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要:語文作為一門提高學生語言素養,培養學生審美與欣賞、表達與交流等綜合能力的重要學科,正在不斷地隨著課程改革的進程實現著自我突破。為了順應時代發展,初中語文的教學理念正在逐步完成其轉型過程,以促進學生終身學習和個人發展?;诋斍敖逃尘?,對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進行說明,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學習;激發興趣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統一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通過教師的引導,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發掘學生的潛力,使得學生們在不斷學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學生自主學習的養成對學生今后的學習以及生活都有很大幫助,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人們一生中的大事,可以使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走的更遠。學生自主學習的養成,為其在以后工作生活中更好的解決遇到的問題,從容應對遇到的各種挑戰,適應社會的發展。
二、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語文是一門涉及多方面的學科,從多方面的教學內容出發,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有很大的好處。然而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卻存在諸多的問題,正是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語文教學效果停步不前,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使人們意識到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是多么重要。為了能夠改善這一現象,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教學中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教學。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具體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受我國教育大背景的影響,學校開展的教學活動都帶有或多或少的功利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認為習慣的培養是一個既緩慢又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因而教師對學生的習慣培養沒有給予充足的重視。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過于傳統,無法激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置身在課堂氛圍不活躍的環境下,難以調動主觀能動性,使得教師的教學進度變慢,從而不能有效完成教學任務,也就沒有多余時間去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好處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好處:第一,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拓寬知識領域以及提升綜合素養的關鍵時期,把握好這一關鍵時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第二,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一旦習慣養成也難以改掉,因此,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不僅是對語文學科,而且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著重要的基礎作用。第三,改變學生以往存在的不良習慣,端正學生自身的行為,對學生未來在社會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方法
1、構建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教師要避免“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例如,《安塞腰鼓》一課的學習,老師可以現播放一段視頻,讓學生們感受腰鼓的磅礴氣勢,首先活躍一下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小組探討的模式教學,這就要求學生對本篇文章提前預習,并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討,說出對文章的理解,最后由老師帶領大家進行文章的分析。通過問題的探討進而總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積極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的進行培養。
2、初中語文老師要鼓勵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并能持之以恒。在上課之前,對要學習的新知識做好預習,這樣學生就會自己去發現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并且會自己主動地去研究其中的規律、性質。因為課前預習環節要靠學生自己獨立完成,這一過程正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通過課前預習可以從學生的思想上由“老師要我去聽課”變為“我要去聽課”。在學生的課前預習沒有形成一定的基礎之前,老師要給予必要的幫助,引領學生怎樣去預習,例如,在預習朱自清的《春》這篇文章時,老師要幫助學生制訂預習目標,要弄明白作者的生平簡介,作者寫這篇文章時的時代背景,將文中的生字通過查字典等方式去認識,再深入一些的問題是通過這篇文章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等問題。通過自己的學習,學生對這部分問題有了自己的答案,然后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答案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
3、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率。教師做好引導者的角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探索中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例如,在古文的學習過程中,某些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語表達,像古代官員的升遷與貶官,有較多的說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其進行總結,并列表對比詞語的意思。并復習以前學過的古文,找出課文中的例句,加深對詞語的理解。通過溫故知新的學習方法,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掌握了新的學習方法,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
4、老師要多給學生創造相互交流的機會。交流也是學習的一種形式,學生之間的交流多是以自主學習為主,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表達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以及自己所不了解的地方,有助于提高學生之間溝通、表詞達意的準確度,通過傾聽別人的體會和意見,可以起到互相補充,共同進步的作用。在課堂上老師要給出學生交流的機會,學生有了疑問通過相互交流可以起到釋疑的效果,根據自己的思路框架對自己的想法進行研究,是否自己的想法還存在不足之處,這樣更有助于我們個人想法的完整性。學生通過對文章中心內容進行辯論,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文章的內容,通過對交流內容的梳理,可以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總結概括能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基于當前的教學現狀,還有很長很艱難的路要走,為此,一旦找準方向就不要再受其他因素影響。教師要謹記切實樹立創新意識,把語文課堂變活變靈。為學生負責,讓他們得到全面發展,是我們作為教師永遠的重任。
參考文獻
[1] 李瑞雪.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探討[J].學周刊,2016(2):185.
[2] 常海玉.淺談語文教學中的自主合作探究[J].學周刊,201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