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少寧
摘 要:教育實習是教育碩士將教育理論付諸實踐的過程,教育實習的結果直接影響教師職前教育實踐的發展水平。因此,研究教育碩士在教育實習過程中教學適應性的發展狀況有其重要價值和意義。本文主要通過結合自身實習經歷和對同期實習同學的訪談,總結歸納出化學教育碩士實習中的教學適應性影響因素并找出相應的對策,希望為職前教師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化學教育碩士;教育實習;教學適應性
中圖分類號:G652文獻標識碼:B
一、引言
剛接觸教師這個職業的化學教育碩士,在教學實習期間會遇到很多困難,如何盡快適應教學工作,完成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變,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內容。本文在梳理影響化學教育碩士教學適應性主要因素的基礎上,討論了應對這些問題的一些策略,期望為職前教師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二、影響化學教育碩士實習中教學適應性的因素
化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并且化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微觀性。因此,對于化學教育碩士剛接觸化學教學,在教學適應初期會遇到許多教學上的困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觀念落后
教師教育觀念會影響到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設計與組織,進而影響到教師和學生互動的每一個環節。所以教學觀念是進行教學的首要前提,剛進入教學一線,首要面對的應該是教學觀念沖突上的適應性。但在教育實習中發現,雖然素質教育一直在倡導,但在升學率的驅動下,這種教育改革力度還未能夠傳遞到每個學校甚至每一位教育者身上,對素質教育該如何實現沒有可行的措施,化學教育碩士進入實習學校,針對老教師傳統“填鴨式”的教育理念,如何進行自己的學習甚至教學,是每一位實習教育碩士所困惑的。
2.課程內容把握不準
化學學科知識點多,課程內容相對較復雜,所以上好一節化學課,不僅只是把握本節課的課程目標,而對于化學教育碩士來說,他們對教材和課程標準的研究較少,教學目標研究不透徹,這就使得其在剛接觸新教材時,不能很好地把握課程內容,導致教學內容講解使學生感到難、煩、偏,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目標,使化學教育碩士常常感到教學很迷茫。
3.缺乏對實驗教學的重視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教學同樣離不開實驗。但是對于化學教育碩士初次進行實驗教學,自身實驗操作能力不強,實驗課堂管理不到位,導致實驗教學不能按時完成,加之學校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輕,實驗教學設施不完備等因素,實際化學實驗教學往往演示多余實際操作,重點教給學生實驗應試技能,不注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也使化學教育碩士缺乏對實驗教學的重視。
三、化學教育碩士教學適應性的應對策略
1.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體現學生主體性
化學教育碩士必須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多向學校的骨干教師請教,學習他們新的教學觀念,以適應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同時也要虛心求教老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取長補短。在以后實習或者教學過程中,要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去學習新知識,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
2.把握課程內容,輕松學習
化學教育碩士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結構體系,體會教材內容的設計意圖;關注教材中的隱性資源,進行化學人文教育。其次要以課標為綱,理解整體課程目標,進而研究學段課程目標,單元課程目標,最終才著手課時教學目標。最后在進行教學時也要根據學生的發展水平和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避免教學內容繁雜,減輕學生負擔,這樣才能上好每節課。
3.強化實驗教學,提高創新意識
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設置合理的化學實驗課程。實驗之前,教師應該先自己研究實驗,再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注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做探究性實驗,讓學生在自我探究中發現問題,進而得出結論,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同時要結合生活實際創設化學情境,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提高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伏鈴林.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考試周刊,2014(63):139.
[2]梁紅燕,辛 濤.適應素質教育的教師教育觀念及其培養[J].教師教育研究,2015(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