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光霞
摘 要:教研組是開展教學研究、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組織形式。通過建設學習型教研組,可以使老師學會學習、學會共享、學會創新,使教研組成為富有戰斗力和創造力的教師團隊。
關鍵詞:學習型;教研組;互動氛圍
教研組是學校實施教學管理、開展教學活動的基層組織,是發揮教師集體力量、開展教學研究、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組織形式。加強學習型教研組建設,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和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具有不可低估的功能和價值。
一、加強制度建設,構建學習型教研組活動機制
教研制度是教研常規化、制度化的保障,沒有制度的保障和監督就不會有教研組常態的教學研究,更不會有教師追求成長的自發學習。因此,我們在教研組層面上相繼建立了一系列適宜學習、鼓勵學習和促進學習的制度和規范,從而構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學習型教研組的形成機制。如,《教研組長工作職責》《教研組活動制度》《備課組活動制度》《集體備課制度》等。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為學習型教研組的建設保駕護航,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了提高教研組建設的針對性,學校要求教導處和政教處的領導做到“三深入”:深入一個年級組、深入一個教研組、深入一個學科指導教育科研活動。
另外,每學期都有不同形式的達標課、研究課,每次研究都建立聽課、說課、評課制度,這樣不僅打破了學科本位的觀念,教師還可以跨學科聽課,聽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課,以拓展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體驗,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
二、搭建專業成長階梯,優化學習型教研組隊伍
1.引導教師制定發展計劃
教研組建設要有規劃,教師的發展同樣也需要有規劃。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根據教研組建設的要求制定個人發展計劃,設計自我發展的方向,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學校管理者要尊重教師自我發展規劃,鼓勵并幫助教師通過不斷學習探索來拓展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水平。同時建立激勵機制,加大獎勵幅度,激勵教師走向教育的成功。
2.開展師徒結對幫教活動
實踐是教師成長、發展的最基本途徑。學校搭建實踐的舞臺,開展師徒結對帶教活動,通過引領—實踐—反思三個環節指導青年教師備課、上課;關心青年教師和新教師的成長?!笆种覆皇窃铝?。”即通過我的手指,你可以看到月亮;但你最終看到的不是手指而是月亮。師徒結對活動,要求師傅都能做合格的、有特色的指向月亮的手指;徒弟能沿著師傅引導的途徑最終到達夢寐以求的月亮——我們每個人的教育理想。
3.推進教學反思改進落實
教研組《教學反思改進計劃》的落實,是幫助教師教學進步的一個很好的做法。通過敘事、思考、實踐、提升達到新的教育境界,使教師成為“實踐+反思=教育”的成功者。
4.創建教師教研QQ群
為了更有效地利用網絡進行交流,為了彌補學校教研的眾多不足,教研組創建了“教研群”。網絡教研是一個學習、交流、提高的良好平臺,任何教師都可參與進來,大家以共鳴的方式相互促進與提高,一起構建和諧的網絡環境。利用教師博客群進行網絡教研,突破了教師之間只能小范圍、短時間互動的局限,使教研全員參與、大范圍經常性交流變成了現實。
三、營造教研互動氛圍,形成學習型教研組團隊
1.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
教研組通過開展豐富的教研活動,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能力,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
2.鼓勵跨學科、跨年級開展校本研究
多門學科間不但有知識上的內在聯系,在教學過程中也有許多共性的、觸類旁通的地方。跳出學科看教學,更容易拓寬教師的視野,從而看到一些共性的問題,由此引起自己已有知識結構的同化與順應,產生新的比較與反思。在教研組開展的聽評課活動和有關的知識理論學習活動中,應鼓勵教師跨學科、跨年級聽課、評課,促進不同學科和不同年級教師之間的交流從而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3.營造書香校園,提高教師素質
書籍是人類的朋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以“營造書香校園”為主題,倡導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和業務水平,努力營造書香校園。爭做學習教師,提升教師素質,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4.請進來走出去,促教師專業化發展
“請進來”就是請有關教學專家來校指導教學,搭建教師與專家交流互動的橋梁。“走出去”就是教師走出自己的學校,吸收新的信息,開闊眼界,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對每一位教師來說,這都是一次學習提高的機會。
參考文獻:
張祖春,王祖琴.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簡明讀本[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