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珺萌

在電競的風潮來襲之下,“電競館”作為目前市場中的空白,將很快從藍海轉變為紅海。我們當然很難定義出一個理想模式的、能夠滿足所有人需求的電競館來。從電競愛好者的發展趨勢來看,當“觀看”開始不能顯現出差異化、難以滿足玩家的需求時,“體驗”的加入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下的市場中,健身房作為年輕人的聚集地之一,是最重視體驗的一類場所。健身一族在成為健身房的會員,熱愛健身的同時,也享受健身房為他們提供的指導與服務。健身房和電競館,兩者重要的相似之處在于都是提供設備、服務和氛圍,因而電競館在發展模式上可以向相對成熟的健身房進行借鑒。
結合電競玩家間當前流行的網吧網咖的模式基礎,再加上健身行業已探索出的符合玩家體驗需求的模板,健身房式的電競館,也許正是符合趨勢的一種發展模式。
會員制:用戶粘度與收入的保障
會員制是目前健身房大多采用的一種營銷收費制度。所謂會員制,是一種人與組織之間進行溝通的媒介??锤拍睿怯赡硞€組織發起并在該組織的管理運作下,吸引客戶自愿加入,目的是定期與會員聯系,為他們提供具有較高感知價值的利益包。也就是說,健身房通過吸收會員來與個體建立聯系,通過提供專屬服務來實現情感維系。
簡單講,“成為會員”意味著你在這家電競館擁有超值體驗特權,而你在想要前往一家電競館時,它在潛意識中就成為了你的不二之選。無形之中,這種制度提高了電競館用戶的忠誠度。
在定期組織活動、承接比賽的前提下,對這些內容感興趣的愛好者會樂于成為會員。在擁有固定客流的基礎上,客戶購買會員卡為電競館帶來了穩定變現。與此同時,年卡、季卡或是情侶卡、家庭卡等模式化的捆綁銷售也就不是對會員資源的消耗,而是一種為會員帶來優惠的營銷方式。
吸引電競愛好者成為會員的核心自然是電競館本身差異化的服務。以觀賽為核心賣點的電競館,定期的內容輸出是獲得流量的關鍵。為電競愛好者們提供良好的觀賽體驗和服務只是最基礎的一方面,這并不是使他們成為會員的主要內容。
健身房模式的培訓與陪練
帶有電競特色的培訓與陪練,對于電競館來說,是一條吸引會員的可行路徑。
電競培訓在目前大多是由俱樂部青訓隊和經紀公司完成的,這兩條路一條指向職業,一條指向藝人,并不存在“嘗試”與“體驗”這樣級別的教學。而拿平常的音樂特長舉例,一個人去學小提琴可能并非是真正想做一個作曲家或者演奏家。他只是單純地希望陶冶情操、增添生活情趣,他可能不希望去上音樂學院或者進入職業樂團。一個音樂培訓機構足矣。
放到電競方面,目前并沒有一個機構為水平不高的電競愛好者進行短期的系統學習和訓練,以提高競技水平、鍛煉反應等能力。未來的電競館也許正是一個適合的場所。
不論前來接受培訓的年輕人未來是否有從業電競的打算,率先進行短期的嘗試,先培養起良好的競技習慣,練習基本功,并在這一過程中觀察審視自己是否真正熱愛電競,其實是非常有益且有必要的過程。
同時,對于電競館來說,擁有獲得國家認證專業教練的師資力量,為會員進行短期的電競培訓,是一個相當誘人的服務亮點。而如果將來真有經過培訓的玩家認為自己適合電競職業,未來成為了優秀的職業選手,對于電競館自身的業務來說又是一個良好的促進。
電競培訓相對比較專業,而陪練就更面向業余一些的娛樂型玩家了。許多電競愛好者鐘愛電競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開黑”的樂趣,而一同游戲的對象往往隨著年齡增長和職業差異等原因而越來越少。也有相當一部分人群由于沒有同伴而逐漸遠離了電競游戲。
就像比起一個人去網吧,大家更愿意與同伴“五連坐”,電子競技需要隊友。如果未來的電競館能夠提供正規的陪玩服務,讓工作人員與玩家建立起扎實的隊友情誼,那么也不失為一個吸引會員的賣點。
單靠賽事內容吸引電競愛好者來到電競館,會員們產生的粘度是基于賽事的,而并非是基于電競館的。只有當電競館能夠輸出自己獨特內容的時候,玩家的忠誠度才能真正被培養起來。無論是培訓或是陪玩,為電競館積累人氣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未來:場館內外多元化玩電競?
對于電競愛好者來講,目前的電競館可能還是一個概念,但是對于希望踏入電競產業分一杯羹的場館建設者來說,仿照目前市場上其他行業已有的模式無疑是一種容易的成功方法。
大型健身房、高端健身工作室這類場所是適合電競館的可復制模式之一?;诮∩?,除了線下面對面的模式,微信公眾號、App等多方位的內容輸出,正在從各個角度侵襲著健身愛好者。這代表就算基于設備和氛圍的服務場所也可以變得更加多元化和時尚化。
在電競館還是一個概念的時候,敢于嘗試也許就能搶占市場的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