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明
摘要:經典誦讀指的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誦讀中華民族傳統經典文學作品,幫助他們積累知識、增強記憶力,并傳承民族文化和培養道德品質,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但是在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教師需給予格外關注。本文針對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析,同時提出一些合理化教學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問題;對策
近年來,隨著經典誦讀活動在小學教育中的熱烈展開,不少經典文學作品步入語文課堂,對整個教學活動產生重大影響和積極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展開經典誦讀教學,不僅可促進教學的發展,還可拓展學生的視野,讓他們接受我國經典文學的熏陶。為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著重解析經典誦讀教學中的問題,采用科學合理的對策幫助學生更好的誦讀經典。
一、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第一,誦讀時間難以保障,不少學校都沒有為安排固定的時間開展經典誦讀教學,語文教師通常將經典誦讀時間安排在早讀或課下,讓小學生主觀認為經典誦讀并不重要,在誦讀過程中難以全身心的投入,而且經典誦讀教學尚未形成完整體系。第二,經典誦讀范圍狹窄,很多學校并沒有為學生訂閱經典誦讀教材,導致他們的經典誦讀范圍僅僅局限與語文教材內容,課外誦讀并未開展,小學生的視野被限制難以進行很好的經典誦讀,這對于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來說極為不利。第三,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對經典誦讀教學存在誤解,并未當作常規教學,往往認為經典誦讀屬于小學生的課外活動,導致他們的經典誦讀時間不連貫、不固定;或者要求小學生在經典誦讀中死記硬背,并沒有體會這些經典作品的背后含義。
二、解決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問題的合理對策
1、創建書香校園,安排經典誦讀時間。學校作為小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場所,和諧優美的校園環境可以使他們身心愉悅,不僅有利于教育教學的展開,還能夠使其健康成長。因此,在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學校應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堅持“環境育人”的教育原則,從建設校園環境著手,努力營造書香校園氛圍,推動經典誦讀教學活動的展開,盡量將校園變得富有情趣和富有詩意。讓小學生充分感受到經典文化的氣息,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樹立誦讀經典的意識,在經典誦讀氛圍中健康成長、快樂學習。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需為學生合理安排經典誦讀時間,根據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和經典誦讀內容,制定合理的經典誦讀時間安排表,每周保證至少安排三個課時制定學生進行經典誦讀,從實際行動中突出對經典誦讀的重視,讓他們的誦讀時間變得固定、連貫,并逐步養成良好的經典誦讀習慣。
2、加強師資培訓,拓展經典誦讀范圍。要想真正解決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起著關鍵性作用,他們應正視經典誦讀教學,明確教學意義和目的,引領學生進行高質量的經典誦讀,從而發揮經典誦讀教學的作用和價值。為此,學校可讓骨干語文教師參加經典誦讀教學的培訓、座談會、學術探討等,回校之后舉辦交流會,將自己的見聞和其他教師分享。當然,學校也可邀請一些經典誦讀的專業人士開展講座,指導語文教師如何開展經典誦讀教學,增強師資力量。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需充分拓展學生的經典誦讀范圍,除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之外,還應適當引入新的經典誦讀內容增長見聞。適合小學生進行經典誦讀的文學作品包括《三字經》、《弟子規》、《敕勒歌》、《江南》、《安徒生童話》和《伊索寓言》等。通過開闊小學生的經典誦讀視野,達到心靈熏陶和情操陶冶的目的。
3、進行誦讀指導,促使學生熱愛經典。在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教師應起到帶頭作用帶領學生一起誦讀,做好誦讀指導工作幫助他們逐漸消除抵觸心理,運用多種多樣的誦讀方式,使其主動參與誦讀和樂于背誦。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可運用游戲教學法指導學生進行經典誦讀,將班內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將需要背誦的內容改變為舞臺劇或小品,在表演中背誦,不僅可加深學生對經典文學作品的理解,還可激發他們的誦讀熱情。同時,教師可傳授給小學生誦讀經典的方法,可以是簫聲默讀,也可以是大聲朗讀,或者是分組對讀,讓他們通過反復誦讀來增強語感,最終熟練誦讀經典。教師也可采用營造情境法指導小學生誦讀經典,讓他們在情境中進行更好的誦讀,當學生在誦讀歡快格調的古詩詞時,可播放歡快的音樂;當誦讀悲傷離別的古詩詞時,就播放傷感的音樂,以此使其熱愛經典誦讀。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教師需在思想意識上高度重視努力解決問題,為小學生提供充足的誦讀時間,創設良好的誦讀氛圍,補充課外經典誦讀作品,并指導他們掌握誦讀方法,不斷優化和完善經典誦讀教學,促使小學生得以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鄔靚嬋.)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2] 張春紅.)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才智,2015,27:38.
[3] 張崇德.)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新課程(上),2016,0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