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擁有核心技術的初創企業,需要得到更貼身的服務、更便宜的資金、更前瞻的智慧,實現更好發展。
調研手記:
初創型科技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由來已久。沒有利潤支撐、缺乏固定資產抵押物,這類企業往往不容易得到金融機構和風險資本的垂青。
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因為無法為企業核心價值定價,不愿意、不敢為其放貸。專業型的創投公司,也會因投資偏好、創新技術的甄選標準各異,或者評估周期長分歧大,最終影響企業獲得資金的效率。
華軟資本近年主推的“知識產權成長債+期權”業務,采用知識產權綜合評估定價方式,為初創企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評估標準。多年堅持技術投資,讓華軟對于科技型企業的技術和知識產權含金量更有發言權。兩年多華軟支持幾十家初創型科技企業,快速融資而經營盤活;用知識產權換融資,用時間換空間,借助資本的力量走得更快更遠。
談到創業投資,有人說商業模式重要,有人說管理團隊重要,而在華軟資本董事長王廣宇看來,創新和技術最重要。
成立8年來,這家“技術控”的投資公司一直專注于戰略新興產業相關的高成長、科技型企業。截至目前,華軟資本投出的案例中,全部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制造、節能環保領域。受益于國家新興產業的高速發展,華軟資本集團從成立之初3000萬元的資產管理規模,躍升至目前160億元的資產管理規模。
由于多年來在科技領域的深耕,華軟深知初創型科技企業融資的痛點。華軟曾接觸過大量的初創型企業,認為這類企業有技術、產品且業務模式可行,但企業對融資的需求還不清晰;另外從創投機構自身風險管理角度看,這類企業當時并不是絕佳的投資標的。中技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體系的落地,讓這一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2014年,華軟資本與北京市海淀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等合作,創建中技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體系,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評估難、質押難、處置難問題,提供“評保貸投易”一體化解決方案。中技華軟知識產權基金作為投資平臺,引入知識產權“成長債+期權”的嶄新模式,為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行業開創了新的業務類別。
這一創新模式也迅速得到了各類商業銀行的認可和支持。此前,苦于沒有風控工具和估值手段,即便是針對非常創新的早期企業,銀行也很難提供資金支持。而在上述解決方案下,銀行更積極地參與其中,使得銀行資金真正支持到了創業創新領域實體企業發展。
針對初創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中技基金的介入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知識產權企業融資成本為9%。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獲得中關村管委會、北京市經信委、知識產權局等政府部門的政策貼息,進一步降低了融資成本。如果企業資料齊備,最快2-3周即可完成債權手續收到貸款。
創投“國十條”力倡“專業創投”,在創新科技型企業的知識產權定價與融資方面,華軟資本及中技基金有哪些心得?又如何踐行為科技型創投項目提供更全面金融服務?
不久前,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財經國家周刊》、瞭望智庫聯合中國創投委組成“創業創新+創投協同發展”專題調研組,與華軟資本董事長王廣宇,華軟資本副總裁、中技華軟基金總經理方銀河進行了深入交流。
《財經國家周刊》:結合多年的科技型企業投資經驗,你是如何理解知識產權融資的?
王廣宇:判斷一個早期科技型公司的價值,還是看它的知識產權。這包括企業的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商標、域名、軟件著作權以及企業內部積累的知識和獨有技術,都屬于知識產權的范疇,而這也是科技公司最重要的資產。
《財經國家周刊》:中技華軟基金是如何運作“知識產權成長債+期權”的?
王廣宇:相比傳統股權投資市場的復雜估值,知識產權定價更簡明易行。由于融資企業需要把專利資產通過債權和期權提供給投資基金,故對于后者而言,風險是可控的。通過為專利定價,投資基金可以降低企業定價難度,不用過度參考公司總體估值。一開始創投基金主要用“成長債+期權”方式投,投資后如果企業發展好,基金還會主動追加投資。
方銀河:具體看主要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債股結合、投貸聯動。即中技基金和兄弟擔保公司一起幫輕資產科技型企業向銀行借錢,解決融資難。同時中技基金拿到投資該企業的期權,即“交了朋友拿到投資機會”。
第二步,有了債權后,基金也就有了較好的辦法和工具去跟蹤企業發展。在投資后的一年內,先后做多次的貸后管理,基金可以查看企業報表和實際經營情況。基金與企業從“閃婚”(通過2、3個月的考察決定投不投),變成一場“戀愛”(用一年甚至兩年的時間看一個企業的發展),最后決定做不做股權投資。
《財經國家周刊》:具體投資時對企業所處發展階段有什么要求?
方銀河:在知識產權融資方面,中技基金從很早期的到一定規模的企業都可以幫得上忙。我們的邏輯是,不論企業是小是大,是盈是虧,更多地看企業是否有核心技術,是否有投資潛力和投資價值。比如,目前中技華軟基金“成長債+期權”幾個投資案例包括:已獲數輪融資的網絡文化公司永樂、當時還處于早期幾乎沒有收入的VR公司蟻視、一度持續虧損的初創芯片設計企業集創北方。
《財經國家周刊》:“成長債+期權”模式的市場廣度如何?
王廣宇:目前,中關村內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資質的企業約有1萬家。未來5年內,借助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區政府、海淀國投等多方力量,我們希望可以為500-1000家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在中關村做好后,我們還希望將這一的模式復制到全國。
擁有核心技術的初創企業,需要得到更貼身的服務、更便宜的融資、更前瞻的智慧,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在目前知識產權融資基礎上,我們的團隊還考慮在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上,幫企業做知識產權咨詢和戰略規劃。
《財經國家周刊》: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是如何與華軟資本整體業務有機結合的?
王廣宇:經過多年發展,華軟資本已從早年單純做創投,發展為知識產權融資、創業投資、并購整合的三位一體綜合業務體系。但創投是我們的根本,在創投基礎上,我們衍生出其他業務包括知識產權融資。
如創業公司有技術,我們幫助借錢支持它;當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了,符合一定標準后,我們用創投基金投資和扶持它上市;上市后也要繼續幫它調整治理結構,后續還可以通過并購基金支持長期發展,進一步幫助領先的科技企業做大最強,為中國制造、中國智造、中國崛起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