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對立撕裂著美國社會,而今年《腫瘤流行病學,生物標志物和預防》(Cancer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Biomarkers)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貧富的差異也在撕裂著癌癥疾病譜。
科學家很早就發現,癌癥的疾病譜在窮人與富人之間是不同的。2009年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顯示,高中以下學歷的男性與女性的肺癌風險,分別是高中以上學歷男女的3.01倍與2.02倍。家庭年收入低于12500美元的人,患肺癌的風險是家庭年收入50000美元以上的1.7倍。同時,低收入的人群患晚期乳腺癌與晚期前列腺癌的風險較高。
2016年這項新研究同樣來自美國科學家。新研究佐證了2009年的研究,科學家發現,幼時家庭或者街區社會經濟狀況較差的人,比較容易得宮頸癌,但不大容易得乳腺癌、前列腺癌與惡性黑色素瘤,而家庭或街區社會經濟狀況較好的人則恰恰相反。
2009年研究與2016年研究都證實,社會經濟狀況(SES)與癌癥存在相關性。在富家子和貧家子身上,癌癥的發病率表現出很大的不同。富裕、貧窮本身并不會誘導癌癥,但富裕貧窮改變了人的社會行為模式,從而改變了癌癥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