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雁

智慧校園應該有智慧的教師、智慧的課堂、智慧的校園文化、智慧的管理,整個校園從教師的教到學生的學,從完整的管理體系到評價體系都以“智慧”為指導思想和核心,方便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從而培養智慧的學生。
一、搭建智慧校園教育教學平臺,實施智慧教學
智慧校園和數字化校園的區別在于,數字化校園重在軟硬件搭建,而智慧校園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重在應用,加強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進而實現教育公平,這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終極目標。整合現有教育信息化資源,打通軟硬件設備在教學中的應用,促進智慧校園發展。為學生、老師、家長構建一個隨時隨地的學習交流平臺和高效管理、便捷安全的“智慧校園”環境。
教育信息化的使命就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優化教育及教學過程,提升教學質量。智慧校園采用最新的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跨終端數據采集、信息挖掘及分析,貫穿教育與教學的全過程,為學校、教師、學生、家長提供多層次的智能化服務。傳統課堂教學中一節課只有一位老師進課堂,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這種情況將得到改變。首先,教師可以帶著手機終端或平板,通過學校教育教學平臺,將學習內容通過微課程形式進行播放。其次,互聯網上有大量特級教師、名優教師的課堂實錄視頻,其中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可以為自己的課堂教學所利用。教師可以在課前對這樣的視頻進行剪輯,做成“微視頻”在自己課堂的某個環節處加以穿插播放,“邀請”這些特級教師、名優教師“出面”為我們的學生上課。最后,如果條件允許,甚至可以事先與他們取得聯系,通過網絡視頻在課堂上進行實時對話、互動。如下圖:
二、建設在線學習平臺,促進個性化學習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智能化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應用,個性化學習已越來越成為可能。學生對課堂上知識的學習也會慢慢地減少依賴,轉而更多地向互聯網獲取知識。也就是說,學生在進入課堂學習時,可能提前通過網絡等途徑學習相關的知識。一句話,學生的學習方式已在不知不覺中悄然地發生變化。
無論是互聯網還是學校在線學習平臺,無處不在的學習場將會在學生學習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在線平臺功能,學生學習的路徑將會更加多元,學習空間將會更加多樣化。教師需要向學生提供的教學設計,也不再僅僅是課堂內的教學設計,同時也需要關注課堂外學習空間的教學組織。學校也將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營造更廣闊的校園文化,把教育教學工作延伸到更廣闊的平臺。比如,學生可通過移動終端在線向教師請教問題,實現“一對一”個性化學習,或與同伴交流學習心得等。這種新的學習方式更具個性化、針對性和及時性,對學有困難的學生來說,這樣的幫助無疑將是巨大的。
三、構建家校互動平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基于移動APP的家校互動平臺是一套應用于教育系統的高科技信息互動平臺,它是集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與無線通信技術于一體,實現家庭與學校的互動、快捷、實時溝通的教育網絡信息平臺。
通過家校互動平臺,可實現學校與班級動態查詢;學生到(離)校刷卡,平臺自動將學生到(離)校信息發送到家長的手機,有效地解決了家長對孩子的擔心和憂慮,給學校和家長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此外,老師還可以將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考勤情況、考試成績、每周和期末評語、學校的動態和臨時通知等通過家?;悠脚_分享給家長,讓家長在百忙之中也可以輕松掌握孩子的基本動態,同時,家長也可以通過平臺,有針對性地向學校和班主任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既可以幫助教師和家長及時解決孩子任何時刻出現的問題,又可以讓教師和家長共同分享孩子身上隨時出現的亮點所帶來的喜悅,使孩子少走彎路,健康成長。它充分調動社會教育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架起學校、家庭之間實時、快捷、有效溝通的橋梁,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和諧共育的局面,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建新.物聯網在智慧校園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16).
[2]樊平軍.家校互動:形式、內容及現實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