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梅
【摘要】班主任工作的內容是復雜的,任務是繁重的。做好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遵循教育規律,在關心、關懷的基礎上,傾聽學生的心聲,加強自身的修養,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形成系統科學的工作方法,是完全能夠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有余的。
【關鍵詞】榜樣教室布置
學校的管理又以班級管理為中心,而班主任則是班級管理的執行者,可想而知,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小學班主任老師是小學生美好心靈的雕塑者,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學校教書育人的主力軍。隨著現代教育改革的推進,班主任的工作更加具體復雜,責任更加重大。那么如何才能當好一名小學班主任呢?筆者就從我的班主任管理實踐出發,談談自己的心得。
一、用愛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
愛自己的孩子,這是人的本能,而愛其他人孩子的你就是神,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因此,我想,要做一個問心無愧的班主任,就要善于接近學生,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班主任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其實一個教師要做到愛學生并不困難,難的是能做到愛班里的每一位學生,包括那些成績差紀律差的學生。其實每位學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優點,關鍵是你能否發現他的優點。例如,我有一個學生在日記中給我寫道:張老師,雖然我的成績不好,但你一點都沒有責怪我,我很愛這個班集體,很喜歡你,我雖然不能取得好的成績,但我每天都會認認真真的對待我的工作,每天我都會把班級的地面打掃干凈。當時看了,我心里很受感動。的確是這樣,教師的關愛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你送給他們一束溫暖的目光,一句鼓勵的話語,一聲親切的問候,哪怕是一個小小紀念品,他們都會倍受感動,并銘記在心。
二、抓好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加強各種能力的培養
對學生進行常規教育和訓練,嚴格要求,一抓到底。長期以來,我針對班上學生實際,利用一切有利時間加強了學習習慣的培養。首先訓練學生正確讀書和寫字的姿勢,每天提醒他們注意習慣的培養。讀書時要求全班同學都拿起書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業,就不停地提醒糾正不良姿勢。當學生起來發言時,則要求他們站端正,兩眼平視前方,態度自然大方,并且說話時聲音要響亮,吐詞要清楚。在聽的能力方面,則要求他們注意聽別人說話,聽清楚說話的內容,記在心中,要說得出來。這些辦法對學生聽的習慣養成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現在學生在課堂上讀寫、坐站聽說的正確姿勢逐步養成,增強了自控能力,課堂秩序有明顯好轉。
三、班主任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小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有許多時候是在有意無意的是在模仿中形成的,模仿是培養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途徑。因此,班主任應重視模仿在養成教育中的作用。從學生身邊、從他們經常接觸的人或物中,有目的地選擇他們看得見、學得著的典型,樹立為他們學習模仿的榜樣,使他們能將學習榜樣遠近結合,然后向他們提出學習要求,以達到典型示范的目的。教師的一言一行也會對學生造成影響,因此,教師在要求學生時自己一定要先做到,起到帶頭作用。另外,班主任幫助他們在各方面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單純的督促、指導、檢查是不夠的,班主任要設法激發學生各方面的興趣,使他們變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學習,使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成為他們成長的自身需要。其次,教師要讓學生確定明確的奮斗目標。不同程度的學生要提出不同的奮斗目標,以免學生在天長日久中,那些相對差一點的學生只能望“人”興嘆,在自愧不如的同時,產生低落甚至逆反抵觸情緒,使學習越來越下劃。如果對他們確定不同的奮斗目標,使自己與自己比在每一天也有進步,讓他們也有達到自己的“目標”之后,收獲到成功的樂趣,真正體會到我能行,努力去實現下一目標。
四、注重教室的布置
環境作為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響人的一切外部條件的綜合,既包括人在社會生活中的條件和社會關系的綜合,也包括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的綜合。我國古代墨子所謂:“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所以說,教室布置也是非常重要的。
利用環境育人,就要努力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因此每次教室布置時,我都非常用心。例如:每月讓學生們設計一次學習園地,來培養他們對藝術的興趣,了解外界環境和課外知識;教室內放置一塊小黑板,讓學生們每天都寫給同學們的寄語,來培養同學之間的感情,提高他們的素養;為了時刻提醒和增強班干部們的責任心,在教室內張貼了“班委機構”;為了鼓勵同學們多做好事,培養同學們樂于助人的精神,我設計了一欄“光榮榜”;為了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時刻知道自己的成績提高還是退步,我設計了“成績欄”,欄內不顯示實際分數,只要“十?”號表示增加多少分,用“一?”號表示減少了多少分等。在這樣的環境下,同學們的思想改變了不少,同學們責任心強了,學習積極性有所提高,班內也形成團結、向上的氛圍。
五、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增強班級凝聚力和戰斗力
良好的班風,是一個班級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可以有效的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促使班級不斷向上發展。作業是知識的實踐,是衡量、檢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的重要環節,反映了學生對學習的重視與否。然而,在學校教學中,不交、遲交或抄襲作業是制約學風健康發展的一道障礙。為了抓好作業關,我制定了相應的的措施:首先重視學習委員、課代表、組長的地位與作用。由學習委員成立“作業幫扶小組”,小組成員由各科尖子生組成,為獨立完成作業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確定重點幫扶對象。課代表和組長嚴格把好作業關,明確交作業的實踐,杜絕抄襲,并做好記錄,上交科任老師。其次,強化作業個性意識,對做錯作業的學生,肯定其獨立思考的成果,然后指出其不足指出,糾正錯誤。
總之,作為班主任的我們,只要教育學生一天,就要想著對學生一生的影響,要為學生的幸福人生打下堅實基礎,認真為學生著想。我相信,只要關愛孩子,尊重孩子,寬容孩子,我們就能找到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不斷學習,不斷吸取各位同行的寶貴經驗,把班級管理得更好,為學校的騰飛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宋婧.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J]. 課程教育研究 2014年33期
[2]謝麗梅.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策略[A]. 新教育時代(2015年11月總第4輯)[C].2015
[3]白興蠻.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小學班主任工作探微[A].中國當代教育文集(十二卷)[C].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