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張文英++馬德明++王敏++何鈺++房媛
摘 要:本文主要通過對西安理工大學(以下簡稱“我校”)拔尖人才培養計劃知行教改班四年培養過程跟蹤調查,進而對創新人才培養質量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改進意見,希望能夠推動我國高等院校人才培養制度的完善。
關鍵詞:本科院校;拔尖人才培養;質量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西安理工大學“拔尖人才培養計劃”知行教改班的發展現狀
2011年,我校開始依托理學院啟動“拔尖人才培養計劃”,由學校教務處統一負責指導,從當年開始每年在全校新入學本科生中選拔120名學生組成知行教改班。知行教改班作為我校“拔尖人才培養計劃”的具體落實對象,對學生的培養分兩個階段進行。
1. 基礎知識學習階段
以大一新生的高考成績作參考,推薦數學、英語和理科綜合考試成績優異的學生進入知行教改班學習。在理論方面通過制訂相關學科的教學內容,構建完善的教學模式,力圖達到促使學生掌握理科基礎知識的目的。主要學習課程有數學分析、微分方程數值解、數學建模、工程物理和大學化學近代實驗方法。通過加強理工科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提升學生的理科基礎知識水平。
2. 以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為目標的探究性學習階段
依托各專業學科研究平臺,激勵教師用科研促進教學,發揮科研和教學成果作用,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并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教師將研究項目中遇到的問題引入理論與實驗教學體系中,保障理論與實驗內容隨學科的發展而不斷更新。根據學生個性化發展要求,形成讓學生進課題組、進實驗室的梯度制學習環境。
二、影響西安理工大學“拔尖人才培養計劃”知行教改班教學質量和學生滿意度的原因
1.專業特色不明確
近些年,伴隨著高等學校的不斷發展,學校開設的新專業課也越來越多,但是現有的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很難體現出創新性的要求,某些專業課程內容出現重疊,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1]。
2. 教授內容以理論知識為主
我校的知行教改班雖然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未能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使得教學過程中仍以重理論、輕思考的教學內容為主。由于拔尖人才培養課程的理論知識比較龐雜,所以學校在教學過程中會調整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比重,使得理論課程的比重越來越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激發不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致使發散性思維方式培養無從談起,使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導致學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很難取得絕對優勢[2]。
三、基于西安理工大學“拔尖人才培養計劃”知行教改班培養質量的提升策略
1.加強師資隊伍培訓,提升教師創新意識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所以拔尖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的目標是建立一支以學術水平和專業水平高的學科帶頭人為主導,具有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為主體,具有堅實理論基礎和豐富實驗技能、較高學術水平和較強的創新能力以及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職稱結構合理的科教融合型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在數量方面,必須具有一定數量的教師儲備,形成年齡、職稱結構合理的人才梯隊,保障拔尖人才培養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2.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加強拔尖人才教育特色的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對于創新性人才培養而言,選擇合適的教材尤為重要。我校理學院從事拔尖人才培養工作的教師須根據人才培養定位和創新教學目標要求,促進專業教學與創新教學有機融合,調整課程設置,挖掘和充實各類專業課程的創新教育資源,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加強創新教育。
參考文獻:
[1]吳 偉.高等學校理科基地建設和拔尖學生培養相結合的模式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13(3): 47-50.
[2]李清偉.基于產學研用的應用型本科機械類創新人才培養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9):16-17.