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雖處冬月,但是在江蘇省宿城區(qū)羅圩鄉(xiāng)平樓村村民的臉上卻洋溢著如春般的笑容。2016年以來,該村在市交通運輸局幫助下,一條條平坦的水泥路鋪到了農戶家門口,一個個致富的新點子撐滿了農民的錢袋子……昔日貧窮的平樓村處處呈現新景象,無不印證著市交通運輸局在“掛村包戶”工作中不斷取得的新成績。
道路改建暢通脫貧攻堅之路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由于資金缺乏,平樓村部分道路條件較差,一直以來,出行問題始終是村民心頭的煩惱。
2016年4月,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沈學標到羅圩鄉(xiāng)平樓村開展掛鉤幫扶調研,實地查看該村村居、集體經濟發(fā)展及道路建設等方面情況,并深入貧困戶家中走訪慰問,詳細了解貧困戶家庭生產、生活情況,面臨的困難和急需解決的問題。在調研中,沈學標意識到,只有把路修好了,才能打通對外交通,從而促進農民增收、產業(yè)增效,早日讓平樓村實現脫貧致富。
為此,該局利用行業(yè)特點,積極向省級主管部門爭取,將羅圩鄉(xiāng)2016年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和鎮(zhèn)村公交道路改造列入計劃,改造了四條鎮(zhèn)村公交道路共計17.52公里。
為進一步改善村內道路設施,2016年11月,該局對村內道路進行硬化改造,解決居民雨天出行不便及農副產品運出外銷問題。
農村公路的功能完善和安全保障是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推進農村公路由“通達”向“通暢”轉型的重要抓手。為此,該局所屬市公路管理處對“掛村包戶”扶貧對象市國開區(qū)南蔡鄉(xiāng)南蔡居委會道路進行改建,推進農村公路功能提升及安保工程示范創(chuàng)建。
“以前的泥巴路路面坑坑洼洼,下雨下雪出行都不方便,現在好了,路修得又寬又平坦,出行方便了,脫貧致富也更加有希望了。”每天都會到道路施工現場瞧一瞧的平樓村村民張玉保滿心喜悅地說。
結對幫扶盡心竭力辦好事實事
“要勇敢面對生活,有困難找局黨委。”2016年9月14日,沈學標在平樓村走訪慰問時,對貧困戶陳茂好說。
陳茂好的丈夫因白血病去世,留下兩位老人和三個孩子,生活十分困難。在得知這一情況后,沈學標為她送去了慰問金,并叮囑該局駐村干部及時做好幫扶工作,幫助貧困戶渡過難關。
同時,該局認真部署結對幫扶對象見面慰問工作,要求該局直屬各單位制訂好本單位“一對一”的幫扶計劃,落實有效的“點對點”脫貧措施。
2016年4月,該局所屬市公路管理處全體干部職工到南蔡鄉(xiāng)低收入貧困戶家中進行走訪慰問,詳細了解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并送上慰問金;農忙時節(jié),該處購置化肥和農藥分發(fā)到每一位低收入貧困戶手中;9月,在“金秋助學”活動中,向低收入貧困戶家中尚在讀書的子女發(fā)放慰問金;中秋節(jié)期間,該處全體干部職工前往各自結對的低收入貧困戶家中走訪慰問,為他們送上大米、色拉油等慰問品和慰問金;12月,在扶貧“統一活動日”期間,該處干部職工又為貧困戶送去了慰問品。
此外,該局還積極做好幫扶工作的內部督查工作,定期召開交通系統下屬單位的扶貧推進會,確保下屬單位結對幫扶工作齊頭并進,共同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宿豫區(qū)來龍鎮(zhèn)路墩村低收入貧困戶韓樹田是該局航道處職工陳海濤的結對幫扶對象,老韓家共有5口人,上有一位年過八旬的老母親,老伴患有甲亢和風濕,長年服藥,不能從事體力勞動,39歲的大兒子因患有小兒麻痹至今未婚,33歲的小兒子雖曾有過婚史,卻因家貧導致婚姻破裂。受年齡、婚姻、疾病等因素影響,家庭人均年收入僅有4000余元,且主要來源于土地。陳海濤鼓勵其兩個兒子積極就業(yè)并幫助尋找合適崗位,目前,老韓小兒子已在北京從事架子工,大兒子也即將在宿遷實現就業(yè)。同時,陳海濤幫助老韓夫婦小規(guī)模喂養(yǎng)母豬,第一批小豬仔即將出生。老韓逢人就夸,“交通局的同志幫扶那是真心實意地,今年脫貧很有希望,明年收入還會更多,感謝黨的好政策。”
產業(yè)扶貧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zhàn)
“幫扶要雪中送炭,幫到群眾的心坎上,扶到急需處,盡最大努力真心實意地為農民辦實事、解難題。”在確定了幫扶工作任務后,該局極力破除“等、靠、要”思想,積極發(fā)展謀劃產業(yè)扶貧,從深入挖掘貧困戶勞動能力著手,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把實現貧困戶增收作為目標。
針對貧困村基本公共服務不足的狀況,該局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大力發(fā)展教育、技能培訓、文化、衛(wèi)生等社會事業(yè)。幫扶以來,先后多次舉辦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手把手、面對面地向貧困戶傳授先進種植技術。
該局所屬航道管理處與幫扶村來龍鎮(zhèn)路墩村共同舉辦了農村養(yǎng)殖業(yè)技術培訓和農作物種植技術知識講座等,改變了以往“想致富、沒技術”的狀況,為扶貧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并購置了兩臺新型農機,以解決幫扶村村民“三夏”農機需求問題。據了解,該處結對幫扶的37戶農戶,已有12戶成功脫貧,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余萬元,年初制定的低收入農戶脫貧計劃也已全部完成,提前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達的指標任務。
為改善村便民服務大廳的工作環(huán)境,該局為平樓村調劑電腦和打印機各1臺,安裝柜式空調1部,壁掛式空調1部,購置大型耕地、還田機械,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2016年8月,該局還分批次組織平樓村43戶結對幫扶家庭成員到醫(yī)院免費體檢,并請醫(yī)院專家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向村民傳播健康生活理念,著力解決讓村民“少生病”的問題。
同時,該局還組織干部職工捐款設立交通補助基金,用于貧困家庭子女入學乘車交通補助,幫助減輕貧困家庭負擔。
走出機關大院,走進農家小院,市交通運輸系統廣大黨員干部帶著真心與真情、關懷與暖意,與村居干部共話集體經濟發(fā)展,與結對貧困戶共聊家長里短,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念也更足更實。
“把扶貧工作納入績效考核,以扶貧成效來衡量干部的管理水平,充分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舉行業(yè)之力參與脫貧攻堅,確保如期完成市委、市政府布置的脫貧任務,最終帶領鄉(xiāng)親們走上致富路。”沈學標滿懷自信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