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守國
摘 要:食堂管理工作是屬于小學學校管理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也是學生和家長關注的熱點,該工作不僅會對學生的吃飯問題造成影響,還會干擾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甚至還會對整個學校的正常運行造成影響。對此,以分析小學食堂管理現況為切入點,列出了當前小學食堂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且針對這些不足提出了應對舉措。
關鍵詞:食堂管理;小學;食品安全
小學食堂管理工作做得好與壞,其會直接影響到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以及關系到學校構建平安校園的工作成效。所以,必須對小學食堂管理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提升食堂管理工作效率,增強食品衛生方面的質量保障,搞好食堂就餐環境,是禁止學校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的重點。
一、小學食堂管理現況
當前,不僅是針對學生家長,包括社會各界、新聞媒體等均對學校食品安全進行了高度的關注,改善食堂的就餐環境也十分迫切。但因小學還沒有實行統一的營養餐配制體系,學校也沒有統一的經營模式,致使在管理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食品衛生安全也不理想。特別是與餐館飯店比較,學校食堂具有以下特征:(1)學校食堂屬于一個服務性的市場,相關經營人員想從該市場中賺取利益,則從業人員必須要有為廣大師生服務的認知,怎樣去開發這個市場,需要有科學的經營管理;(2)無論學校的食物如何,學生均須在學校用餐,因此,也就沒有競爭;(3)食堂工作人員面廣量大,流動性極強,其文化接受程度不相同;(4)用餐人員多并且處于集中狀態。事實上,上述這些都取決于學校的特點。學校食堂是大鍋飯,沒有餐館飯店的美味,等到了一定的時間,學生就對食堂飯菜產生了厭惡,反而更喜歡去吃路邊攤。但是對于家長而言,他們對路邊食物的安全性是有懷疑的。根據這些現狀的出現,必須從管理方面下手,并利用管理的效果來應對這個難題。
二、小學食堂存在的缺陷
1.沒有完善的食堂管理體系
只有具備了嚴謹而明確的管理體系,才能讓食堂管理正常運行,進而為學生提供優質的飲食服務。但事實上,目前有部分小學并沒有按照國家學校食堂管理方面的有關法規認真執行,也沒有構建一套健全的管理準則及行為規定。無論是在采購、燒飯、出售、衛生檢查等相關流程均沒有任何的制約,致使機會主義行為盛行,丟失公共財物的情況屢次出現。
2.思想觀念陳舊
眾多小學的領導包括教師均認為,教學是學校發展的第一任務,而像食堂管理這種屬于后勤類的工作沒有必要花費太多的精力去完成,甚至還有的教師仍保持不干不凈、吃了沒病的思維模式。實際上,這種想法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極其沒有責任心的表現,也是誘導小學食堂在管理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的因素之一。
3.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與營養人才
一般在食堂的工作人員及管理人員中有一部分是通過招聘的形式進入的,還有一部分是根據別的形式進來的。這樣的情況也就表明了食堂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與營養人才。
三、食堂管理經營的相關對策
1.提升有關行政部門對學校食堂安全工作的重視
要想做好食堂的食品安全工作,首先就要提升相關行政部門對學校食堂管理工作的關注力度,優化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食堂的監管。務必要將學生的食堂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進而清晰衛生部門和教育部門在學校食堂安全監管工作方面的義務和職責,保證舉措、責任、監管均落實。
2.完善學校食堂各項規章制度
健全學校食堂的每一項規章制度,確定校長作為學校食品安全的首要負責人,具體負責人為第二責任人,級級相扣。嚴格要求學校根據《學校食堂食品留樣制度》落實留樣制度。另外,建立學校食堂安全應急制度,只要一出現食堂食物中毒情況,則馬上查明原因,采取相對應的對策并有效控制事情的發展。
3.增強監管信息通報及報告
建立并實行社會投訴渠道,構成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關心與支持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的優良氛圍。此外,學校要認真對待學生、家長及社會反映的食堂所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
4.引入競爭機制,推崇社會服務化
堅決走學校統一經營管理的飲食服務模式,杜絕小學食堂對外承包,或者已經承包的,等到了期限后務必將其收回。有條件的學??梢蚤_展社會服務化,讓服務者可以在原來條件、設備基礎上再進行投入和健全,責任落實,加強自身監督管理,從而人員比較固定,在學校內構建統一的原料采購、物資配送、對衛生管理標準的飲食管理模式進行統一,進而對學生就餐的多元性給予一定的保障。
綜上所述,要想做好小學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必須要由上而下,開展統一管理,明晰職責,充分展現教育主管部門的效果。只要能夠樹立為廣大師生服務的信念,在保障食品安全衛生的基礎上,提升質量,重視營養搭配,就可以讓學校食堂變成師生所滿意、家長放心、社會給予贊揚的理想食堂,進一步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校的優良運行提供一定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卞永霖.學校餐飲安全的監管[J].中國校醫,2015(8):639-640.
[2]程虹.中小學食堂之我見[J].經營管理者,2013(12):251-252.
[3]汪曉茜.中小學食堂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1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