽架等傳統健康教育渠道的同時,積極挖掘“互聯網+”在兒科門診健康教育中的運用,探索微信健康教育、QQ群健康教育等新型模式。
1.2.4 開展各類專題健康教育 結合患兒家長需要、季節變化等,定期開展各類健康教育。如在季節交替時期,側重于感冒預防與控制教育;在手足口疫流行時期,舉辦手足口疫預防講座等[6]。做好各類檢查的必要說明工作,強調檢查對治療的意義,交待檢查各階段的注意事項,幫助患兒和家長消除恐懼心理。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護理糾紛發生率和護理差錯發生率。采用我院的《健康教育評估記錄單》和《門急診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對患兒家長健康知識掌握和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總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兒家長健康知識掌握狀況越好,護理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2.1 兩組護理糾紛、護理差錯發生率的比較,表1

表1 兩組護理糾紛、護理差錯發生率的比較 n(%)
2.2 兩組患兒家長健康知識掌握、護理滿意度評分的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兒家長健康知識掌握、護理滿意度評分的比較 (分,±S)
健康教育是兒科門診護理的重要環節。由于患兒家長普遍存在焦慮、緊張、擔憂等情緒,加之患兒家長缺乏必要的兒科專業知識,兒科又是醫院最容易發生護理糾紛的科室之一[7]。針對兒科門診的實際情況,護理中需要高度重視健康教育。通過健康教育,能夠幫助患兒家長客觀認識子女的疾病,并起到較好的心情穩定器作用,讓患兒家長能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配合治療和護理,為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提供良好的醫患、護患環境。但在兒科門診傳統護理模式中,受制于護理理念、護理人力資源等制約因素,對患兒家長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造成患兒家長對治療的不理解、不滿意,并易引起護理糾紛[8]。針對這一情況,有必要強化兒科門診患兒家長的健康教育,幫助他們正確認識患兒疾病[3],指導患兒家長正確地實施居家照顧。我科在門診護理實踐中,健康教育管理采用健康教育宣傳冊,整合各類健康教育資源,尤其是在利用傳統健康教育渠道的同時,還結合當前的“互聯網+”,利用微信、QQ群等方式進行健康教育,豐富了健康教育方式。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家長健康知識掌握評分為(94.75±3.48)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健康教育管理有利于改善患兒家長健康知識掌握情況。隨著家長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提高,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也顯著提高。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5.36±4.51)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與鐘林莉等[9]報道相一致。健康教育可以提升患兒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通過健康教育,患兒家長能夠更客觀的認識治療過程,有效消除了診治中的患者信息劣勢[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糾紛和護理差錯發生率分別為1.94%、0.00%,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健康教育管理能夠有效消除兒科門診的護理糾紛率和護理差錯率。郭慧芳[11]認為,健康教育是兒科門診護理的關鍵環節,是落實兒科門診細節護理的必然要求。研究結果也肯定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兒科門診護理糾紛率和護理差錯率。同時,還應創新兒科門診健康教育模式,以滿足患兒家長對健康教育的實際需要。
綜上所述,在兒科門診為患兒家長提供健康教育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患兒家長健康知識水平和護理滿意度,并降低護理糾紛發生率和護理差錯發生率。
1 韓穎.細節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5,17(11):77~79.
2 劉學會,吳偉宏,陳曉理.兒科門診優質規范化護理對減少糾紛的分析及防范管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9):148~150.
3 陳小華.兒科門診優質護理的實踐與體會[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4,(4):173~174.
4 李淑萍.兒科門診預分診過程中的護患溝通技巧[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4,14(11):86~87,91.
5 阮曉玲,邱瑜,黃建平.優質護理服務對兒科門診輸液室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2,18(15):122~124.
6 熊勇,姜玉娥,付四毛,等.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兒科門診輸液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2):52~55.
7 李莉莉,李小紅,張潔.兒科門診輸液安全管理探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23):3375~3377.
8 程梅.兒科門診疾病種類及特點的分析與建議[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13):152~153.
9 鐘林莉,陶光宇.健康教育在提高兒科門診服務質量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4,11(34):59,64.
10 戴麗霞.兒科門診輸液服務護理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21):76~77.
11 郭慧芳.細致化護理在兒科輸液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1):323~324.
10.3969/j.issn.1671-8933.2016.06.031
435000 鄂東醫療集團黃石市中心醫院兒科門診 黃石
利莉,女,本科,主管護師
R193;R72;R197
201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