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德會

[摘要] 目的 研究MRI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價值,旨在提高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診斷準確率。 方法 研究資料來源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膝關節半月板損傷50例。50例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13~78歲,平均年齡(62.61±11.13)歲。病程2~21年,平均(9.4±2.3)年。 結果 50 例 100 個半月板中有86 個損傷,其中 0 級信號 6 個,Ⅰ級損傷信號 14個,Ⅱ級損傷信號 26個,Ⅲ級損傷信號 40 個。其中內側半月板56 個,外側半月板 30個。40個半月板撕裂中內側半月板撕裂16個,外側半月板撕裂12個,水平撕裂 2個,垂直撕裂3個,斜行撕裂2個;縱行撕裂2個,放射狀撕裂2個,桶柄狀撕裂1個。 結論 MRI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MRI檢查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與特異性, 且具有無創性、無福射、準確性高等優點、不僅能夠對半月板的生理形態與內部信號進行檢測,還能顯示出特殊類型的半月板,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MRI;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45.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30-0093-03
膝半月板損傷是膝關節常見的損傷之一,多為運動不當或外傷所致。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膝關節局限性疼痛,部分患者有打軟腿或膝關節交鎖現象及股四頭肌萎縮、膝關節間隙固定的局限性壓痛等[1,2]。半月板損傷以往臨床診斷主要依靠關節腔造影和關節鏡檢查,但兩者均屬創傷性檢查,且其準確性受病變部位、操作人員的技術和關節腔積液等病變的影響[3]。普通X線、CT檢查很難顯示其病變,不能正確診斷和進行病變分級。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近年來常用的一種先進的、無創傷的檢查方法,軟組織分辨率高,為非損傷性影像診斷新技術,具有多方向、多層面、多參數成像、圖像清晰等優勢[4-5]。本研究選擇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間經MRI檢查診斷為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50例,旨在探討MRI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50例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13~78歲,平均(62.61±11.13)歲。病程2~21年,平均(9.4±2.3)年。左側膝關節半月板損傷28例、右側膝關節半月板損傷19 例,3例為雙膝病變,其中1例雙膝雙側半月板均有損傷,另有2例為雙側半月板損傷。其中49例出現膝關節疼痛、12例出現膝關節腫脹、6例出現膝關節功能障礙。12 例伴有關節彈響,15例有外傷病史,35例無明確外傷史。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意大利百勝公司Artoscan-c四肢關節MRI,膝關節表面線圈,常規行矢狀面、冠狀面、橫斷面掃描。患者取仰臥位,患膝外旋10°~15°。掃描參數如下:PDW矢狀,TR:1 500 ms,TE 35 ms,層距:3 mm,間隔:1 mm。1W-TSE(冠狀),TR:432.38 ms,TE 20 ms,層距:3 mm,間隔:1 mm;STIR-LongTE(冠狀),TR:2 657.17 ms,TE 50 ms,層距:3 mm,間隔:1 mm,PD-DR-SPIR(矢狀),TR:1 022.54 ms,TE 6.6 ms,層距:3 mm,間隔:1 mm。檢查中均不使用對比劑。
1.3 診斷標準[6]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診斷采用3級分類方法:Ⅰ級為半月板內可見卵形或球形高信號,未達到關節面;Ⅱ級為半月板內可見高信號,可達到半月板與關節囊的連接處;Ⅲ級為半月板內高信號區累及關節面,即診斷為半月板撕裂[2]。其中Ⅰ、Ⅱ級信號于半月板內部的異常,無法用關節鏡直接觀察到,不診斷撕裂。
2 結果
50 例100個半月板中有86個損傷,其中0 級信號 6個,Ⅰ級損傷信號14個,表現為半月板內點片狀或類圓形高信號,高信號影局限于半月板內,半月板形態正常。Ⅱ級損傷信號26個,表現為半月板內水平、斜行或垂直高信號影,半月板形態正常。Ⅲ級損傷信號40個,為半月板內條狀(A 型)或復雜形態(B 型)高信號延伸至半月板表面,病理基礎為半月板纖維軟骨破裂,關節滑液滲入撕裂的半月板內。其中內側半月板56個,外側半月板 30個。40個半月板撕裂中內側半月板撕裂16個,外側半月板撕裂12個,水平撕裂2個,垂直撕裂3個,斜行撕裂 2個,縱行撕裂2個,放射狀撕裂2個,桶柄狀撕裂1個。見圖1。
3 討論
半月板主要由纖維軟骨組成,位于股骨內、外側髁與脛骨平臺關節面之間,因接近滑膜稱滑膜緣,內緣薄而游離,稱為游離緣。半月板在膝關節發揮正常功能中起著非常重要作用,具有承重、分配載荷,穩定關節及潤滑關節的功能[7]。
半月板損傷是膝關節疼痛、活動障礙的常見原因,常由急性外傷或進行性退變、慢性損傷引起。半月板損傷常發生于屈膝位時的扭轉動作,屈膝時。如果股骨強力旋轉,可迫使半月板被股骨、脛骨所挾持固定,此時如果突然伸膝就會發生半月板撕裂[8-9]。及早、準確的診斷對于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具有重要的臨床作用和意義。近年來,隨著外科技術的發展,使得膝關節關節鏡檢查也越來越多,但關節鏡屬于有創性檢查,費用相對較高,患者不易接受。
MRI屬于無創性檢查,MRI檢查主要觀察半月板損傷的形態、大小、邊緣及其內部信號的改變。MRI不僅能夠較好地顯示半月板的結構和病變,而且還可以顯示周圍韌帶損傷、肌肉損傷和骨挫傷情況[10]。本研究入選的50 例100個半月板中有86個損傷,半月板0級損傷,呈均勻低信號,半月板形態規則,顯示正常。Ⅰ級損傷損傷14個,MRI呈點片狀或類圓形高信號影,未達半月板關節面緣。此級別損傷在關節鏡下表現正常。Ⅱ級信號被認為是Ⅰ級信號的演變,MRI表現半月板內高信號趨于線狀,可連與關節囊緣,但不與關節面相通[11-13]。本組26個半月板為Ⅱ級損傷共15 例,其中6例有可疑外傷史外,余9例有明顯外傷史。Ⅲ 級損傷(40個)表現為半月板內高信號影累及關節面。其中Ⅰ級和Ⅱ級信號提示半月板退變,Ⅲ級信號提示半月板撕裂。半月板Ⅲ級損傷分型較多,其中水平撕裂(2個)MRI表現為與脛骨平臺平行的條狀高信號影。斜行撕裂(2個)MRI示半月板內條狀高信號影的方向與脛骨平臺成一定的角度,矢狀面上條狀高信號影達到關節面的上緣或下緣。縱形撕裂(2個)MRI 示半月板內高信號影與半月板的長軸方向平行。垂直撕裂(3個)的MRI示半月板高信號方向與與脛骨平臺垂直。放射狀撕裂(2個)MRI示半月板內條狀高信號影的方向與半月板的長軸垂直。桶柄狀撕裂(1個):為縱行撕裂的一個特殊類型[14]。MRI表現為半月板的寬度減小,在通過半月板體部的冠狀面上未見到與對側半月板共同構成的蝶形表現,同時可見內移的半月板碎片位于髁間窩[15]。MRI正中矢狀位像上半月板桶柄狀撕裂內移的半月板碎片移至后交叉韌帶前下方,呈彎曲條狀低信號,形似后交叉韌帶,與正常的后交叉韌帶一起構成“雙后交叉韌帶征”[16-17]。靳勇等[18]對172個臨床可疑損傷的半月板行MRI和關節鏡檢查,根據半月板內部MRI信號特征將半月板損傷分為Ⅰ~Ⅲ度,并與關節鏡檢查結果進行對比。結果顯示,172個半月板中有134個(77.9%)半月板呈典型的0~Ⅲ 度MRI表現,38個(22.1%)損傷的半月板MRI表現不典型。以關節鏡檢查結果為標準,MRI診斷半月板撕裂和破碎的敏感性為97.3%,特異性為91.7%,準確性為95.3%,證實MRI是一種無創傷性的能準確診斷半月板損傷的成像方法,將逐漸取代創傷性的關節鏡檢查。且也研究報道證實,MRI 診斷膝關節半月板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敏感性(75%~100%),陰性預測值可達100%。我們通過臨床實踐分析得出半月版損傷出現的誤診原因較多,如脂肪、滑膜、肌腱和血管等正常膝關節結構偽影、半月板已愈合的外周撕裂瘢痕產生的高信號誤診為新鮮撕裂傷等。因此,為了減少誤診率,臨床醫生診斷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要結合患者的外傷史、臨床表現和專科檢查,必要時結合膝關節鏡檢查。
綜上,MRI檢查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與特異性,且具有無創性、無福射、準確性高等優點、不僅能夠對半月板的生理形態與內部信號進行檢測,還能顯示出特殊類型的半月板,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董啟榕,汪益. 膝關節磁共振成像與關節鏡圖譜[M]. 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55-96.
[2] 喻迎星,許茂盛,宋建華,等.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MRI診斷與分析[J]. 浙江創傷外科,2006,11(5):440-441.
[3] 張琳.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MRI診斷價值[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8):2474-2475.
[4] 沈春林,汪浴宇.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MRI診斷[J]. 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1,23(1):29-30.
[5] 石珍,魏佃生,李健. 膝關節半月板撕裂的MRI診斷[J].臨床軍醫雜志,2009,37(6):1088-1089.
[6] 齊曉東,王榮,黃潔紅. 半月板損傷的MRI診斷及臨床價值[J]. 浙江臨床醫學雜志,2006,8(7):767.
[7] 盧海軍,朱廷敏,王松. 50 例膝關節半月板損傷MRI 診斷與誤診分析[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4):114-115.
[8] 蔡玉欽,劉鋒. MRI 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價值[J]. 江蘇醫藥,2008,34(6):578-579.
[9] 張振勇. MRI對膝關節盤狀半月板及其損傷的診斷價值[J]. 放射學實踐,2012,27(8):898-899.
[10] 周潔,程曉光,鄭玄中. 盤狀半月板MRI分型及其表現分析[J].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09,17(6):435-438.
[11] 侯波,張拓,姚仲欣. MRI對于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價值分析[J]. 河北醫藥,2013,35(16):2468-2469.
[12] 于泳. MRI診斷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應用價值[J]. 江蘇醫藥,2012,38(6):707-708.
[13] 蘇凱,廖夢筠,錢慎明. MRI在膝關節半月板撕裂診斷中的價值[J]. 江蘇醫藥,2011,37(2):239-240.
[14] 王惠苑,李剛,王新波,等. 膝關節半月板撕裂的MRI表現[J]. 中國實用醫藥,2010,5(3):199-200.
[15] 張宏娟.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86例的MRI診斷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2):51-52.
[16] 寧廷民.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臨床及影像學檢查[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8,12(16):917-920.
[17] 李春亮,李文方.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磁共振成像診斷與關節鏡檢查對比研究[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 12(9):687-688.
[18] 靳勇,張慧生,馮琴.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MRI 診斷[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10):901-902.
(收稿日期:2016-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