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蘭
摘 要:在五年制高職三年級開設學涯職涯規劃指導對學生學習動力激發和未來人生規劃具有多重價值。本文通過對南京商業學校(以下簡稱“我校”)五年制高職三年級學生學涯職涯規劃情況調查結果的數據統計和分析,了解學生“學涯職涯規劃”的意識和能力狀況,并針對性地從借鑒國內外經驗、形成多維主體參與模式、借助相應的課程實施平臺等多角度給予了建議。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三年級學生;學涯職涯規劃;調查研究;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一、現狀簡析
在從事五年制高職三年級教育教學工作和與學生廣泛交流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我校五年制高職三年級學生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對未來道路沒有清晰的方向,對現在學涯缺少明確具體規劃,而學校對五年制高職三年級學生學涯職涯規劃缺少專門的指導。
二、研究目的
為了盡快解決此問題,促進學生穩步成長與可持續發展,在學校領導的支持與指導下,我校教師心理小組于2015年5月份開始,對五年制高職三年級九個班270位學生做了學涯職涯規劃情況調查,并根據統計結果,向學校提出面向五年制高職三年級學生進行學涯職涯規劃指導的建議。
三、研究時間
從2015年5月開始至2016年5月(整一年時間)。
四、研究對象
為保證調查對象的全體性、同質性、科學性,參加測試的對象必須符合以下要求:第一,我校2013級五年制高職三年級九個班在籍學生;第二,思想品德好,身體健康。
五、研究人員
我校教師心理小組全體成員及2013級五年制高職三年級組教師。
六、調查統計分析
從上面表格中的調查結果來看,學生對未來將要從事的職業并不了解和確定;學生對長遠目標、學習生活規劃、每天的目標等,不能準確定位或雖然有但不能堅持;學生的自我管理、時間管理等不能自覺落實。學生在學習成績與生活中遇到困惑時,能尋找改進和提升方法;能認識到提升學習成績的關鍵在于提升自己學習內動力;學生認為需要發展的關鍵能力為專注力等;學生在人生規劃中最大的困難是社會多元化、選擇困難。
在調查中還了解到,我校2013級五年制高職三年級學生需要以下升學和就業方面的指導:①對自我深入了解(興趣、性格);②能力提升(專注力、執行力及時間管理和規劃能力);③對大學各專業具體了解:哪些學校設立哪些專業,專業具體學什么?分數線是多少;④社會對哪些專業人才有需求?⑤對具體職業的了解;⑥不同職業需要對應什么樣的性格、能力和專業技能;⑦各種不同職業待遇;⑧如何緩解心理壓力;⑨如何堅定信念;⑩如何學好薄弱學科; 如何協調自己、家庭、教師關系; 如何提高抗干擾能力。學校在構建學涯職涯規劃指導方案時,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
七、 針對調查結果的建議
(1)借鑒國內外在學涯職涯規劃指導方面的先進經驗。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從國家、政府到學校一般都設有專門機構和專、兼職工作人員負責職業指導工作。在國內,一些老師創立的新精英網站提供了很多有益的信息。
(2)形成專家指導、家長配合、教師專業、學生投入的多維主體參與的模式。學涯職涯教育涉及教育學、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等專業知識,需要專家指導,也要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中國家長對孩子的價值觀和職業選擇有很大的影響,應邀請家長參與,給予學生支持。
(3)建立學生學涯職涯規劃的三級輔導模式。通過開設講座—團體輔導—個案指導三級輔導模式,統一指導和個性化指導相結合,讓學生得到針對性幫助。
(4)探討如何以符合學生需要的形式進行學涯職涯規劃指導,如通過人格測試和氣質類型等測試、講座、咨詢和實踐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興趣、價值觀等選擇自己未來方向。還可以通過職業體驗活動,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了解職業對自身素質的要求。
(5)將學涯規劃和職涯規劃有機結合,幫助學生設定長期目標(職業)、中期目標(專業)和短期目標(學業),提升目標規劃能力和管理能力,關注學生終身發展。
(6)借助相應的平臺和工具對學生進行學涯職涯規劃輔導。包括網絡平臺、閱覽室、學校學涯職涯資料庫、圖書、報刊、雜志及計算機數據庫信息、學生檔案庫。
參考文獻:
[1]張進清.跨境高等教育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
[2]鄧宏寶.高校職業生涯輔導課程開發研究綜述[J].職業技術教育,2011(10).
[3]王英靚.完善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對策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08.
[4]樓仁功,趙啟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02(6).
[5]高桂娟.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