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蕾蕾
語言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重要手段,課堂上的評價語言更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必要因素。對于學生來說,教師評價的優劣會直接影響到學習者的自我期待和自我認識,影響著他們自己的價值判斷,從而間接影響到學生個人素養的積累與生成,最終影響到課堂具體實施效果。但是觀察我們很多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對評價語言使用的情況,還存在一些問題現象:
現象一,評價語言缺乏變化,課堂上教師用得最多的就是“是嗎?”“對嗎?”“你會了嗎?”這樣干巴巴的評價語言,一開始可能會有一點吸引力,但用濫了,學生會產生強烈的從眾心理,只應聲,不動腦,也就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促動。
現象二,評價語言缺乏針對性,“你真聰明!”“你回答得太好了!”“你真棒!”這樣的評價語言會讓學生覺到教師對自己的優劣之處并未太多的在意,評價也就失去了原本調動情緒的作用,導致數學課堂越顯沉悶。
筆者研究了數位專家、優秀教師的課堂實錄,選取他們經典課例中的課堂評價語言加以分類,旨在揭示專家教師課堂評價語言的特點,便于我們在課堂實踐中模仿和借鑒,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評價導思,在激勵啟發中促進數學思維素養提升
數學課堂語言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要做到規范、簡潔、科學、準確,數學課堂上教師的評價語言也應注重數學方法的領悟、數學思想的啟迪,通過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引導學生學會數學地思考,學會理性、審慎地看待問題。
例如,張齊華老師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語言就充滿了數學思辨的味道。
評價語一:我個人贊同你的觀點,但覺得他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綜合兩人的觀點,我覺得是不是可以這樣,我們每人都來舉三、四個例子,全班合起來那就多了。同時大家也留心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交換加數位置和發生變化”的情況,如果有及時告訴大家行嗎?
評價語二:你的思考很嚴密。在目前的學習范圍內,我們暫且先得出這樣的結論吧,等學完分數乘法、小數乘法后,再補充舉些例子試試,到時候,我們再來完善這一結論,你們看行嗎?
在這兩個不同情境的教學評價語使用過程中,教師通過“我個人贊同你的觀點”,“你的思考很嚴密”,給出了正效應評價語言,肯定了學生的努力;通過“他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委婉地表示正確答案還存在疑慮,從而激發起學生對另一種思考方法的探究興趣;用“等學完分數乘法、小數乘法后,再補充舉些例子試試”,巧妙的告訴學生舉例證明是例子要充分,還要思考是否有反例。
二、評價導法:在歸納明了中促進數學方法素養提升
數學方法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征:一是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二是精確性,即邏輯的嚴密性及結論的確定性;三是應用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當然,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限于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發展,教給學生的應是最基礎的數學方法。同樣,在一些優秀教師的課堂上,教師會結合教學內容適時進行方法的總結,以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
評價語三:張齊華老師執教的《交換律》。“從個別特例中形成猜想,并舉例驗證,是一種獲取結論的方法。但有時,從已有的結論中通過適當變換、聯想,同樣可以形成新的猜想,進而形成新的結論。”
數學方法素養的提升,是需要學習經驗做支撐的。需要專門設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完整的經歷方法實施的全過程。“猜想—實驗—驗證”是數學思考的基本路線,驗證時要有正例,也要思考有沒有反例,張老師在評價中明確地指出如何實現從經驗到方法的提升,給出了具體的操作方法,使學生有方法步驟可依托。
三、評價導情,在情理并舉中促進情感素養提升
在每個人的內心都存在需求激勵的欲望,缺乏激勵就會導致人沒有足夠的熱情和沖動,做任何事都會變得拖拖拉拉,效率低下。因此,教師要在課堂評價語言中多用正面的、激勵性的語言,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學習的樂趣,從而形成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評價語四:丁杭櫻老師執教的《三角形邊的關系》。當學生遇到三條小棒長分別是3 cm、5 cm、8 cm,一位學生回答無法表述清楚時,丁老師是這樣評價的:“這個同學頭腦里有個圖!”
學生自己的思維方式,旁人是無法替代的。丁老師的引導,讓學生的學習經歷了自然語言的數學化,數學語言的符號化和圖式化。
如果說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那么教師充滿魅力的課堂評價語言就是其中跳躍的音符,我們既要把握好數學課堂數學味的主旋律,彈奏出數學的味道,彈奏出思考的味道,彈奏出情感的味道,也要彈奏出良好學習習慣的味道。完善的知識結構、合理的方法運用策略、獨特的個人經驗積累和積極的情感價值體驗,各種和弦完美演繹,互相融合,才能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智慧云集,靈動飛揚。
參考文獻:
[1]孫保華,丁艷.打磨適合學生的評價語言[J].考試與評價,2009(4).
[2]陳露.數學課堂評價語言的藝術[J].教育教學論壇,2011(25).
[3]張虹.提高課堂評價語言有效性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