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京霞


[摘要] 目的 探討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 方法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慢性丙型肝炎60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60例患者根據治療方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干擾素α-2a皮下注射,每次5 mIU,隔天1次。研究組采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皮下注射,每次180 μg,每周1次,利巴韋林每天900~1200 mg口服。比較兩組病毒應答情況及不良反應情況。 結果 研究組ETVR高達90.0%,SVR高達86.7%。研究組RVR、cEVR、ETVR、SVR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兩組的流感樣證候群、血常規異常發生率均較高,精神癥狀、皮疹、甲狀腺功能異常、消化道癥狀等發生率相對較低。但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具有較好的病毒應答,且不增加不良反應。
[關鍵詞] 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利巴韋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應答率
[中圖分類號] R978.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30-0078-03
慢性丙型肝炎全稱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導致,全球感染率大約為3%,可導致肝細胞壞死、肝臟纖維化,甚至發展為肝硬化、肝癌。抗病毒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法,利巴韋林聯合長效干擾素是常用的治療方案[1,2]。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PEG-IFNα-2a)屬于長效干擾組,由聚乙二醇(PEG)與重組干擾素α-2a結合而成[3,4]。本研究采用聯合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與利巴韋林的方案用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療,療效確切,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慢性丙型肝炎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齡23~68歲,平均(43.6±7.1)歲;病程2~15年,平均(8.3±2.6)年。60例患者根據治療方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研究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43.1±6.9)歲;平均病程(8.1±2.1)年。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齡(43.9±7.0)歲;平均病程(8.5±2.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5]診斷標準;基礎疾病控制良好;血清HCV-RNA陽性。排除標準:患自身免疫性疾病;肝功能失代償期;惡性腫瘤;合并乙型肝炎、丁肝、艾滋病患者;對藥物過敏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干擾素α-2a(批準文號:S20030076,規格:4.5 MIU/0.5 mL/支,F.Hoffmann-La Roche Ltd.)皮下注射,每次5 mIU,隔天1次。研究組采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國藥準字J20070055,規格:180 μg/0.5 mL/支, Peginterferon alfa-2a Solution for Injection)皮下注射,每次180 μg,每周1次,利巴韋林(國藥準字H20033538,規格:100 mg×24 s,江西匯仁藥業有限公司)每天900~1200 mg口服,48周為1個療程。
1.4 評價指標
分別在治療后第4、12、24、48周檢測血清HCV-RNA水平,計算RVR、cEVR、ETVR、SVR。記錄患者不良反應,如血常規異常情況、流感樣癥狀、消化道癥狀、甲狀腺功能異常、皮疹等。病毒應答判定:快速應答率(RVR):治療第4周時HCV-RNA定量<1000拷貝/mL;完全早期病毒學應答率(cEVR):第12周,HCV-RNA<1000拷貝/mL;治療結束時病毒應答率(ETVR):治療結束時HCV-RNA<1000拷貝/mL;持續病毒學應對率(SVR):治療結束后第24周HCV-RNA<1000拷貝/mL。HCV-RNA定量檢測采用熒光定量PCR方法檢測,試劑盒由吉滿生物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1.5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其中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病毒學應答情況比較
見表1。研究組ETVR高達90.0%,SVR高達86.7%。研究組RVR、cEVR、ETVR、SVR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
2.2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見表2。兩組的流感樣證候群、血常規異常發生率均較高,精神癥狀、皮疹、甲狀腺功能異常、消化道癥狀等發病率分相對較低,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導致的肝炎,近年來的感染率有上升的趨勢。丙型肝炎可導致肝細胞壞死,肝臟纖維化,甚至發生肝硬化級肝細胞癌,成為嚴重的社會以及公共衛生問題。HCV感染,加上勞累、飲酒、服用肝毒性藥物等外界因素,促進疾病的發生及病情進展。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變化與乙肝相似,主要表現為淋巴細胞浸潤以及肝細胞壞死。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匯管區可發生纖維組織增生,甚至有假小葉形成,最終發展為肝硬化。丙型病毒性肝炎發病機制主要是免疫介導損傷以及HCV直接損傷。損傷程度與病毒基因型、病毒的免疫原性、病毒的復制能力等有關。另外,機體的體液免疫、細胞免疫以及先天性免疫反應等與感染發病機制也有關。另外,使用免疫制劑,飲酒等也影響感染病程。早期患者主要表現為慢性肝炎的常見癥狀,例如食欲差,易疲勞,腹脹,甚至無明顯的自覺癥狀,體檢時發現。檢測肝功能可出現反復波動,而HCV-RNA呈持續陽性結果。有大約30%的患者肝功可一直正常,而HCV-RNA及抗HCV持續陽性,活檢呈慢性炎癥表現,嚴重者可有肝硬化表現。
確診為HCV-RNA陽性者才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療。目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案為長效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治療,是目前EASL批準的標準治療方案,其他還有普通IFN-α或者復合IFN聯合利巴韋林方案,聯合方案優于單獨使用IFN-α治療。聚乙二醇干擾素α(PEG-IFN-α)在IFN-α分子上交聯PEG分子,后者無活性、無毒性,從而延緩IFN-α在體內的吸收及清除過程,延長半衰期,1次/周的給藥頻率即能夠維持有效的血藥濃度[6-9]。利巴韋林屬于核苷類抗病毒藥物,為藥物前體物,能夠干擾類似于嘌呤RNA的核苷酸的微生物遺傳載體的RNA代謝。利巴韋林會的不良反應主要是溶血性貧血,與其在紅細胞內反應有關。另外其對谷胱甘肽的抑制作用可損傷紅細胞膜,裂解紅細胞,導致貧血。PEG-IFN-α-2a是PEG與重組IFN-α-2a結合而成,屬于長效干擾素,干擾素α-2a是普通干擾素[10-12]。干擾素特異性結合細胞表面α受體,觸發細胞內信號傳遞,激活基因轉錄,調節生物效應,抑制細胞內病毒復制,調節免疫作用。PEG-IFN-α-2a具有普通干擾素體外抗病毒和抗增殖活性[13-15]。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的病毒應答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說明長效干擾素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的病毒應答率要優于普通干擾素。兩組不良反應主要為血常規異常,流感樣癥狀發生率較高,其次為皮疹、精神癥狀、消化道癥狀、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其發病率分相對較低。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長效干擾素治療慢性丙型肝炎與普通干擾素比較,并不明顯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
綜上所述,利巴韋林聯合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用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療病毒反應性較好,且不增加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 惠威,李卓,郭新會. 聚乙二醇干擾素聯合恩替卡韋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療效觀察[J].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6,15(5):361-365.
[2] 李小芬. 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1b型丙型肝炎療效觀察[J]. 現代醫藥衛生,2016,32(9):1366-1368.
[3] 王學祥. 長效干擾索聯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肝臨床觀察[J]. 醫藥論壇雜志,2011,32(5):49-50.
[4] 丁崗強,康誼,尚佳,等. 聚乙二醇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治療獲極快速病毒學應答的初治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療效觀察[J]. 實用肝臟病雜志,2014,17(5):507-510.
[5]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J]. 中華傳染病雜志,2004, 22(6):131-136.
[6] 彭梅娟,王偉,楊曉飛,等. 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與替比夫定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腎功能影響的比較[J]. 臨床肝膽病雜志,2016,32(4):682-686.
[7] 龍云鑄,譚英征,李丹,等. 聚乙二醇α-2a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的療效及血清IL-21含量變化[J]. 肝臟,2016,21(4):291-293.
[8] 鮑旭麗,渠亞超,熊芳,等. 聚乙二醇干擾素初始聯合核苷(酸)類似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觀察[J].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6,24(4):254-256.
[9] 羅曉丹,陳小蘋,陳仁,等. 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24周應答不佳患者序貫替比夫定及恩替卡韋104周療效觀察[J]. 中華肝臟病雜志,2016,24(4):241-245.
[10] 王瓊,王璟,鄧菁,等. 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單用及聯用胸腺法新治療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分析[J]. 中國現代醫生,2016,54(10):37-40.
[11] 初貴君. 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合雙環醇治療高轉氨酶水平慢性乙型肝炎療效初探[J]. 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0):1364-1365.
[12] 倪勤,謝天勝,李敏偉,等. 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合雙環醇治療高轉氨酶水平慢性乙型肝炎療效初探[J].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12,26(2):114-116.
[13] 呂美光,宋海鋒,潘新智,等. 脫氧核苷酸聯合聚乙二醇化干擾素α-2a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功能異常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藥科學,2016,6(5):100-103.
[14] 劉宏偉,王玉華. 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合脫氧核苷酸鈉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研究[J]. 中國藥業,2013,22(14):38-39.
[15] 郭勇. 采用阿德福韋酯序貫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HBeAg低效價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價值[J]. 中國實用醫藥,2016,11(7):142-143.
(收稿日期: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