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摘 要:近年來,各大高校紛紛建立起自己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優勢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績,收獲了有益的工作經驗。分析微信網絡平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總結研究當前高職高專微信網絡平臺取得的建設經驗,有利于我們為微信平臺建設的下一步發展打好了基礎,指明方向。
關鍵詞:高職高專;微信公眾平臺;經驗;方向
中圖分類號:G717文獻標識碼:A
一、微信公眾平臺的特點
1.覆蓋面廣,傳播力度大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6年7月最新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使用微信作為社交媒介的網民占網民總數的78.7%,微信已成為使用量最大的社交類軟件。大學生群體中使用微信者也占據了很大比例,微信公眾平臺以點到面的信息傳播方式,可以實現信息即時發布,所有關注該微信平臺的用戶都會收到推送的信息,因此傳播力度大,覆蓋面廣,速度快。
2.互動性強,溝通更便捷
用戶在網絡平臺上留言,如果運營者在線的話,用戶會得到即時回復,這既給運營者了解用戶需求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渠道,也使用戶得到了更好的使用體驗。相比較于傳統媒體,以微信公眾平臺等為代表的一批新媒體使信息傳播的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
3.親和力強,學生易接受
“95后”的大學生從小就生活在網絡時代,對網絡產品更易接受。相對傳統媒體以及教師在講臺上單調的講授來說,大學生無疑更喜歡拿著手機瀏覽網絡上的信息,使用微信公眾平臺作為思想教育陣地會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二、建設微信公眾平臺已取得的經驗總結
1.做好定位,抓住重點人群
高校微信平臺主要的服務對象肯定是學生,微信平臺不能什么內容都往里放,而是要抓住重點受眾人群,推送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這些內容可以與大學生活有關、可以與職業規劃有關、可以與專業學習有關,但一定要能夠抓住學生的眼球,也就是具有趣味性。
2.完善功能,實現便利服務
隨著微信版本的不斷更新,微信平臺也由一開始的單純推送信息演變出了越來越多的功能,而不少功能都可以利用起來為學生提供便利,比如說制作課程表、成績單,查詢教室,查詢快遞,查詢天氣等。這些服務不僅可以方便學生的生活,也可以增強學生對微信平臺的忠誠度,擴大微信平臺的影響力。
3.保證時效,及時推送信息
對于一些國家重要時政新聞和校園最新動態,微信平臺應當及時做出反應,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在微信平臺上發布,讓學生及時獲知了解,這樣才能保證微信平臺的權威性,吸引學生經常性關注。
三、深入挖掘微信公眾平臺潛力
1.打造品牌,增強原創性
目前高職高專大部分院校都已建立起了面向學生的微信公眾平臺,但是在推送內容上仍然是以轉載學校官網或其他網絡平臺的內容為主,缺乏原創性,難以形成屬于自己的品牌。因此,高校微信平臺下一步應當多發布和學生的生活學習緊密相關的原創文章,以此來吸引學生閱讀的興趣。現在很多的本科院校在這一點上已經做得非常成熟,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2.搭建團隊,增強協作性
要想做好一個面對學生群體的微信平臺,只靠個人的力量是很難的,因為需要有人寫作,需要有人攝影,需要有人排版,需要有人策劃,必須要搭建一個團隊專門負責此事,才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微信平臺的作用。在這一方面,高校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一批有興趣、有特長做好微信平臺的學生組織起來,定期進行培訓,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做好微信平臺的建設、維護、宣傳工作。
3.凝練核心,抓住主旋律
無論微信公眾平臺如何打造,都應當有一條主線,就是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學校與學生聯系的通道,微信公眾平臺應當有明確的堅守和信念,增強趣味性的目的在于寓教于樂,使學生在瀏覽網絡信息時受到教育, 得到啟發,而不是過于追求關注量而偏離主線,應當避免標題黨、謠言、娛樂八卦甚至低俗內容在微信平臺中的出現,維護純凈、富有正能量的網絡環境。
參考文獻:
[1]匡文波.新媒體輿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2]馬奕顏.高校官方微信平臺建設的路徑探索與思考[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